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点复习资料1.污水的组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的总称。生活污水: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并被生活废料所污染过的水,包括厨房和卫生间用水。工业废水:来自工厂车间和厂矿,是指在工矿企业生产活动中使用过的水。包括:生产污水: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已被废料(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污染过的水,需进行净化处理。生产废水:它也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但并未直接参与生产工艺,未被废料污染的水,因此不需净化处理。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指初期雨水,指雨水流经地表时受到的污染,也需净化处理。2.污水出路:排放水体,灌溉田地,重复使用。3.污水的物理性质及物理性指标:水温,色度,臭味,固体含量(TS)。1)水温:与排入排水系统中的工业废水污水性质、所占比例有关,生活污水温度一般在10~20℃。许多工业废水有较高的温度,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污水的生物处理的效果。2)色度:感官性指标,水的颜色用色度作为指标。纯净的天然水:无色;生活污水正常颜色:灰色。如果在管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呈灰褐色。工业废水的色度与企业性质有关:如电镀废水:绿色、蓝色或橙色;印染废水:红色、黄色等。色度往往表现为给人感观不悦。色度定义:将有色污水用蒸馏水稀释后与参比水样对比,一直稀释到两水样色差不一样,此时污水的稀释倍数即为其色度。色度由悬浮固体、胶体或溶解性物质所形成。表色:由悬浮固体所形成的色度;真色:由胶体或溶解性物质所形成的色度3)臭味:感官性指标,可定性反映某种污染物的多少。天然水是无嗅无味的,污水的臭味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4)固体含量: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记作TS)totalsolids;固体物质含量用总固体量来衡量。如何测出总固体量既其定义:把一定量的水样在105~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所得重量即为总固体量。4.污水的生物性质及生物性指标:大肠菌群数,病毒,细菌总数。1)大肠菌群数:指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以个/L计。大肠菌群数表明污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明有肠道病菌存在的可能性。2)病毒:大肠菌群数可以表明肠道病菌的存在,但不能表明时否污水中有病毒。因此,还需检验病毒指标。3)细菌总数:指大肠菌群数、病毒、病原菌及其他细菌数的总和,饮用水标准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L。水中细菌总数反映了水体受细菌污染的程度,细菌总数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必须结合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5.污水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性指标无机物及无机性指标:酸碱度,氮、磷,其他无机指标。1)酸碱度:用PH表示,主要指示水样的酸碱性。天然水体的PH一般为6~9,一般要求处理后污水的PH值在6~9之间。城市污水PH值呈中性,在6.5~7.5,若PH6的酸性污水会腐蚀管渠,污水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等。污水含有一定碱度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如污泥厌氧消化时,发酵产生一定量的有机酸,污水中含有一定碱度可起缓冲作用,中和酸,使反应继续进行,所以污水PH要求偏碱性。2)氮、磷:氮和磷是植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它也是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时,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但过多的N、P进入天然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a.氮及化合物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有机氮(如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NH3-N、NO2-N和NO3-N。总氮:四种含氮化合物的总量称为总氮(TN)totalnitrogen有机氮不稳定,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为其他三种。凯氏氮(KN):用凯氏(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指有机氮与氨氮之和,这个指标可用来判断污水在进行生物处理时,氮营养是否充足。NH3-N:氨氮在污水中存在形式有:NH3与NH4+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b.磷及化合物污水中含磷化合物包括无机磷与有机磷,二者之和称为总磷(TP)totalphosphor,磷易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破坏水体耗氧和复氧平衡,使水质迅速恶化,危害水产资源。3)其他无机指标:硫酸盐与硫化物、氯化物、非重金属无机有毒物质(CN、As)、重金属离子(汞、镉、铅、铬、砷等)有机物及其指标:COD、BOD、TOC。按被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有机物可分为2类4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包括①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对微生物的无毒害及抑制作用,②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但对微生物有毒害和抑制作用。难生物降解有机物:③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对微生物无毒害或抑制作用,④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对微生物有毒害和抑制作用。(1)BOD(生化需氧量):在水温为20℃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反映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主要污染特性(以mg/L为单位)。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有机物被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污水的生化需氧量通常只指第一阶段有机物生物氧化所需的氧量,全部生物氧化需要20天-100天完成。实际中,常以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称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COD(化学需氧量):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的氧量。