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高中黄石二中鄂南高中三校语文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鄂州高中黄石二中鄂南高中2013届高三元月联考语文试卷命题学校:鄂南高中命题教师:廖拾英吴芳审题教师:邱星光考试时间:2013年1月30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惩艾./自怨自艾.横.祸/横.行霸道琳.琅/绫.罗绸缎B、复辟./议论精辟.肖.像/惟妙惟肖.史乘./乘.人之危C衾.枕/黔.驴技穷纤.细/鲜.为人知救济./人才济济..D挟.制/挟.仇陷害中.意/中.规中矩崇.尚/流水淙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敛裾合龙辩护人德艺双馨B、精湛侯爵爆发户因噎废食C、窈陷蹿红度难关锐不可当D、涵盖亲睐连理枝引以为诫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采访了湖北省省长王国生,结果一步一感动,一处一惊喜,蓦然回首,才发现湖北的发展速度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我们不由得对湖北相看。②去年12月,分散在全国31个大城市的52块LED屏被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网上,此举的意图是力争打造全球最大的户外同步信息平台。③欧洲债务危机不断恶化,许多欧洲国家把化解危机的希望德国的具体经济措施上。④我却愣是不明白:新闻发布会不就是发布新闻的吗?你不发布新闻,是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吗?否则,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接受别人的追问?A、侧目联播寄予变幻莫测B、刮目连播寄予讳莫如深C、刮目联播寄于讳莫如深C、侧目连播寄于变幻莫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气象学上称冻雨作雪凝,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贵州、湖南等地常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B、中国男篮的历史车轮又将向前滚动,新主帅的人选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曾经为中国男篮立下汗马功劳的前辈们始终被铭记在中国篮球的史册上。C、空气污染防治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北京市环保局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原因是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造成的。D、“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瑞典作家保罗、戈埃罗的《炼金术士》又译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这部作品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它告诉我们只有相信梦想的力量,经过磨练,才能发现身边的财富,2才能领略人生的真谛。B、《红楼梦》中诗词曲赋较多,它不仅是精彩荟萃的艺术大观园,而且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各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枉凝眉》中“阆苑仙葩”是指薛宝钗,“美玉无瑕”是指贾宝玉。C、曹禺,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该剧分别属于独幕剧、悲剧、舞台剧。D、《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属于语录体。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史记》与中国史学《史记》共有一百三十篇、五十万六千五百字,是一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对后世史学影响很深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巨著。司马迁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史学成果,对尚不完善、处于零星状态的旧史体进行改造,创立了五体合一综合性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史记》中五种体裁各自为用,突出重点;又交相配合,相辅相成。由司马迁首创的这种纪传体史例,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展开了博及天地、囊括古今的完整历史画卷,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群像全书,标志着我国成熟史体的出现。这样的体例是当时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制度不断强化巩固在史学表现形式上的投影,也包含着司马迁的国家统一意识和封建正统观念。《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写三千年的历史,当代部分占半数篇幅。秦汉部分也是《史记》中最详尽最精彩的部分。这体现了司马迁通过历史记录重点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精神,可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这类史传中,司马迁善叙事理,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叙述杂芜的史事,且气势生动,色彩斑斓。如《鸿门宴》,通过人物言谈举止,细腻地塑造出每个人的形象。刘邦小心谨慎、圆滑狡诈,项羽豪爽率直、优柔寡断,樊哙冲天豪气、粗中有细,范增足智多谋、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在历史纪传中司马迁《史记》继承了《左传》《国语》中直接评史的方法,或在篇中、篇末加了“太史公曰”;或不明提而紧扣史事夹叙夹议,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取舍任情,笔削如意”。司马迁将自己的见解融汇到叙事当中,于叙事中寓论断,可谓匠心独具,手法高明,使《史记》既为一部信史,又为一部思想深刻的历史著作。司马迁《史记》的史学思想特色之一是重视人对物质的追求。