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秋季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田庄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A.筒车B.铁铧犁C.水排D.耧车3.在我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锦是“其价如金”。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就已失传。这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失传,最有可能的是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D.“工官”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4.唐朝长安崇仁坊,大约造乐器在此坊,故多修造乐器的商店,“昼夜喧哗,灯火不绝”;延寿坊有造玉器和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卖蒸饼的“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及“会饮”的饮所。这种状况不能说明①出现坊市混杂的现象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③商业活动时间有突破④出现沿街而市的现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5.“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6.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此图不能反映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先生早起出讲堂,第一注意学生装。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抑外洋。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货已多时。学生所穿的靴鞋,买于陈嘉庚公司。(陈嘉庚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用国货起。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C.“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D.中国人难于接受西洋风格7.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8.下图图例中白色框部分所代表的应是A.社会主义国营企业B.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C.国家资本主义工业D.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9.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77.622.4199725.538.117.918.5上面表格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0.在1988年6月22日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图时,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C.1992年南方谈话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讲话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12.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13.“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是指A.英国与荷兰B.英国与西班牙C.葡萄牙与西班牙D.英国与法国14.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谷物法”,规定在小麦价格未达到每夸特80先令时,不准进口外国粮食。1836年激进派议员成立“反谷物法同盟”。1846年议会废除这一法律,外国粮食可以自由进入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充分说明了A.英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增强B.议会中工人议员增加C.自由贸易原则最终胜利D.满足了议会中最新贵族的要求15.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商品原料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17.下列有关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的图示,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殖民地B.西方国家殖民地C.西方国家殖民地D.西方国家殖民地18.右图(欧美四国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19.下列表格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000272000产量(吨)3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政府对企业干预20.观察下表: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已成交高中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信贷26.311.223.961.4现金20.96.211.538.6累计47.217.435.4-100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21.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可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22.“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手工业品金银奴隶资本瓜分领土掠夺奴役抗争C.代替了凯尔斯主义成为现在最重要的经济理论D.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并取得一定效果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主要有①西方国家普遍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②不同制度国家相互借鉴经济举措③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④国家间普遍实行了自由贸易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24.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事实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中国的改革开放D.罗斯福新政25.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国民经济生产增长统计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在根本原因是年份1981-19851986-198819891990国民生产增长率3.2%2.8%2.4%-4%A.苏联长期执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美苏军备竞赛使苏联背上沉重经济包袱C.苏联推行“休克疗法”,经济处于过渡期D.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社会动荡26.“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A.实行余粮收集制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D.实施经济“加速战略”27.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包括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③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④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合作的典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29.《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30.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9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6分。)3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二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嘹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记》卷十二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回答:(1)明清两朝对海外贸易的政策有什么相似之处?(1分)(2)明清政府的政策制定分别出于什么样的考虑?(2分)(3)明清政府推行这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1分)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4)你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些政策的影响?(4分)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于明代中叶完成地理大发现,开通了中欧直接贸易海路,中国制成品出口和贸易顺差迅猛增长,从英吉利海峡到东非沿岸,从美国切萨皮克海湾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出土文物和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纺织品都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古代手工业曾经有过的辉煌。由于……中国手工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方才逐渐削弱以至消失。——《中国制造业的“金牌”成色不足》材料二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的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上的比重变化趋势图。材料三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进口出口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及建筑用品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农产品矿产品手工制品机器制品合计18930.67.813.078.610015.6--81.82.610019101.516.117.065.410039.10.741.418.810019203.225.316.954.610036.43.739.420.510019303.723.217.355.810045.14.6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