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复习整理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1、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的一门科学。2、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3、研究对象:地壳(或岩石圈)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各种变形现象—地质构造。4、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由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分布和组合规律,形成机制及演化历史,并进而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方式、规律及动力来源。5、构造尺度:按地质构造规模的大小划分的级别构造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本教材分六级:巨型构造、大型构造、中型构造、小型构造、微型构造、超显微构造6、主要研究方法:构造解析法、比较构造学方法、地质构造模拟实验、地球动力学方法。第二章1、岩层:由两个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定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沉积岩层)2、岩层面:岩层的上、下界面。顶面—上层面。底面—下层面3、岩层厚度:顶、底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4、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指成岩过程中形成的非构造变动的构造特征5、层理:通过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所显现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6、层理的要素:纹层(细层)、层系。层系组7、层理的基本类型: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8、层理的识别标志:成分、结构、颜色、原生层面构造9、层内原生构造:斜层理、递变层理、古生物化石标志10、层面原生构造:波痕、泥裂、雨、冰雹痕及其印模、流水冲刷痕迹11、软沉积变形:是指沉积物尚未充分固结成岩时发生的变形。12、软沉积变形形成原因:负荷引起的软沉积变形、滑塌作用和滑移作用13、岩层的产状:指在产出地点的岩层面在三维空间的方位。14、水平岩层:岩层层面保持近水平状态(各点海拔高度基本相同),未经变动或变动较小的沉积地层15、水平岩层主要特征:(1)老岩层在下(谷底),新岩层在上(山顶)。(2)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出露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V”);(3)岩层顶、底间的高差即为岩层的厚度;(4)出露宽度是顶、底面露头线的水平距离,取决于岩层厚度、地面坡度16、倾斜岩层:由于地壳运动,使原始水平产状的岩层发生构造变动形成倾斜岩层17、岩层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方位角表示方法、象限角表示方法、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符号表示18、倾斜岩层露头界限形态:“V”字形法则:a.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露头线与等高线同向弯曲,露头线曲率<等高线曲率b.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但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露头线与等高线同向弯曲,露头线曲率>等高线曲率2c.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露头线与等高线反向弯曲19、岩层的露头宽度主要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倾角、地面坡角、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关系20、整合接触:沉积作用基本连续,沉积物连续堆积,没有间断。新老地层之间为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关系。