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活动创意策划方案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清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的传统节日习俗:传统的清明节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各地的清明节活动:过个“低碳”的清明清明近了,期待走出乌烟瘴气、拥有“清清明明”的环境,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今年旧话重提,缘于现在倡导“低碳”生活,所以在临近这个往年“火烧火燎”的日子,再来说说“低碳”清明。近日有消息称,北京石景山城管大队联合大学生志愿者,在八宝山人民公墓前举行冥币免费换菊花活动。从这个活动的成效中,可以看出新闻背后的两点东西来,其一,像北京这样的地方,尚且有冥币流行,可见,烧纸钱这种习俗,从古至今,从京城至乡野,俨然见惯不怪;其二,以一种劝阻的方式实施置换,最终效果将取决于市民素质,如果市民不配合,且燃烧冥币的过程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是否也有相关的律法予以约束?清明的火灾,是每年规避不了的新闻,尤其是没有“雨纷纷”的清明。通常这样的祸端,当事人都要受到惩处,这点是为公众所认同的,我相信这种惩处能起到警戒作用,但却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最终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基于此,近年来各地特别是农村,地方政府就会集中有限的力量,在易灾区域做到“严防死守”,此举致使火灾锐减,显然是可喜的。只是,易灾区域被控制,其它的点却出现毫无节制的燃放。这样燃放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对于环境的污染。现在,这种污染在很多人看来,是属于一种“烟消云散”的隐形存在,所以还没有引起更多关注,也很少为各级政府所顾及。但是,在追求“低碳”生活方式的今天,对于环境污染的节制,应该有着和杜绝火灾同样的必要。只是,这种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如果依赖于民众自觉,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类似菊花换冥币的引导,应该借鉴,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以树苗换冥币。当然,引导属于非行政干预,在百姓无法自觉的情形下,各地更有必要建章立制,以适当的惩戒手段来减少甚至消除“大鸣大放”,就像当初“殡改”从土葬向火葬过渡一样。只有制度制约下形成的思维定式,才会让民众习惯于某种行为方式。追求“低碳”,不是小题大做,“低碳”生活,自然也不是一句口号。“清清明明”的日子,可能是“低碳”生活给我们最基本的概念,所以,在清明等特殊节日里,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应该注重百姓意识的培育。这点,城市可以先行,农村自然也不能忽略。又到一年清明时网上直播祭荆州人梯英雄荆州新闻网4月3日报道又到清明时,荆州宝塔湾边涌起无限哀思。今天上午9点半,荆州电视台、荆州新闻网携手湖北经视,推出特别节目《荆江的思念——10·24英雄清明祭》,荆州新闻网将对活动进行全程网上直播,我们带您一起回顾英雄的瞬间,重温感动。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我们将与英雄一起走过。网上直播地址:日,一个平凡的周末,荆州宝塔湾畔上演了一幕让所有人为之感动的生死营救。三位年轻的大学生陈及时、方招、何东旭,在抢救落水小学生时不幸牺牲,荆江“人链”感动中国。如今,半年过去了,英雄虽已逝去,但英雄的事迹仍在广为传唱。今年的清明节,宝塔湾畔又将唱响生命赞歌。4月3日上午9点30分,《荆江的思念——10·24英雄祭清明》大型活动将正式进行,荆州新闻网将对活动进行全程网上直播,我们带您一起回顾英雄的瞬间,重温感动。山西太原:义工在革命烈士陵园擦拭墓碑(图)3月28日早晨九点半,来自太原义工联合会和太原师范学院轻尘义工的50名义工来到了双塔革命烈士陵园,在解放太原的烈士墓区内打扫卫生,擦拭墓碑。这次活动也是为了太原义工清明节扫墓做准备。本次活动的策划人,太原义工联合会的王亮说:“每到清明节时,都会有人在陵园烧纸,很容易造成火灾,我们这次活动就是要号召人们文明祭祀,同时也为我们清明节的活动做准备。”来源:山西青年报福建中学师生以海祭方式缅怀维和英烈2010年4月1日,清明节临近,曾参加过中国第四批海地维和防暴队的福州马尾边防大队王水华、康成武等4名边防警官与马尾边防大队官兵以及驻地闽安中学的师生们,乘坐边防船艇来到闽江口,以“低碳环保、绿色文明”的海祭方式,为8位维和英烈举行海祭仪式,共同缅怀维和英烈。2009年1月13日,正在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8名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地强烈地震中遇难。南华大学:学子清明节放飞风筝祭奠抗旱英烈清明将至,4月1日,南华大学校学生会、校学生记者团发起了“风筝飞祭抗旱英烈”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向全校师生宣传2010年抗旱救灾英烈的英勇事迹,请他们写下对抗旱英烈的祝福,然后将写下祝福的卡片贴在风筝上放飞,表达对英烈的缅怀之情,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同时,校学生会、校学生记者团还向全校学生发出了向抗旱救灾烈士学习的倡议。倡议指出,英雄已逝,精神长存,广大青年学子要深切缅怀英烈伟绩,学习抗旱救灾烈士舍己为公的高尚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风筝飞祭抗旱英烈”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纷纷在卡片上留言,然后放飞风筝,同时也放飞了对英烈们的无限敬仰之情。校学生会主席蒋儒义说,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祭祖、踏青、植树、放风筝等,都是历史上清明节文化活动的内容。我们虽然不能到英烈墓前祭祀,但是通过放飞风筝,同样也能表达我们对英烈的哀思与缅怀之情。清明插柳让市民回归传统3月28日是今年清明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丰台区玉叶陵园门前车流人海。园内,人们以各种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除鲜花、供品外,大家都手持柳条向园区走去,园内一片绿意。玉叶陵园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清明节,玉叶陵园推出清明柳,前来祭祀的逝者亲友们可以到服务台免费领取手工编织柳条,以“清明插柳”的方式祭祀自己的亲友。据了解,首日,一个上午就已经发放了300多枝。在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共同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其实,清明节的内涵非常丰富,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多种民俗活动,但遗憾的是,插柳、荡秋千等风俗现在已很少有人知晓和问津。玉叶陵园推出“清明插柳”这一祭祀亲人的新方式,不仅倡导了文明健康的祭祀行为,而且让清明节正本“清”源,让市民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和情感。此外,玉叶陵园还免费提供了班车,停车场和园区之间的电瓶车,水桶毛巾等便民服务,让清明节真正“清明”起来。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