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抗战精神,回归教育本真,打造自强品牌三年磨砺铸双刃,今朝出鞘斩佳绩(今朝捷报定乾坤)。伴着舒爽的秋风,自强中学迎来了2015年中高考大丰收,不仅圆满完成升学任务,更是实现了“连冠”目标,赢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赞誉。情系教育,回归本真,崇尚奉献,服务学生。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正的教育是充分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智慧和潜能。而不是办学条件的华丽外表的改变,也不是师生和家长一味追求书面成绩的高低,更不是所谓的万里挑一、独秀一枝的精英教育。教育的本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自强中学,一面引领民办教育的先锋旗帜,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教育事业的蓝天下英姿飒爽地飞舞了二十七载春秋,为国家政府节约了上亿元的教育办学资金,为上成千上万名学子圆了求学梦,为社会培养出了无数优秀毕业生,更是铸就了一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自强人。他们辛勤耕耘在这片朴实无华的土地上,用青春、热血、汗水在民办教育事业的征途上,努力追求教育本真的回归。学校是育人的阵地,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操。学校的文化氛围,必须立足于自己的生存环境,继承学校办学的优良传统。自强中学校园内充斥着自强精神的内涵实质,古老的教学楼是自强中学朴素的外衣,丰富的教室文化是自强精神朴实的内涵,满载辉煌的荣誉墙是自强人无私奉献、硕果累累的华丽篇章。学校如果不加以自己的元素内容来诠释精神内涵,即使披着一身漂亮外衣,那也只是一副没有灵魂的驱壳。教育内在的东西价值太低,这不是教育本真,教育的内涵实质富有价值才是回归本真。为此,自强中学不仅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自强精神内涵诠释教育的本真,更是以实际行动、以多年来的辉煌成绩抒写教育本真的壮丽诗篇。陶行知先生还说过:“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因此,学校管理者还要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教师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学生学习愉悦,使老师工作快乐。自强中学工作制度的公平、公正、透明,富有人性化,富有竞争性。要求每一位自强老师真诚待人,与人为善,善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这样,学校就是一个家庭,自强中学就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育人的环境氛围浓厚了,育人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课堂是孩子们求知的场所,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倾向:教师教得如何好,讲的如何精彩。这确实需要,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学得轻松有效,学得如何精彩。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关注个别能力差的孩子,拨动他们思想上的琴弦,让大家共鸣。教师的教学要立足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机智,而不是生搬硬套地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自强中学的生源历来质量都不太高,却能实现“普高生源,重高质量”的目标。一来,自强中学是平民学校,是老百姓的学校,面向的是社会大众,无数的中差生汇聚在这个大家庭里,通过几年的努力奋斗,结出的是优等生的硕果。这就是自强中学的办学特色之一:把差生转变成中等生,把中等生转变成优生,把优生转变成尖子生,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另外,过分追求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学生的情感变化,也是一个误区。我们向课堂要质量的同时,也要向课余要能力培养。自强中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级文体活动(如演讲比赛、篮球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书画展览、文艺会演、歌咏比赛、队列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顽强毅力,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三是每学期各班举行以学生为主体、富有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的主题班会,寓教于乐。四是每月进行一次仪表仪容大检查,以规范学生的形象,达到“文明用语,坐有样,立有相,行有规,言有信”的目标。五是强化出勤,培养学生惜时守时观念,每天从早自习到晚自习每个时段、每节课均由相关负责人按照“清准人数,查明缺因,亲自过问,及时通报”的要求进行考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六是加强共青团、学生会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和自治、自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七是开展“四双”创建活动,“双无”:早自习无迟到无缺席;“双创”:创建文明班、创建文明寝室;“双入”:各自学时间做到“入门即静,入座即学”;“双上”:卫生打扫上等,卫生保洁上等。直面现实,攻坚克难,穿云破雾,又迎曙光。纵观自强中学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成绩显著的光辉史,更是一部困难重重、排艰历险的血泪创业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缺设施、缺师资、缺生源的教育现实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浸润下,开始焕发新生。年逾花甲的毕盛麟同志放弃天伦之乐,毅然投身于民办教育事业中。不久,一所名为“自强”的民办中学在巍巍白塔山下、静静清溪河畔拔地而起无校舍,。办学初,学校一度是社会公认的“三无”学校,如何发展呢?无资金,毕盛麟同志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买桌凳、租民房办学;无固定师资,毕盛麟同志感召十几位退休老教师再登讲台,重拾书笔。几年后,教学成绩显著、初具规模的自强中学虽然倍受社会亲睐,但在“左倾”错误思想的禁锢下,学校又面临新的困难:上级教委不给学校划分招生片区,挤压招生,同时又籍口匆匆召回借调教师,甚至还勒令自强中学停办。然而,重重艰难并未击倒毕盛麟同志坚持办学的决心,他坚信党,坚信真理,为办学呕心沥血,据理力争,最终赢得了自强中学的新生。十年校庆,毕盛麟同志回收过往,情满抒怀,作词《十年校庆有感调寄满庭芳》:十载征程,风霜雪雨,历尽艰辛。寄人篱下,忍气又吞声。四处围追堵截,尘漫漫,良莠不分。情激荡,穿云破雾,何惜损残生。崔征,战鼓擂,险峰绝顶,奋力攀登。四连冠,感天地,东鬼神。高楼拔地而起,全凭那自力更生。思来日,千帆竞发,胸浪久未平。二十七年的风雨兼程,二十七年的排艰历险,二十七年的辉煌佳绩,让自强中学从无处安身到今天占地60余亩,从身无分文到今天资产过亿,从“三无”学校到今天的巴蜀名校。然,一波平静,载誉十余载;而一波又起,再阻新征途。今年初,学校又面临结核病疫情威胁,防控工作艰难展开,这是在办学历程中史无前例的。