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实习课题——校园交通车运行的优化小组成员:袁文都学号:20125463何文浩学号:ZS20120208罗礼成学号:20125466班级:物流1201指导老师:闫英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1-1.引言(1)实验背景西南科技大学占地4088亩,校园主要包括: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公共活动区、科技园区等五个分区(如图1所示)。图1西科大校园功能分区图校园面积大,自然造成了学生、教工日常出行的不便。“从校门口到最里面的一个宿舍,最少要走上半小时。”这是在校园最长听到的声音。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大学内任教的老师们的经济条件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许多老师也购买了小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另一方面,大学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2-生为节省时间,纷纷购买自行车充当代步工具。这种情况下,进入大学校园内的车辆数量日益增加,加重了校园内部的交通压力。特别是在上下课的校园交通高峰期,学生人流、自行车、汽车等都集中在校园内并不宽敞的道路上,极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或者交通堵塞。由于自行车数量和汽车数量都大幅增加,车辆的停放以及保管问题也成了非常麻烦和棘手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校园交通问题,提高校内居民的出行方便性,在西科大设置校内公交车是有一定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2)实验内容概述本文结合西科大的校内出行情况、道路网现状,为西科大校园设计了一套校园公交方案,其包括校园公交线路规划、站点布设、车辆配置和方案评价等四个方面。方案设计中,考虑了校内所有居民的出行特点,包括学生、教工职员等居住在校园内的人员,并统称为校内居民。由于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75%左右,所以,学生是本方案设计中考虑的主体。方案设计基于西科大校园建筑的目前现状,分析校内居民出行特点。若将来,学校体育中心、新宿舍楼和校园西北角建成后,则需重新进行校园出行情况调查,从而对本设计方案进行调整。2.校园出行调查与数据分析(1)西南科技大学交通区划分本实验以整个西南科技大学为公交线网规划的范围。校园交通小区划分如下图2所示。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3-图2西南科技大学交通区划分(2)校内居民出行OD调查调查时间:2015年5月29日(周五)上午9:40-11:40调查地点:西科大东大门、新区一号侧门、新区二号侧门、老区一号侧门、二号侧门、南门、东一教学楼交通车候车点、第七食堂、第五食堂、柳池。调查对象:西科大校内居民,包括学生、教师职工等调查内容:调查出行的居民人数。抽样:对出入各处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其该次出行的出发地、目的地,平时常用出行方式和校内目的地,抽样率5%。(3)出行调查数据分析扩样将抽样调查结果转换成抽样出行OD表,由于只调查了各处出行的居民流量,所以假设处进入的居民流量等于流出的居民流量,即OD表中出行吸引量等于出行发生量。根据抽样率,将抽样出行OD表扩样成调查当日上午9:40-11:40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4-的出行OD表,如下表1所示。OD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三小区第四小区第五小区第六小区第七小区合计第一小区02826030470第二小区2402022838第三小区420202818第四小区6100123040第五小区0003065059第六小区12202407090第七小区22416248082合计6825519990170397表1调查2小时居民出行OD表根据上表1中的OD交通量,得出如下图3所示的小时校园出行情况。直线表示各交通小区的区间出行,线条的粗细表示交通量的大小。圆点表示该小区内的最主要出行点,圆点的大小表示各交通小区区内出行量的大小。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5-图3出行高峰小时校园出行期望线由图3可知,第六小区-第七小区的区间出行量最大,是校园出行中的主要客流方向。其次分别是:第五小区-第七小区、第一小区-第六小区、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四小区-第七小区、第二小区-第七小区和第一小区-第四小区。交通小区区内出行中,第一小区的区内出行量最大,其次分别是第七小区和第六小区。(4)校内主要出行目的地本次调查共抽样397人,其校内常去目的地统计结果如下图4和图5所示。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6-图4居民出行目的地统计1图5居民出行人次统计2由图4图5可知,食堂、宿舍、教学楼、学习活动场所、办公楼、校门等地方都是学生和教师职工经常去的目的地。其中,东一至东四教学楼、五食堂、107教学楼、新区运动场、一食堂、老区侧门、新区侧门和学生宿舍区出入最频繁的地方,也是校内主要的人流集散点。(5)常用出行方式本次调查共抽样94人,其校内常用交通方式的统计结果如图6所示。8839566363011925151920010203040506070居民出行目的地统计出行人次1281124354972115418723281762020406080100120140居民出行目的地统计出行人次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7-图6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在调查中,选择步行的人次最多,其次是校园公交。由于抽样调查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学生,因此,选择摩托车和私家车的人次很少。3.学校交通现状学校交通工具主要由学校交通车、老师私家车、校车、学生摩托车、自行车组成,下面主要分析的是为学校师生提高交通服务的,联通东西两区的校园交通车的现在。学校交通车以7座小面包车形式运行,个人独立经营,统一接受学校后勤集团管理。