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企业标准化工作与管理第一节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机构一、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任务细化: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2、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3、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4、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5、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7、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二、企业标准化机构的组织形式企业的标准化机构应具有以下职责:1、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法章以及强制性标准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2、组织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编制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3、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4、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认真做好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5、组织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6、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7、对本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企业标准复审;8、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9、组织标准化培训;10、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标准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并及时提供给使用部门;11、承认或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审定工作,参加国内、国际各类标准化活动。企业的专职标准化人员素质要求:1、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的上岗资格;2、熟悉并能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3、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及管理现状,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4、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及文字表达能力。第二节制定企业标准的程序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是:编制计划调查研究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对标准的草案进行必要验证审查、批准、编号、发布归档和备案第三节标准的实施一、标准实施的重要性1、标准中有在实践中实施之后,它的作用和效果才能产生和体现出来。2、标准的质量和水平只有经过实施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二、标准的实施要求1、关于强制性标准的实施要求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2、关于推荐性标准的实施要求必须指出的是,企业在产品的明示担保中承诺采用某项推荐性标准,就必须严格执行,此外,一项推荐性标准一旦纳入国家指令性文件,在一定范围内该项标准便具有强制推行的性质。3、关于企业标准的实施要求经备案后的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生产的依据,也是质监部门对企业产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的依据。三、实施标准的一般程序标准实施工作大致可分为:计划准备实施检查总结第四节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一、我国标准实施监督的主要形式1、实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并对企业实行“管、帮、促”相结合的政策2、推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3、实行质量认证制度二、企业内部的标准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1、已实施标准的执行情况;2、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贯彻执行情况;3、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活动,就必须执行标准,缺少了监督检查,缺乏约束,就会造成一些部门、岗位不去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同时,不能只对技术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而对管理标准和动作标准放任自流。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为技术标准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技术标准需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操作来执行,因此相互间不能偏废。企业的产品标准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外构件、外协件、半成品等。第五节企业标准体系一、概论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内在联系包括以下三种联系:1、系统联系2、结构联系3、功能联系二、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系列标准由四项标准构成: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系列标准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四项标准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三、企业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标准体系是企业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撑,并与其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为促进。1、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管理体系的基础2、企业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的融合a)企业标准体系充分考虑了其他管理体系有关要求b)标准体系要求与管理体系协调一致c)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都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d)文件与标准的融合四、企业标准体系表1、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要求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应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明确,找出空缺。2、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一般分为“层次结构”和“序列结构”。五、企业三大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中的三个子体系。(一)企业技术标准体系1、技术标准分类2、技术基础标准3、产品标准产品出厂标准、产品内控标准4、其他设计、采购、工艺、半成品、设备、基础设施、工艺装备、测量、测验、试验方法、包装储运、标志、安装、交付、服务、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二)企业管理标准体系1、管理标准的编写2、管理标准体系的构成经营综合、设计、开发与创新、采购、生产、质量、设备与基础设施、测量、检验和试验、包装、搬运、贮存、安装、交付、服务、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体系评价、标准化管理(三)工作标准体系1、工作标准的分类2、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六、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与改进1、基本分达到280分以上,可评为A级;2、基本分达到320分以上,总分达到350分以上,可评为AA级;3、基本分达到370分以上,总分达到420分,可评为AAA级;4、基本分达到390分,总分达到45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到380分以上,总分达到460分以上,可评为AAAA级。第六节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一、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标准化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标准化信息能够加快企业新产品开发速度3、加快企业对新标准的采用和企业标准的制定4、有助于调整产品结构,快速占领市场二、标准化信息管理的特性1、广泛性2、法规性3、系统性4、时效性5、服务性三企业标准化信息的范围1、企业生产、经营、科技、贸易等方面有效的各种标准文本。2、国内外有关标准化期刊、出版物、专著等。3、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4、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国内外技术性法规的中、外文本。5、其他与本企业有关的标准化信息。四、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1、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收集渠道2、及时了解并收集有关的标准发布、修订、更改和废止的信息3、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登记、编目和借阅,及时传递到使用部门a、标准信息资料的登记。b、加工整理,对登记后的标准资料进行编目、分类。c、标准信息资料的保管和传递。d、对收集到的标准化信息进行深加工。4、利用计算机对标准信息进行管理如企业已有内部计算机网,则可建标准题录库、标准摘要数据库、标准信息库等,在内网中供各有关部门查询使用。第六章标准与国际贸易第一节WTO与WTO/TBT一、世界贸易组织(WTO)简介1、WTO的宗旨和目标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2)扩大货物及服务的生产和贸易;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4)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利益。2、WTO的管辖范围1)有关货物贸易的多边协定;2)《服务贸易总协定》及附件;3)《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4)《贸易争端程序与规则的谅解》;5)贸易政策审议机制。3、WTO的职能4、WTO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主要包括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2)市场准入、自由贸易原则;3)可预见性原则;4)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原则;5)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原则。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TBT)的主要内容1.“前言”部分2.“总则”部分技术法规——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的文件。技术法规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我国的技术法规有多种表现形式,有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部门规章、地方规章、行政性文件等。目前,我国还没有法律上的统一规定,但在入世谈判中,各方都承认我国的强制性标准时技术法规的主要表现形式。合格评定程序——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达到技术法规或标准的相应要求的任何程序。合格评定程序包括取样、测试和检查程序;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程序;注册、认可批准以及它们的综合的程序。技术法规和标准相同的部分:它们规定的内容都有产品特性、相应的加工或生产方法、相应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技术法规和标准不同的部分:1)技术法规是强制执行的,标准时自愿性、非强制性的;2)技术法规中包含有行政管理型规定,标准中没有;3)技术法规由具有立法权的机关批准发布,标准由公认机构批准,包括民间机构批准公布;4)技术法规可以只作出原则规定,具体技术内容可采取引用相关标准的方式,标准往往是规定具体技术内容。3、其他部分规定的主要内容4、TBT的主要规则1)国际标准原则2)非歧视原则3)透明度原则4)良好行为规定原则5)统一原则第二节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述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表现形式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1)严格规定对人体有害物质的限量。例如:农产品、食品、纺织品。2)严格规定对产品的安全要求。例如:玩具、家用电器。3)对某行业和某类产品强制推行认证和标签制度。4)运用严格的更精确地检测方法。例如:对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对木质包装的处理要求。5)推行绿色制度。6)逐步推进“绿色环境标志”。第三节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产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原因主要有:1、关税保护大大减弱了,已很难再成为壁垒。2、用户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3、先进精确的、高灵敏度的、快速的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还不能适应。4、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材料,新原料,新技术,新能源的广泛使用,给产品的安全和对环境的影响带来了一系列变革性的变化。5、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第三方认证发展很快,有时也就成为新的壁垒。作为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统一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技术法规体系。2、建立健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标准体系。3、做好通报和咨询服务工作。4、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要采取的措施1、首先要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加快技术进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这是根本之策。2、积极采用国际标准。3、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根据出口国的要求,通过产品认证或体系认证,超越在合格评定程序方面的技术壁垒。4、要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注意收集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信息。5、只要我国政府及企业共同努力,就能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将技术性贸易壁垒带给我国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第四节积极采取国际标准一、基本概念1、国际标准2、国外先进标准3、采用等同采用、修改采用、非等效采用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意义和原则1、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目的和意义2、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本原则《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中“采标”的原则:1)采用国际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2)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国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