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PPT 212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第一节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也称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供应量,并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改变影响经济的各种变量,从而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过程或机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本质上就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影响实际经济,从而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货币供应量及其增减变动主要取决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也就是通过基础货币发行和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整货币供应。一、货币供应:(一)货币供应量的内涵和外延:根据传统的定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在现代的意义上,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和执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的总和。货币的类型:1、商业货币:商业货币是商业信用的票据化(商业票据),是企业法人创造的信用货币,它包括商业汇票和本票。2、商业银行货币:商业银行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是银行信用的票据化,它包括银行的汇票、本票、支票和派生存款等。3、中央银行货币:是基础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世界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便中央银行控制有所侧重,具体为:M0=现金(通货)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包括定期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M4=M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M5=M4+政府短期债券和储蓄券M6=M5+短期商业票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划定的货币层次为:M0=现金(通货)M1=M0+单位活期存款M2=M1+个人定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M3=M2+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二)、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体:传统和现代货币理论有的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有的认为是内生变量,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货币供给既有内生性,而且,多数学者认为到M2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的。二、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定义:指流通中的现金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表现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是货币性负债总额。根据复式记账原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对应的是,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对外资产净额+政府债权资产净额+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其他金融资产净额。中央银行资产总额增减带动基础货币量增减:在中央银行的资产中,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基础货币量的变化则取决于各项资产增减变动相互抵消后的净值。影响基础货币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性负债,并对应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资产。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主要因素有:1、中央银行对外资产和负债。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4、其他因素。其他资产与基础货币量同方向变动,其他负债与基础货币反向变动。中央银行对这些因素的控制能力:对外资产负债取决于经济中各部门对外的经济活动,如商品的进出口、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等,基础货币量是被动变化的,中央银行控制能力差。财政的收支活动与国家预算及财政政策的执行紧密相关,对于这两个因素,中央银行只能借其他的政策措施间接控制。中央银行能够直接决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增减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三、货币乘数(一)货币乘数的定义:指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一单位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m=△MS/△BM=m×B货币乘数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即使在短期内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和控制,影响这些能被观察和预测到的因素,进而调控货币乘数。(二)货币乘数的推导:m=1+cr(1+t)cM=1+crd+rt*t+re+c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包括:现金比率c、定期存款比率t、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d和rt、超额准备金比率re.它们增大,货币乘数变小。(三)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主要因素1、现金比率,即流通中的现金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C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大众的资产偏好。影响因素:(1)社会大众可支配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2)用现金购买或用支票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相对价格的变化;(3)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4)地下经济规模的大小;(5)社会的支付习惯。2、t是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大小由社会大众的资产偏好决定。银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利率的高低影响t值的大小。定期存款利率高,t值大;通货膨胀严重时,t值小。3、re是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与货币存款的比率。re的大小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机会成本的高低;商业银行借入准备金的成本高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概况。4、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rd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rt的大小由中央银行决定。(四)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只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财政、企业、个人等的经济行为较为稳定时,货币乘数值的变动幅度和变动趋势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第二节、货币政策标的一、货币政策标的含义和作用1、货币政策标的的含义:所谓货币政策的标的,即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中为观察货币政策的作用,。在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设立的一些过渡性指标。这些过渡性指标的预期实现值,一般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2、设立货币政策标的目的:第一,有关最终目标的信息资料,需要较长的时间收集整理,货币当局不可能短期内详尽的掌握这些资料。货币当局为了能够经常掌握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必须利用一些变量反映短期经济的变化,作为考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施过程和效果的信号。第二,观测比较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实现最终目标的作用和效果,以便进行各种政策工具的权衡抉择。第三,分析中介目标,把政策工具变动效果与其他的因素变动效果区分开来。