线路从2012年我们进校园时的西区北门--龙山体育场--中区--东区五食堂--中区--龙山体育场--西区北门(1)转变为西七教学楼--龙山--中区--东二教学楼--科大花园路--龙山--西七教学楼(2)。速度也降低了不少,由以前同学们戏称的小飞机变成了小乌龟。我们知道,存在的事物总是有他的合理性,下面就学校交通状况进行一定的合理性分析以及指出个人认为一些不足的地方。线路合理性:(1)鉴于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分为东西两区,同时又有龙山相隔,进一步增加了同学们的出行难度,尤其是要在东西两区之间上课的同学很难赶上时间,因此把学校西区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北门门口作为起点是比较明智的决定。(2)平时同学们在学校主要是涉及上课才会在东西两区之间转换,所以,4522510116出行方式步行校园公交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自行车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8-在西区最大的最集中的西区教学楼外设立起使点,东区东二教学楼最为终点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上课的要求,而且外面空间相对较大,更加适合排队等车;另外此线路改掉了以前线路的重复线路问题,能更好的保持学校通畅,速度降下来有利于学校交通安全。线路不足: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两面的,线路一的不足之处表现为北山的同学坐车要到北门,距离相对较远;北门外面人流量大,排队空间不足;线路相对重复,可能造成校园交通拥堵。线路二能较好的解决线路一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过更改后的线路停靠点变少,位于中区的同学不搭车难度变大,速度降低,效率降低。运营模式合理性:学校交通车采用的是类似于个人承包的模式,自负盈亏,接受学校统一管理,时间也是很宽松,早上6点多久开始上班,晚上有的师傅11点才下班,而且没有排班管理,想来就来,所以随意性大,服务时间较长,上班车辆数在所拥有车辆中所占比例较大。运营模式不足:正如上文所提到,因为是个人独立经营,而且在学校几乎是垄断经营,鉴于学校需求大,因此往往不愁客源,也因此造成交通车每次都是一车人上满后才发车,效率低下,运输需求又不能及时得到满足。西科大的校园公交具有一下特点:线路重复、需求量大、单批次运输量波动大、单次载荷小、空载情况严重等。4.优化方案运输合理化的目标有:物流运输合理化:就是在保证物资流向合理的前提下,在货物的运量、运距、流向和中间环节等整个运输过程中,确保运输质量,以适宜的运输工具、最少的运输环节、最佳的运输线路、最低的运输费用使物资运至目的地。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分工、提高效率。运输合理化能充分地利用现有运输能力、财务和环境资源促进各种运输方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9-式的合理分工,并以最小的社会运输劳动消耗,提高运输效率,及时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供求平衡的运输需求,加速社会再生产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第二,降低成本、增长效益。运输合理化,能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效能,节约运力和劳力,能减少运输环节、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降低库存物品的数量,降低运输总成本,在确保运输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运输的目的,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校园公交线网规划原则本校园公交规划方案依据以下原则设计:(1)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校园公交的运行需考虑校园道路环境和人文环境,以保证校园公交的可行性。(2)整体协调性原则校园公交线网必须综合规划,组成一个整体。(3)以人为本公交线路设计要满足人性化需求,体现和贯彻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的思想。无论是线路的走向还是站点的布置都应提高出行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为前提。(4)优先大流量的直达客流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之间应有公共交通线路直接相连,以尽量避免乘客换乘,缩短乘客出行时间,扩大乘客活动可大范围。线路规划设计:1.由于线路呈现S形,因此对于整条线路选取最优点进行线路重新规划,避免重复线路出现。2.尽可能的将线路上的学生宿舍包括,满足更多学生的出行方便。3.设置公交线路站点,选择两点之间最短线路校园公交中途停靠站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中途站点应设置在公交线路沿途所经过的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上。(2)中途站站址宜选择在能按要求完成车辆的“停”和“行”两项任务的地方。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10-(3)根据需求合理设置站点。(4)选用更为合理的车型,例如12人座电动观光车,不仅能够提升单次运载量,减少重复运载次数,还能够节省运输工具资源,同时可以符合学校自身特色吸引广告招商,开展增值服务。5.总结本篇论文从西南科技大学具体的环境和现有的交通条件入手,通过实际调研,结合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从合理性和不足两方面深入分析了西南科技大学的交通运输现状,并针对不足提成了一些可行性方案。本小组认为达到了本次论文的阐述目的。同时,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也启发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使用一些新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小组分工:袁文都前言与校园出行调查与数据分析罗礼成现状分析和整理总结何文浩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