在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时,司马迁最终将其归结为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他认为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本性,“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认为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人的社会地位和思想意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经济状况进而规范着社会的礼义制度和文明程度。因此他要求统治者制定政策和组织经济活动,要顺应民众求利的自然趋势。在这里司马迁明确把国家兴亡与经济状况联系起来。这些思想体现了司马迁不同凡响的思想特色,使得《史记》成为我国真正的最早的经济学论著。《史记》的另一思想特色是重视人的作用和对下层人民群众的关注,司马迁因此创立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体例,“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事物成败的关键在人为力量、人才的作用和人心的向背。这一思想使对神意崇敬的先秦史学,变为研究人的学说。与此同时,《史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人民性。这一特点表现在对上层人物的贬斥和对下层人民的表彰,如将农民起义军首领陈胜列为世家,肯定其首先发难、推翻暴秦的历史作用。《史记》的人民性还表现在既为帝王将相作传,也广泛地记录了各阶层人物的活动,如为游侠、龟策、刺客、货殖之人列传,且都当作正面角色。《史记》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还往往从下层群众的道德观念出发,以这些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好坏为标准。如评价蒙恬,认为他在秦初不顾“天下人心未定,痍者未瘳”的情况,3一味迎合始皇帝,阿谀兴功,修长城,筑驰道,使百姓怨声载道,认为“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史记》的人民性成为其千古流传,倍受后世史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司马迁以隐忍苟活、锲而不舍的著史精神,在继承旧史学的基础上创造出有完整意义的历史学著作,开创了我国封建史学的新时代。《史记》为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6、下列不属于对《史记》的体例特点进行分析的一项是()A、司马迁创立了五体合一综合性的纪传体史书,标志着我国成熟史体的出现。B、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归结为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C、《史记》中五种体裁各自为用,突出重点;又交相配合,相辅相成。D、司马迁在《史记》中继承了《左传》《国语》中直接评史的方法,将自己的见解融汇到叙事当中,于叙事中论断。7、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展开了博极天地、囊括古今的完整历史画卷,是当时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群像的百科全书。B、司马迁创立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体例,通过生动的事例表明成事在人的道理,体现了对人的重视。C、《史记》记录的重点为秦汉史,体现了司马迁详远略近的记录原则,可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D、司马迁在篇末,加入“太史公曰”,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表达了他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8、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列传中人物形象丰满,如对刘邦、项羽等人物的生动刻画,避免了史书的乏味单调之感,增强了可读性。B、《史记》成为一部思想深刻的历史著作,一定意义上是由其叙事中寓论断,既尊重客观事实,又表达自己的思想体式决定的。C、司马迁认为富国富民之道在于发展经济、藏富于民、合理引导,从而把国家兴亡与经济状况联系起来。D、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司马迁往往从下层群众的道德观念出发,表现了他对封建正统观念的反叛和再认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颜氏家训·勉学》(节选)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禀,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4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启寤.汝耳寤:使觉悟B、商贾则讨论货贿.贿:财物C、安足贵.学乎贵:贵重D、犹磨.莹雕刻也磨:琢磨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劝勉学习”观点的一项是()(3分)①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②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③有识旁观,代其入地。④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⑤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⑥安足贵学乎?A.①②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自己背诵《灵光殿赋》为例,提出一个人“固须早教”;如若“失于盛年”,则“犹当晚学,不可自弃”。B、文中作者认为曹操、袁遗、荀卿、公孙弘、朱云、这都人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C、在作者看来我们不能将有学问的贫贱之士与没有学问的富贵之人相比,即使金玉满堂,愚者也不能算作富有;即使一文不名,智者也不能算作贫穷。D、文中客人举出学贯古今、文武双全的人,却没有官禄爵位,妻子儿女饥寒交迫。类似这样的事数不胜数,表达对学习的质疑。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2)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3)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鸲鹆(qúyù俗名“八哥”)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蝉鸣于庭,鸟闻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