比如利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需要在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选定一些变量作为观测指标,作为最终目标的监测器,我们称这些变量为中介目标。但是货币政策工具也不能直接影响中介目标,中央银行还需要选定一些既能被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又与中介目标联系紧密的变量作为操作目标。比如有些经济学家将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而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二、货币政策标的选择及其原则:货币政策标的的选择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适宜的货币政策标的,一般要符合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适应性五个原则。可控性指货币政策标的对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灵敏的反应,表现为中央银行对其有足够的控制力,其接受货币政策影响力的速度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动要快;中央银行有相应的机会顺利地实现货币政策标的的预期值。比如物价水平不能用作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为,物价水平不具有可控性,中央银行不能只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动就做出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是对或者错的判断。可测性指货币政策标的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货币政策标的的准确完整的数据资料,并能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断。相关性指选定的货币政策标的的预期值与最终目标之间有稳定、较高的统计相关度。抗干扰性指这些指标受其他非货币政策因素的干扰度较低。适应性指这些指标要适应本国的社会经济、金融体制和当时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实际状况。三、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标的(一)、基础货币(操作目标)基础货币具有可控性。基础货币受中央银行对财政借款、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和黄金外汇占款三大项影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控制能力直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财政的放款也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基础货币具有可测性。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准备金组成,银行准备金可以由银行资产负债表中随时查到,流通中的现金表现为中央银行现钞发行净额减去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可查。基础货币与稳定币值之间的较高相关性:基础货币增加,物价水平上升,基础货币减少,物价水平下降。从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角度看,基础货币是一个较好的货币政策标的。(二)利率一般来说,作为货币政策标的利率是指短期贷款利率。对短期利率另一个有代表意义的金融变量是再贴现率。利率的可测性好,在任何时候中央银行都可以观察到市场利率水平及利率结构;有关利率的数据可以及时获得。利率的可控性也好,中央银行对再贴现率等具有直接的控制力,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办法间接控制市场利率;利率的相关性也较好。通过调整市场利率可以影响货币供求关系,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不足之处。人们在宏观政策调节方向和调控力度变化时难以区分宏观政策的实际效果和偶然性的外生效果。其次,中央银行能够观测到的是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利率指标缺点补充(1)中央银行用作利率指标的利率是社会各种借贷关系所使用利率的加权平均数。然而中央银行所能搜集到的只能是各种公开市场上的利率,而不是所有有关利率的资料,同时,各种利率的权重也难确定。例如,企业用内部积累的资金放贷的利率,中央银行就无法统计到。(2)当金融市场银根紧俏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往往实行信用分配,使得现行利率与借款人的关系不大。(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首先影响的是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小,而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是中长期利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关系的松弛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三)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具有可测性。构成货币供应量各层次的金融变量都可以在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查找到。货币供应量具有可控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较强的联系,在较长的时间内,如六个月到一年,中央银行可以精确的确定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具有相关性。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的经济需求,会产生通货膨胀,低于实际的经济发展需要,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抑制和破坏作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标的的缺点。一是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间的变动是非线性的,二是各国中央银行很难把握货币供应结构变动对经济总量及结构的影响,三是中央银行在短期中控制货币供应量比长期中控制困难(四)汇率从可测性来看,汇率的可测性比较强,从可控性看,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汇率的可控性比较强,但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汇率的可控性较差。以汇率作为中介目标,还容易丧失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使国内货币政策的步调和力度必须与挂钩货币的国家保持一致,根据利率平价理论,本币利率也必须随挂钩货币国的利率变动。(五)股权收益率股权收益率是指企业投资股票所获得的收益与投资的比率。由于股权收益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标的本身还有许多未澄清的问题,至今没有被广泛接受。补充: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以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标的,那个好,没有定论。可从可测性看、利率似乎测量更容易,但只能是名义利率;从可控性看、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从相关性看,二者都对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不能同时选择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货币供给M*I*I1I2Md2MdMd1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Md2MdMd1I*目标利率利率货币供给M*Ms1Ms2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一般来说,各国如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主要任务时,往往选择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当通帐不是主要矛盾时,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时,利率为中介目标。美国50-60年代以利率为中介目标,70年代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90年代,美联储又把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美联储中介目标选择的三个阶段:银行信贷(20世纪50-60年代)当时,美国金本位制还存在,银行信贷是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经济的增长和萎缩较大程度地取决银行信贷量的大小。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银行信贷不能实现对长期通货膨胀的控制,银行信贷由于和通帐关系的弱相关性被废除。货币供应量。70年代后能源危机引起世界性的通帐,货币供应量成为中介目标。多种经济变量的目标体系(80年代以来)。80年代,随着金融创新和放松管制,美国的金融结构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新的金融工具破坏了货币供应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原有划分规则,使其与宏观经济的原有相关性发生扭曲。1981年,美国推行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1 / 2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