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又可反应水中有机物的量,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CODcr:在强酸性溶液中,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CODmn:高锰酸钾指数,是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BOD/COD:可生化性指标,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处理。(3)TOC: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6.专业名词:DO: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的氧。PH: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表征水的酸碱性的强弱。SV:污泥沉降比,指氧化池中混合液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体积占混合液体积的百分数。SVI(污泥体积指数):指的是氧化池混合液经30分钟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的湿污泥体积。MLSS:1升氧化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以mg/L或g/L表示。SS:悬浮物,是指颗粒物直径在0.45um以下的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微生物等的污染物。TN(总氮):指污水中所有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氮化合物、氨、硝酸根、亚硝酸根等)的总含氮量,是表示污水被氮污染的综合指标;另外,有机氮化合物、氨、硝酸根、亚硝酸根分别称为有机氮、氨氮(NH3-N)、硝酸氮、亚硝酸氮。单位均为mg/L。TP(正磷):指水中以磷酸盐形式存在的磷的含量,单位为单位为mg/L。浊度:浊度是水的透明程度的量度。浊度很高的水会显得混浊不清,或者说不透明;而浊度很低的水则显得清澈透明。浊度是由微小颗粒,如淤泥、粘土、胶体、微生物和有机物等引起的。F/M(污泥负荷):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降解的有机物的量,单位为kgBOD5/kgMLSS·d。HRT(水力停留时间):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中逗留的时间。其值为构筑物的有效容积/进水流量SRT(泥龄):又叫做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指活性污泥在反应池中停留的时间,与污泥浓度和污泥排放量有关。其值为反应池中的污泥总量/每日污泥排放量7.膜的相关知识膜的概念: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材料。膜的分类:MF(微滤,大致在0.1um~10um)、UF(超滤,10nm~100nm)、NF(纳滤,1~10nm)、和RO(反渗透,小于1nm)。膜通量: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通过的物质的量。膜通量通常由驱动力和膜阻力两方面共同决定。膜污染:是指混合液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粒子、大分子有机物在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沉积、吸附,造成膜孔减小或堵塞,导致膜通量下降的现象。按发生位置可分为外部堵塞(污染物吸附、沉积在膜表面造成过流阻力增大)和内部堵塞(污染物吸附、沉积在膜孔内造成膜孔减小或堵塞)。按污染物可分为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造成膜污染的常见污染物:通常有无机污染物(水中Ca、Mg等的无机盐类)、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铁、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等)、生物污染(微生物的滋生、凝胶层、胞外聚合物EPS等)、油、高分子絮凝剂等。8.污水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主要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污染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主要有:利用污染物质与水的密度差异借重力沉降作用使其从水中分离的沉淀法,利用筛滤介质截流污水中的悬浮物的筛滤法;利用气浮处理设备在污水中形成的微小气泡上浮时将密度接近于水的微小颗粒状的污染物质粘附去除的气浮法;利用反渗透膜将污染物截留的反渗透法等。主要处理设施包括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等。2)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混凝法(通过向水中投加带有与胶体状污染物质相反电荷的电解质(混凝剂)改变胶体颗粒稳定性从而使其凝聚沉淀去除)、中和法(通过向酸性废水中投加碱性物质或向碱性废水中投加酸性物质改变污水PH值)、氧化还原法(向废水中投加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还原作用使污染物质转变为无害的物质,主要用于处理含酚、氰污木和含铬、含汞污水)、电解法(在污水中插入电极,在阳极相阴极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主要用于处理含铬和含氰污水)、吸附法(通过团体吸附剂将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或无机污染物吸附)、电渗析法(通过由阴、阳离子交换膜组成的电渗析器使污水中的阴、阳离子得到分离)、汽提法等。3)物理化学法利用物理化学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物理化学法主要有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萃取法、气提法和吹脱法等。4)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溶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包括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其中,好氧生物处理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好氧生物处理法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这两种方法中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2/O、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流化床几种工艺在国内外应用的较广泛。9.处理程度分类: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污水经一级处理后,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所以一般以一级处理为预处理,以二级处理为主体,必要时再进行三级处理,即深度处理,使废水达标排放或补充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1)一级处理:去除水中的固体物质。如,悬浮物等。(2)二级处理: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如,溶解COD,N,P等。(3)三级处理:深度处理,达到回用等目的。如,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