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标准》,以引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注重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二、课程目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二)过程与方法1.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2.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3.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4.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5.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6.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2.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3.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与创新,强调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自觉地、个性化地应用信息技术,并强调对技术的创新利用和创新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其他科目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具有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意识,不盲信、盲从,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参与不良信息活动,负责任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三、课程设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2个部分,共6个模块,每个模块2个学分,修习36个学时。课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结构如下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必修2学分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每模块2学分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一)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内容,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本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它由4个主题组成: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二)选修模块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它由3个主题组成: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从实际需求(问题)出发,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构建相应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的思想和方法,掌握常用的算法,建构问题与算法之间的关系,归纳算法思想与程序设计方法的一般规律。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改善人机交互效果、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促进合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是针对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而设置的,它由3个主题组成: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以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因特网应用基础、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由3个主题组成: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网站设计与评价。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信息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选修模块“数据管理技术”是针对数据管理技术应用而设置的,它由3个主题组成:数据管理基本知识、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大型专业数据库,初步学会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之一。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上具有独到之处。“人工智能初步”模块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领域内容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它由3个主题组成:只是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描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会使用一种人工智能语言解决简单问题,把握其基本特点;能利用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知道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通过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四、教学建议(一)课程模块开设建议《标准》规定,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要修满4个学分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和有潜能的学生可以再增加选修若干学分,总学分为2+2+(X)。根据我省实际和课程标准要求,提供以下两种课程模块开设方案,供学校开课时参照执行。方案一学期模块安排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必修:信息技术基础1节/周高一下学期高二上学期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1节/周高二下学期本方案是所有普通高中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适宜基础比较薄弱的农村普通高中,学生通过学习,修满4个学分,达到毕业的基本条件。课程改革初期,学校应至少开设选修1和选修2两个模块供学生选择。方案二学期模块安排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必修:信息技术基础2节/周高一下学期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2节/周高二上学期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1节/周高二下学期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1节/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对于县及以上城市普通高中,一是要让学生每一学年在技术领域都能获得一定的学分,尽量维持学生较长的信息技术学习历程,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二是要能开设更多的选修模块,为有需求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修习更多信息技术学分的机会,力争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开齐全部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二)课程安排建议建议必修模块在高中一年级上学期开设,选修模块安排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或以后开设。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建议在安排课程时统筹考虑。考虑到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应用性特征,应维持学生较长的学习历程,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建议每周安排二学时,延续一个学期完成一个模块,同时建议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连堂上课。(三)学生选课指导学生的选课情况,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学校和信息技术教研组应该在选课前,制定选课指导意见,提供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内容安排和学习方式说明;要正确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选修模块;要及时对学生的选课进行评价。建议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给学生提供以下指导材料: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每个模块的内容、结构及目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建议学校建立学生选课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选课提供指导和建议,对学生的修习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四)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我省普通高中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教学条件差异较大,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硬件条件,如图书馆、计算机、因特网、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要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相结合,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不仅要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学习,同时要帮助和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意义和作用。2.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尽量将信息技术课安排在计算机房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场所,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不仅要结合实际,为学生安排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还需要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多用所学知识为学校日常管理、学习资源建设等献策、出力。3.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普通高中新生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存在差异,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也分化很快,要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措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发展。其一,教学目标上,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得到一定的发展。其二,教学内容上,教师应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