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提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湖南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提要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分封制(理解):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宗法制。⑵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⑶诸侯义务与权利:诸侯必须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实行再分封。层层分封后,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⑷影响:①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使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②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1.2宗法制(理解):⑴目的: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宗法制。⑵概念: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它规定:周王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⑷作用: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运用):(1)主要内容:①首创皇帝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②建立中央官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③建立地方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3.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理解):⑴原因:西汉初期,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后来王国实力逐渐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⑵内容: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⑶作用: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3.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⑴措施: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上:由中央派文臣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⑵作用: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3.3元朝的行省制度(理解):⑴内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受中央节制。⑵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4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运用):(1)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随着世家大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至明清时期,选官主要采用科举制:①过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②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3.5三省六部制(理解):(1)过程与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唐朝中央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独尊。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2)影响: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1宰相制度的废除(理解):(1)背景:明初,朱元璋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高度集中。(2)措施:以谋反罪诛胡惟庸后,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下令,以后再不许设立丞相。(3)影响: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4.2内阁的出现(理解):(1)过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为处理繁多的政务,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物的决策,“内阁”形成。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而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2)职责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4.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理解):(1)目的: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2)特点:军机处结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3)职能: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交皇帝审批后传达中央各部和地方执行。(4)影响: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5.1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影响(理解):(1)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克利斯提尼改革扩大了公民大会的权力,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3)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26.1《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的地位(理解):(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该法律内容广泛,条文比较清晰,使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但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2)《民法大全》(6世纪)是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而成,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6.2罗马法的影响(理解):⑴对罗马:①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②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稳固了帝国的统治。⑵对后世:③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④近代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和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7.1《权利法案》(1689年)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运用):(1)内容:《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2)影响:①它否定了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以法律形式制约了君主权力。②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7.2责任制内阁(理解):⑴形成:18世纪前期形成。⑵内容:①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对议会负责。②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8.1.美国1787年宪法(运用):⑴背景:独立战争胜利后,松散的邦联体制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为此,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⑵内容:宪法规定:①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国家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⑶评价:①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②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维护奴隶制度,种族歧视,男女不平等。9.1法国共和政体在法律上正式确立的标志(识记):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9.2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识记):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0.1《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识记):(1)《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2)《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増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3)《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増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増至800万两白银。10.2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1)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11.1太平天国定都地点和影响(理解):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11.2《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运用):(1)内容:①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2)评价:①《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但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11.3《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和评价(运用):(1)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2)评价:这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的形势,未能实行。12.1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识记):丰岛海战(爆发)、平壤之战、黄海大战(邓世昌殉国)、辽东之战、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覆灭)等。12.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理解):(1)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2)影响: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3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12.3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识记):1900年6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12.4《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理解):(1)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