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2.揣摩文中借助白描手法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叙事、写景、抒情交融的写作特色。3.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运用白描来写景的手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请学生先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雪景的诗词)前几天,我们随郦道元游了“三峡”;跟苏轼“夜游承天寺”;同周密一起“观钱塘潮”,今天就让我们和张岱到“人间天堂——西湖,去《湖心亭看雪》”。(多媒体显示:背景西湖雪景。教师提示:现在让我们走进张岱的世界。)多媒体显示张岱相关资料: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明白: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二、朗读感知1.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提示:更(gēng)定毳(cuì)衣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一芥(jiè)喃(nán)喃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领会朗读技巧。3.学生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畅,师生点评。4.学生分组读,相互点评。5.学生分组展示,要求读得抑扬舒缓,并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大意。(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关键词如:俱绝、更定、独往、强饮、痴……(2)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解难。(3)全班集中质疑、答难。6.整体把握文章内容(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心内容。讨论明确: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合作交流明确(多媒体显示):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地点:西湖的湖心亭。人物:作者张岱,两“客此”的金陵人(舟子、小童)。事件:看雪;奇遇。三、品读赏析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最感兴趣的描写雪景的文字:讨论,交流,多媒体显示。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合作交流,意译文句。此句用白描手法,以生动传神的15个字,描绘出了大雪三日后奇特的夜间雪景。这也是作者在湖中划船时看到的总体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十分阔大而又混沌难辨的白色世界。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成一片雄浑苍茫的雪白世界。作者的视点由上而下,四种景物浑然一体的特点,仅用“一白”轻轻一点,便境界全出矣!“一”在此应理解为“全”。学生齐读该段文字,闭目、想象画面。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天地“一白”雄浑阔大的背景之下,作者将视线收近,从天、云、山、水,到长堤,到湖心亭,到舟,到人,在天地混沌的雪白世界中关注到几个有活力的“湖上影子”。此为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由大到小,以小衬大,也是用白描手法。这一句仅用了四组数量词,就将湖上景物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来。视点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一痕”到“一点”到“一芥”再到“两三粒”,笔墨精到,情致毕现。在苍茫天地之间,那长长的横跨西湖中间的苏堤,也只是一道淡淡的凸痕罢了。那湖心亭在作者眼里仅成了一个点。而比起湖心亭来,作者的小船更小了,不能称“一叶”了,只能称“一芥”。看来“一芥”比“一点”更小了。而小船中的人当然比小船更小,又拿什么来比呢?唯有用“粒”来形容其小了。读到此处,我们自然不难想见作者独行于茫茫雪夜中所感到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人生彻悟。教师提示:这段文字写景运用了白描手法,那么,何谓“白描”?明确: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教师讲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3.师生共同回顾本单元的写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明确:《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出大水猛涨,江水汪洋。而其他部分的文字,如《三峡》中三峡春冬秋景的描绘、《答谢中书书》对四季常景和一日变景的描绘、《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写、《观潮》中四幅画面的描写等都用的渲染烘托的手法。教师提示:白描这种描写方法不仅局限于写景,也常用来写人。教师可提示:你们可曾听过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中的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汝”就是白描;“浓抹”就是渲染烘托,二者是两种相对的描写技法。4.多媒体显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画面。明确:浓抹(渲染烘托)。快速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哪些是“浓抹”。(1)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2)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6)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7)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8)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5.学生背诵西湖雪景的句子,总结作品的语言特色: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四、悟读体味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1.学生齐背课文。2.独立思考,合作讨论,问题探究。(1)作者在写景时用白描手法,文字极其简练,为何开头交待时间及看雪背景却极费笔墨?明确:开头作者用明代年号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他以明代遗民的视角来看世界,自然会有一种孤标傲世,遗世独立的情怀和风致。“大雪三日”一句,以听觉表现出西湖在大雪后一片静寂的情景,而作者偏要选这最静寂的凌晨时分去看雪景,以示自己的孤怀雅兴。(2)从“独往湖心亭”中的“独”字可见是一人前往,为何又写“舟中人两三粒”,结尾又写舟子?是否矛盾?明确: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茫茫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反映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也是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情怀的一种写照。(3)本文题为《湖心亭看雪》,为何第二段却详写湖心亭奇遇?明确:本文的主体内容是看雪,这是作者计划之中的乐事。可是未曾料到在湖心这还能有此奇遇,三人情怀契合,相逢何必曾相识,自然令作者喜不自禁。这是看雪事件的延续,又是令作者大喜的事,当然要写。(4)“问其姓氏”,“客”却未答姓氏,仅写其籍贯及来由,何故?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明确:客人未答姓氏,可能有难言之隐。可能如作者一样孤高傲世,不屑与他人相识,因此回答时故意语焉不详,只答“是金陵人氏,客此”。他可能也是明代遗民,客居在这里,不便明言。(5)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子湖心亭巧遇一事。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五、拓展升华教师小结: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邦犹是,人民复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的“痴”了吧!他痴迷于雪中的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更痴于雪中的情及俗之外的雅情雅趣。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那种消极避世的情绪,我们应该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辩证地借鉴。让我们一起背读课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情雅趣,感悟作者的故国之思。六、课堂练习提问: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学生共同回忆《江雪》,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生思考、交流。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七、布置作业新课标第一网()--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1.背诵并默写课文。2.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资料宝藏】1.张岱晚明散文家。字宗子,改字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张岱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他在文学上沿袭公安派、竟陵派的主张,反对桎梏性灵的复古主义,提倡任情适性的文风。但又不为公安、竟陵所囿,能吸取两家之长,弃两家之短。其作品题材范围广阔,于描写山水景物之外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亡后,他隐迹山居,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20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两书,以抒发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张岱文笔活泼清新,中杂诙谐,不论写景抒情,叙事论理,俱趣味盎然。如《陶庵梦忆》中《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均写得意境极佳。其他如金山夜戏、柳敬亭说书、虎丘的月夜、西湖的莲灯,无不写得逼真如画。张岱以散文的成就,被认为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张岱又是明末爱国史学家。他家经三代积累,聚集了大量明朝史料。他从32岁开始就利用家藏资料编写纪传体的明史。明亡后,他在“布衣蔬食常至断炊”的困苦生活中坚持写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史书,题名为《石匮藏书》。当时由于崇祯一代史料不足,《石匮藏书》只记到天启朝。直到康熙初,他应征参加编修《明史纪事本末》,才补写了崇祯一朝的纪传,题为《石匮后集》。他借辑明代遗事表达了对故国的沉痛怀念和坚贞的民族气节。有《琅环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2.浙江杭州湖心亭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