特点:两套地层产状一致,沉积连续,生物连续,无构造变动21、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造成地层的缺失22、不整合的类型: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23、不整合存在的标志:(1)地层古生物方面(2)沉积学方面(3)构造方面(4)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24、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1)不整合面以下最新地层之后(2)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之前、侵入的岩浆时代之前(3)剥蚀的岩浆时代之后、被截切断层之后(4)贯穿上下两套地层的断层之前(5)古风化壳的年代第三章1、变形:物体受力后内部质点之间相互位置发生变化(形态、体积改变)2、变形方式:拉伸、挤压、剪切、弯曲、扭转3、岩石变形的阶段:(1)弹性变形阶段(2)塑性变形阶段(3)断裂变形阶段4、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a.内因:岩石成份、结构、构造。b.外因:围压、温度、溶液、孔隙压力、时间、应力状态。第四章1、褶皱:具有面状构造的岩石受力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构造2、褶皱的基本形式:背斜、向斜、中性褶皱3、褶皱几何要素:a.核部b.翼部c.褶轴d.转折端e.枢纽f.脊线与槽线g.轴面h.轴迹I.翼间角4、根据轴面和两翼岩层产状: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5、根据褶皱对称性:对称褶皱、不对称褶皱6、根据翼间角的大小:平缓褶皱、开阔褶皱、闭合褶皱、紧闭褶皱、等斜褶皱7、根据褶皱面(转折端)弯曲形态: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状褶皱、扇形褶皱、挠曲8、根据褶皱中各层弯曲形态的相互关系:协调褶皱、不协调褶皱9、根据平面出露形态:线状褶皱(轴比>10:1)、短轴褶皱(轴比3:1~10:1)、穹窿构造(轴比<3:1)、构造盆地(轴比<3:1)10、根据褶皱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里卡德分类):直立水平褶皱、直立倾伏褶皱、倾竖褶皱、斜歪水平褶皱、斜歪倾伏褶皱、平卧褶皱、斜卧褶皱11、根据褶皱的各层厚度变化和各层之间的几何关系:平行褶皱、相似褶皱12、兰姆赛的褶皱几何分类:三类五型(课本69页)13、同沉积褶皱: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褶皱。特点:a.形态开阔,翼部岩层上缓下陡;b.岩层顶薄,翼厚;c.沉积顶粗,翼细。14、底辟构造和盐丘:由地下低密度高塑性岩层(如岩盐、石膏、泥岩、岩浆等)在差异力或差异压力下向上运动所产生的构造。15、褶皱的组合型式:雁行褶皱、隔档式褶皱和隔槽式褶皱、复背斜和复向斜16、褶皱形成机制的基本类型:(1)纵弯褶皱作用(2)横弯褶皱作用(3)剪切褶皱作用(4)柔流褶皱作用317、纵弯褶皱中岩层的弯曲方式(物质的运动形式):1)弯滑作用2)弯流作用18、纵弯褶皱作用:a.顺层挤压单层变形外拉、内压;b.中间存在中和面;c.拉伸与压缩应变向中和面逐渐减小;d.弯曲加剧、曲率增大时,中和面向核部迁移19、横弯褶皱作用:(1)在垂直层面方向应力作用下形成(2)岩层总体处于拉伸应变状态,无中和面。(3)常形成顶薄褶皱。(4)在翼部可发生弯流作用,形成轴面向外倾倒的小褶皱。20、剪切褶皱作用:由一系列平行轴面的密集剪切面的差异滑动而成。特点:①形成相似褶皱;②岩层面并非真正弯曲;③多发育于变质岩区21、柔流褶皱作用:高韧性岩石或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发生流动变形所形成的复杂褶皱。22、影响褶皱形成的主要因素:a.层理的作用、b.岩层厚度的影响、c.岩层力学性质的影响、d.岩层埋藏深度及应变速率对褶皱形成的影响、e.基底构造对盖层褶皱的影响23、褶皱的形成时代确定:角度不整合分析法、岩性厚度分析法第五章1、按节理与岩层产状关系分类:a)走向节理b)倾向节理c)斜向节理d)顺层节理2、按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a)纵节理b)斜节理c)横节理3、按节理的力学性质分类:剪节理、张节理4、剪节理: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5、张节理: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6、剪节理的主要特征:①产状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间距比较均匀,规模较大;节理面平直光滑,两侧岩相可有少量相对位移,可见擦痕;③发育在砾岩中的剪节理,一般会切穿砾岩中的砾石;④常构成共轭节理系—棋盘格构造;单组节理等间距出现;⑤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⑥各剪节理尾端变化或连接形式有三种:折尾、菱形结环和分叉。7、张节理的主要特征:①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短而曲折;②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③多开口,常被矿脉充填,脉宽变化大,脉壁不平直;④一般绕过砾岩;⑤有时呈不规则的树枝状,各种网络状,有时具有较规则的几何形态⑥张节理尾端变化或连接形式有树叉状、多级分叉、杏仁状结环以及各种不规则形状等8、节理组: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产状基本一致,且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称之节理组9、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称之节理系。