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化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湖南工业化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摘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教育学理论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特点以及湖南工业化发展定位作系统分析,把对湖南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结果放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考量,分析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之间存在的矛盾,探究制约推进湖南工业化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湖南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提出加快湖南工业化进程、促进湖南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与目标。[关键词]湖南工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理念《湖南的工业化与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资助课题。在廖洪元副教授的主持下,全体课题组成员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先期进行的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教育学理论对湖南的工业化与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研究成果。现将主要情况和研究成果汇报如下:一、课题设计与研究过程(一)课题的提出2001年11月5日召开的湖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做出了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决策,这是实现我省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历史的原因导致湖南工业化水平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面对东部沿海迅速发展及西部地区的集中开发,实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战略是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实现湖南社会生产力跨跃发展的战略决策。而推进这一巨大综合性工程的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目前首要的任务是迅速提升各产业装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加快科技创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根据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工业职业教育,培养生产一线大量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是加快湖南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所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在2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确定基于工业化的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目标,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前进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对于加快湖南工业化进程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课题研究的内容(1)湖南的工业化水平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主要研究湖南工业化发展水平和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了解湖南工业化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2)湖南的工业化与高等职业教育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相互依存关系。主要研究湖南的工业化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与国外及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比较研究。(3)湖南工业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主要研究工业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发展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要求,以此确定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4)湖南工业化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主要研究湖南工业化为高职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便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5)基于工业化的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目标。根据前述研究成果,明确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提出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目标。2、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通过查阅报刊、图书、内部文件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通过对各地区、各企业、各部门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充分利用湖南工院遍布全国各地的校友资源,广泛了解本省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了解省内外、国内外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教育学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找出制约推进湖南工业化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湖南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提出加快湖南工业化进程、促进湖南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与目标。(三)课题研究过程2001年9月-2002年10月:文献检索与资料收集阶段。完成了课题主要资料的检索与收集,制定具体研究方案。2002年10月-2003年3月:调查研究阶段。主要完成了对各地区、各企业、各3部门和部分兄弟院校的调查研究,了解本省及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2003年3月-2003年6月:专题研究阶段。主要研究了湖南的工业化水平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表了部分专题论文并形成研究报告。2003年3月-2003年12月:专题与实践结合研究阶段。主要研究湖南工业化与高等职业教育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相互依存关系;湖南工业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发表部分专题论文。2003年3月-2004年4月:综合研究阶段。总结专题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相关成果,并在理论上进行归纳、总结与深化,明确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提出基于工业化的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目标。二、湖南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现状湖南地处长江中游,省境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湘江贯穿省境南北,故简称湘。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四川;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省界极端位置,东为桂东县黄连坪,西至新晃侗族自治县韭菜塘,南起江华瑶族自治县姑婆山,北达石门县壶瓶山。历史上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优势,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具有优越的经济基础,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一)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1、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湖南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改制,以及近几年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几个阶段,湖南的整体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融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对外经济联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200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37.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出口21.46亿美元,增长19.5%;进口15.9亿美元,增长47.1%。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协议利用外资23.76亿美元,增长43.3%;实际利用外资17.9亿美元,增长30.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4.89亿美元,增长44.4%。实际利用内资335.43亿元,增长110.8%。对外经济合作大幅增长。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的合同金额3.91亿美元,增长25.3%;4营业额3.86亿美元,增长30.3%。从已奠定的基础来看,湖南省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正由外延型向内涵型、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型,正在形成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制造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通过公司加农户、企业联基地、市场联生产,把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将农业的产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此外,在交通、通讯、金融、旅游、文化和对外交流等方面,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综合优势。2、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湖南地处中部,东承广东省,西启大西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进入十五期间,湖南省政府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东借西取的思路,率先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抓住湘西自治州进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契机,呼应和参与西部大开发。借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开发了株洲国家高新区、浏阳生物医药工业园、望城食品工业园、朝阳工业园等高新技术基地,积极推进我省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经济后发优势明显。与广东、上海、江浙等沿海省相比,湖南省属于后发展地区。后发展地区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先发展地区不仅为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而且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科技与人才优势。湖南正在建成岳麓山大学科技园、马坡岭高科技农业园、长沙软件基地、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一系列高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形成高、精、尖的科研优势,从整体来提高湖南的科技水平,湖南拥有多所全国著名的高等院校,近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为我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科技和人才资源环境。3、湖南省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政府实行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战略,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超速增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湖南省属于内陆省份,没有获得经济优先发展的优势,经济整体水平与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大概落后十年左右。要在近期内赶上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技术应用型人才缺乏,经济发展质量偏低。尽管近年来湖南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在人力资源和技术上还存在较大差距,5特别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突出。据2002年底湖南省统计资料显示全省各类人才总量为267.5万人,每10万人中拥有量为4010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奇缺,每10万人中只有456人。这种人力资源结构不利于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的利用和推广,直接影响我省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2人才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矛盾。2002年湖南人才分布情况为第一产业人才35万人,第二产业人才160万人,第三产业47.1万人。三类产业中人才比例大约为1∶4.5∶1.3,由此导致其产业结构总体失调,比例失衡。一方面,湖南作为农业大省,第一产业作为基础产业,技术开发和应用人才过少,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削弱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作为优质产业,因缺少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开发型人才,导致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发展速度迟缓。○3工业基础薄弱、装备水平低、企业竞争力不强。我省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装备中,属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18.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6个百分点,我省规模稍大一点的行业如食品、服装、原材料制造等,几乎都是资源密集型的,涉及高技术和知识型的行业很少,工业整体缺乏竞争力。○4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有关资料显示,我省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不足30%,科技对经济贡献率低于45%,前者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8%-43%,后者只有发达国家的56%-75%。(二)湖南工业化发展现状1、湖南工业化发展任重道远湖南的工业化的演变轨迹和全国的变化基本一致,但工业化的进程有所滞后。分析湖南工业化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湖南工业化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湖南经济发展总体上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1998年湖南国内生产总值2647.2亿,仅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从总量上看,经济实力明显偏弱。1999年全省GDP达3326.75亿元,人均为615.1美元,若按照国际惯用的H.钱纳里标准来衡量,湖南经济还处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用购买力平均汇率法来折算,湖南人均GDP大约相当于2500美元,湖南工业化进程处在中期的初始阶段,落后全国平均水平3~5年,落后沿海发达省市10年以上。另一方面,居民的收入增长放慢,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贫富悬殊突出。由于财富的过度集中,导致社会消费严重不足,影响经济增长;而部分人的消6费趋向强烈,消费水平高,太高的消费水平导致资本积累不足,影响投资的增长。湖南的工业化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0年为例,湖南工业占整个GDP的比重比全国低11百分点。2001年湖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5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2.9%,比全国水平低11.5个百分点;而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57.6%。由于工业化水平偏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普遍不高;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社会化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就业压力增大,低收入者的生活比较困难,财政收支矛盾大。因此,工业化水平偏低已成为制约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2、湖南产业结构层次仍待优化和提高湖南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并且调整缓慢,主要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