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客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2.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雾霾”在中国古代也有多次记载。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曾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亲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以期感动上苍。乾隆应对“霾灾”的做法受哪位思想家思想的影响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4.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A.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B.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C.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D.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列出了以下项目,据此判断他研究的朝代应该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6.“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A.朱熹B.程颐C.王阳明D.顾炎武7.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各中学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师生共同开发校本课程,但由学生开发的校本课程难免有些错误。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中错误的是A.道光帝听说外国军队威胁京津,非常愤怒B.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在镇江战役中英勇抗击C.英法美俄四国组成联军,火烧圆明园D.签订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8.何启、胡礼垣在《劝学篇》中说道,“民权者,其国之君仍世袭其位;民主者,其国之君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书法艺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由民选立,以几年为期。吾言民权者,谓欲使中国之君世代相承,践天位于勿替,非民主之国之谓也”。下列人物的政治主张与此二人最接近的是A.魏源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9.上海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如果要给以下老照片设置一个主题,确切的应是A.传统与现代的对立B.保守与激进的冲突C.趋新与倒退并存D.中西文明的交融10.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11.某报报道:“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未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人或事)……当然接踵而生,毫不足怪。”这则报道应出自下列哪一份报刊?A.《中国丛报》B.《万国公报》C.《民报》D.《新青年》12.右图漫画名称为《救火器的误用》,用来表达对下列哪一事件的看法最为恰当A.晚清政府镇压“武昌起义”B.北洋军阀政府镇压“五四运动”C.武汉国民政府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D.南京国民政府镇压“湘赣边秋收起义”13.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A.进行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14.毛泽东曾撰文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和,它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区别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下列旅游景点能见证上述言论诞生的是A.革命圣地井冈山B.陕北延安窑洞C.遵义会议旧址D.河北平山西柏坡15.右图是20世纪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互利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苏联,右图反映的大国关系所处的年代是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90年代16.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年份1979198019831985198819922003指数24.9%30%40%50%60%63.2%73.8%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7.“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热词应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8.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持“双百”方针。“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9.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发展与健全民主政治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20.十五、十六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一。以下各组词语中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是A.萌芽、“寻金热”、地理大发现B.资本主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C.黄金、宗教改革、理性主义D.商业革命、新航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1.1617年,德意志萨克森的新教徒们制作了一张《宗教改革百年纪念宣传画》,画中的路德正就着从天堂射下的一束光阅读《圣经》,他抬起了头,光芒照在他面前的书页上,阅读它就是与上帝相逢——而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这表明,宗教改革A.否定天主教会及其教皇的权威B.打破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C.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D.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22.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分权制衡B.法律至上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23.“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评价的是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4.20世纪初,物理学界思想异常活跃,许多新现象与经典理论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冲破原有经典理论的框架,建立新的理论。右图所示的新理论应为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普朗克的量子假说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25.诺贝尔委员会颁奖词曾这样描述莫言作品的风格:“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作品中与此风格特点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母亲》26.“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符合上述流派的作品是ABCD27.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俄国A.掀起了二月革命B.发表了《四月提纲》C.爆发了十月革命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8.1930年12月,时代美国总统的胡佛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由此可以看出他依旧坚持的是A.计划经济思想B.新经济政策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思想29.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赞颂美国人的大方慷慨,但也有人认为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其实施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A.帮助欧洲各国恢复并发展经济B.英国借此进行资本输出C.扶持东欧各国摆脱苏联的控制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30.从2008年的中国汶川地震到2015年的尼泊尔地震,某国际组织都及时伸出援手,提供资金援助和其他所需援助,包括地震损失评估、灾后重建等。该国际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二、判断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31.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辉煌,劳动者创新发明了众多生产工具。右图所示的水排是出现于东汉时期的一种水力灌溉工具。32.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开始形成,当时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33.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和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34.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被称为“新经济的胜利”。35.“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出现了紧张与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第II卷(主观题共30分)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6.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四科举之善良,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直至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全国优秀青年”的标准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魏晋时期的中央政府是如何选拔官吏的?并据材料二分析该选官制度实行的原因。(3分)(3)相对于材料二,材料三中选官制度有何特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概括该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4分)(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1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