10、节理的分期:依据节理组交切关系进行分期(交切关系:错开、限制、互切、追踪、利用和改造)、借助相关地质体判别节理形成顺序11、节理的配套:A、利用节理的共轭组合关系进行配套:(a)利用节理的相互切错关系确定其共轭关系(b)利用剪切滑动关系、B、根据总体地质特征进行配套12、构造节理:是区域构造运动的产物,它与构造运动中形成的褶皱、断层和区域构造在几4何特征、形成作用和发展演化上都具有密切关系。13、与褶皱构造有关的配套节理:平面共轭剪节理系、剖面共轭剪节理系、横张节理、纵张节理、穹隆上发育的节理(横弯褶皱)14、与断层有关的配套节理:羽状张节理、伴生剪节理、派生节理15、与区域构造有关的节理:主节理、卸载节理16、对节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图表方式:(1)节理玫瑰花图:a、走向玫瑰花图b、倾向玫瑰花图c、倾角玫瑰花图;(2)节理极点图(3)节理等密图第六章1、断层:岩层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2、断层几何要素:断层面和断层带、断盘、位移3、位移:包括平移和旋转,这二种运动兼备是断层位移最普遍的情况4、滑距:相当点之间的位移距离,反映断层的实际位移矢量5、断距:被错断岩层在两盘上的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6、根据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顺层断层7、根据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走向)关系分类: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8、断层简单(相对运动)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枢纽断层9、断层复合分类:断层的两盘不是完全顺断层面倾斜或走向相对滑动,而是沿着与其成斜交的方向滑动时,断层兼具有正、逆和平移的过渡性质(如:平移逆断层)10、正断层一般特点:(1)倾角较陡,浅部常为60°~70°;(2)向下倾角变缓;(3)破碎带内为棱角状角砾岩11、伸展构造:在岩石圈水平拉张作用下形成的以正断层为主体的组合构造系列。在一定条件下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可以相互转化,区域性隆起上升作用可导致地壳表层侧向拉张,进而形成伸展构造。12、伸展构造组合:a.地堑、地垒、盆岭构造b.阶梯状断层c.箕状半地堑d.环状、放射状断层e.雁列式断层f.裂谷g.拆离断层及变质核杂岩13、逆冲断层一般特征:(1)倾角小,<30°;(2)可长距离推覆,>5km;(3)破碎带岩石强烈碾碎,透镜状角砾(4)“构造窗”和“飞来峰”14、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逆冲岩席)组合而成的大型至巨型构造。简称推覆构造。主要产于造山带及其前陆,是挤压或压缩作用的结构。15、逆冲推覆构造几何特征和扩展方式:台阶式结构。扩展方式:前展式、后展式16、逆冲构造组合型式:1)叠瓦式逆冲断层2)对冲式逆冲断层3)背冲式逆冲断层4)楔冲式断层(了解)17、平移断层:是两盘顺断层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巨大者称为走滑断层18、平移断层一般特征:a.倾角近直立,走向比较稳定;b.破碎带岩石强烈破碎19、几何样式:单条式、平行线式、雁列式、菱格式20、与走滑平移断层有关的构造现象:(1)与走滑断层有关的应力应变场(2)走滑断层弯曲引起的应力应变场变化:①收敛性挤压区②离散性拉张区(3)平移断层交切引起的挤压和拉伸(断块升降)(4)与走滑伴生的褶皱(5)走滑引起的拉分盆地21、拉分盆地:走滑断层系中拉伸作用形成的断陷盆地。形态:菱形。以前称作菱形断陷522、拉分盆地的地质特点:a.发育快、沉降快、厚度大、相变快b.型拉分盆地,长期生长,地壳相对薄,有火山活动,热流较高c.利于油气、盐类矿床形成d.地震:伸展扭动背景中,容易诱发地震23、平移断层的剖面构造特征:花状构造、海豚效应、丝状效应24、断层效应定义:断层引起的各种现象.主要指斜向断层和横向断层引起标志层的视错动现象。25、断层效应:A、走向断层(纵断层)的断层效应:地层的重复和缺失(课本158页)B、倾向断层(横断层)的断层效应:a.平移断层引起的效应b.正(逆)断层的断层效应c.斜向断层引起的效应d.横断层错断褶皱引起的效应26、断层的识别:A、地貌标志:(1)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2)山脊错断(3)山岭和平原的突变(4)泉水的带状分布(5)串珠状湖泊洼地(6)水系特点B、构造标志:(1)构造线的不连续(2)构造透镜体和劈理化带(3)断层岩C、地层的重复与缺失D、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标志E、岩相和厚度的急变27、同沉积断层(生长断层):与沉积作用同步活动的断层。以正断层为主,少量逆断层。特点:(1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