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地理学科试卷2015.1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用圆珠笔或钢笔在答题纸上将姓名、学校和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2.第一大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3.第二大题综合分析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用铅笔答题或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本卷不设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所有考生应完成本大题所有题目。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2014年10月8日晚间,我国观测到一次月全食天象,本次月全食最大的特点就是我国几乎全境可看“带食月出”。1.下列关于月全食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日地月三者完全成一直线②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③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④月球全部从地球本影中通过⑤地球被月球本影扫过⑥地球和月球皆不发光A.①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2.发生月食时的月相是A.朔B.望C.上弦D.下弦3.月全食发生日的18:00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大致在A.东方,地平线附近B.西方,地平线附近C.南方,观测者的头顶附近D.北方,观测者的头顶附近(二)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4.“超级地球”应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5.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中的自转周期6.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三)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图中为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7.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A.洞庭湖平原B.塔里木盆地C.横断山区D.云贵高原8.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A.甲B.乙C.丙D.丁9.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四)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径流量。下图(a)表示我国某地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b)为该水库月均水位(水面海拔)。—3—10.图中信息表明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11.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A.降水量少B.入库水量少C.蒸发量大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12.该水库可能位于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江淮地区D.华南地区(五)下面图(a)表示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图(b)表示三条流量变化曲线。13.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14.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降雨量的一次暴雨过程,图(b)中①、②、③流量曲线与该流域三个阶段P处的流量变化对应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15.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②建筑物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增加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六)图中箭头表示洋流,①、②分别表示在该海域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16.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B.洋流③①的性质都是寒流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①②③流量(m3/s)时间(h)②①③④④0゜100゜E—4—17.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B.南极地区科考繁忙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七)下表为某地的气候资料,气温单位为(℃),降水单位为(mm)。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0.123.027.630.230.730.329.229.129.128.224.920.8降水11303560142288411349288143261718.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19.该地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而不是在7月的原因是①地处低纬度,5月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②5月降水量还不太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不太强③受西南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强烈④受地形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该地在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少的原因是①吹西南风②吹东北风③受大陆气团的控制④受赤道气团的控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八)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2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地区是距市中心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2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反映了A.城市化水平逐渐降低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C.城市等级逐渐提高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调整(九)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粮食作物生产统计甲乙丙丁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公斤)108.853.7250.8191.9每公顷收获量(公斤)1,9569772,4953,150平均每人收获量(公吨)121.7140.66.179.2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公顷)145.6186.62.137.923.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应致力的发展方向是:A.加强小农场制B.提高化肥使用量C.提高每人产量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5—24.四国中农业为大规模生产谷物的国家,有可能是A.甲乙B.丙丁C.乙丁D.甲丙25.丙丁两国的农业生产特征应是A.单位面积收获量低B.平均每人收获量高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D.农场平均耕地面积大(十)下面为美国苹果公司电脑产品全球生产链分解图26.国际分工的生产链中,中国大陆企业所属的主导区位类型是A.市场主导型B.劳动力主导型C.技术主导型D.原材料主导型27.跨国生产链的组成会随时间而变化,其连接的国家或地区并非固定不变。影响生产链组成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资源和交通B.交通和市场C.技术和劳动力D.集聚和技术(十一)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关键零部件:微型硬盘、视频、音频解码器、内存等(美国、日本、荷兰、韩国)中国台湾企业、中国大陆企业:一级外包一般零部件:电磁、显示屏、PCB板、触摸轮滑、耳机等配件(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台资企业:广达、英华达、富士康和华硕组装基地:主要是中国大陆地区美国苹果公司贴牌全球消费者经销商代理商39゜N35゜N—6—28.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29.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30.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和干旱分界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第(十二)至(十七)题均为应答部分(十二)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一向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5分)表:那曲和南京某年夏季辐射观测数据31.描述青藏高原总辐射分布特征,比较那曲和南京两个城市某年夏季太阳直接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差异(4分)。32.运用大气消弱作用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分析两地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7分)33.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状况与该地的地势有关,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青藏高原的成因。(4分)(十三)下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北美一月海平面气压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7分)地点纬度海拔(米)太阳直接辐射(瓦/米2)地面辐射(兆焦耳/米2)大气逆辐射(兆焦耳/米2)那曲31゜29´45071116.533.0425.8南京32゜00´9872.339.6835.81青藏高原总辐射分布图—8—材料一:“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材料二: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消息,2014年11月18日早晨,美国已经有50.2%的地区被积雪覆盖。其中,美国东北部地区更是遭遇罕见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过腰”,可达2-3英尺。纽约州西部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水牛城)最大1小时积雪10厘米以上,不到24小时堆积近1.8米的雪。34.概述图中五大湖地区积雪厚度的分布规律。(2分)35.根据“大湖效应”定义,解释2014年11月18日美国布法罗(水牛城)暴雪的成因。(4分)36.其他水域,比如某些海和湖也会产生大湖效应,产生面积较小的雪带,像美国东海岸的雪带的形成也有类似大湖效应,请根据“北美一月海平面气压图”解释美国东海岸的雪带成因。(6分)布法罗北美一月海平面气压图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1971-2000年)—9—37.从五大湖及美国东北部地区在美国的经济地位角度,分析暴雪对美国经济的影响。(5分)(十四)读德国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德国地势南高北低,分为北部波德平原、中部中德山地和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德国除煤炭和钾盐外,矿产资源贫乏,原料供应和能源很大程度依赖进口。材料二:二战后,德国以大规模内需为主导的恢复性建设,为能源工业、钢铁工业、建筑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些工业成为德国当时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德国重点发展了微电子技术、机械—电子技术、光—电子(复合)技术、生物技术、宇航、海洋开发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其主要应用领域是汽车、机械制造、信息、通信等,从而使微电子技术成为德国新兴的支柱产业。38.分析德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6分)第一第二第三1960年5.5%53.5%41%1970年3.9%57.6%38.5%1980年2.2%44.8%53%1990年1.29%33.2%65.57%2001年0.98%28.86%70.16%2005年0.96%30.43%68.61%德国农业分布图德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10—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图39.二战后至1970年德国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承接了美国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的转移,分析这段时期德国承接美国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4分)40.1970年后德国第二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钢铁、纺织等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请运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原理,阐述这一阶段德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7分)(十五)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材料二:德清位于长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