对此,全校师生在上级领导和防疫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团结一心,整装齐发,沉着应对。学校加大防控资金投入,建立疫情防控小组,健全疫情防控体制,组织全体师生体检,添置卫生防疫设施,改善校舍环境卫生,同时还加强对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晨、午、晚检,对生病同学跟踪细查,并详细备案。最终有效控制了疫情,阻止了疫情的扩展,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2015年中高考捷报传:今年我校642人参加高考,上重本线42人,上线率6.54%(较去年提的高2.11个百分点),全市第8名;本科硬上线267人,上线率41.59%(较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市第8名。上期末,我校889人参加“一模”考试,按市二级目标划线,重本40人,上线率4.50%,全市第8名;本科268人,上线率30.15%,全市第8名。“二模”考试我校754人参考,按全市二级目标划线,重本21人,上线率2.79%,全市第10名;本科231人,上线率30.64%,全市第8名。诸多因素影响,今年秋季招生虽未完全达到招生计划目标,但有了新的提高。一是A+等尖子生超出计划人数,分成两个尖子班;二是学生上线分数较往年有明显提高,生源质量总体较高;三是人数少、班级少、班额小,尖子班2个,重点班2个,普通班4个,优生占半数;四是教师配备精良,绝大部分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高三教师。种种优势为2018年的高考奠定了基石。秉承抗战精神,融汇自强情怀,打造民办品牌。适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追溯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抗战精神可以概括为“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八字精神。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面对日军的法西斯暴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始终进行着英勇的抗争和殊死的拼搏;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抗战中,无数的中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无私奉献、以身殉国的英雄赞歌;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屠杀,全国上下四万万同胞不论阶级,不论阶层,不论身份,不论党派,团结一心,共筑新的长城,形成坚如磐石的抗日统一战线;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此激荡情怀、振奋人心的抗战精神也正是自强中学二十七年来艰辛办学历程中秉承的自强精神。拼搏奋斗是自强人的内在动力,无私奉献是自强人的崇高品质,团结一心是自强人的博大胸怀,自立自强是自强人的精神本质。雄关漫道铮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部壮怀激烈、可歌可泣的抗战史亦是一部排艰历险、勇创佳绩的办学史,自强人秉承着老一辈爱国志士宝贵的优良传统,高举民办教育的战旗,勇当民办教育事业的开路先锋,坚持不懈地追求教育本真的回归,尽心竭力地打造富有自强精神特色的办学品牌,抒写新的辉煌篇章。综上所述,“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八字精神,无疑是抗战精神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积累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是抗战历史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力戒浮躁,务实作风潜心办学,精心教书,耐心育人,专心学习秉承抗战精神,提高自强人思想修养,丰富自强精神内涵最后展望:以开放的姿态,与时俱进的思维,承传传统精神,推陈出新,促发展。喜忧参半,更要迎难而上。胜不骄,败不馁,分析形势,查漏补缺,更上一层楼。让教育回归本真1、发展态势良好,办学规模日趋壮大我校创办于1988年秋,经过27年的滚动发展,学校从“无校舍、无教师、无资金”的“三无”学校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完中学校。目前自有校园60亩,自建校舍3万多平方米。上期末,有教职员工132人,其中教师92人,教学班级40个(高中31个班);在校学生3164人,其中初中生718人,高中生2446人。硬件设施完全能满足现阶段教育教学所需。2011年学校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一栋能住宿近千名学生的宿舍,今年学校又投资10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厕所和完成高中部教室电子白板的安装。同时,高、初中部其余各种设施还在逐步改善和美化中。至此,学校资金运转正常,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为学校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2、重视学校发展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制度建设:“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我校历来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实用性,“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是我校办学原则,也是民办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基本制度。譬如: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工资制度、财经制度等,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法可循,有制度可依。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是民办学校的根本大计。我校的管理人员主要是公办学校退休或离岗待退的校长、主任,他们不仅熟悉学校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对教育教学规律认识深刻、把握准确。他们“离岗不离职,退休不退热”,为我校发展继续贡献余热,为年轻一代接班人树立了榜样。我校培养教师的办法是:按照“任人唯贤,双向选择,来去自由,优化组合”的人事制度来进行;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来开展;本着“实战练兵,逼上梁山”的策略来培养;朝着高素质、高水平的目标来加强。上期末,我校教师92人,主要是从师范院校招聘的本、专科优秀毕业生。招聘的条件之一是高中教师要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要具有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其次是向公办学校借用专职教师和少量兼课教师。经过多年的组建、培养,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和牵头人为骨干、中青年教师为主力的教师队伍。各年级基本形成了高考教师主力队伍,为最终的高考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也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储备了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