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去社会化现象宁波市鄞州区四明职业高级中学方如意摘要:关于人的社会化问题,历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其实就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过程。然而近期网络上出现了多个学生打架事件的视频,如《清远4女生掌掴1女生》、《校园打架砍人视频》、《校园斗殴学生一死七伤》等又以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校园中还有另一种与社会化截然相反的现象即去社会化的现象在不时的困扰着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本文将从校园实际事件出发,剖析暴力事件中学生的去社会化现象,寻求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关键词:暴力事件、去社会化一、校园暴力事件无论是在哪个时期、哪个国家,在校园中都多多少少存在着学生打架事件。虽然人们一致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不被允许的需要及时改正的行为,但鉴于青少年处于情绪容易波动、逆反心强、容易冲动等心身发展的特殊时期,大多在小惩大诫之后就会被学校、家长和社会所接纳。本文对于这种学生间小打小闹的现象也不加复述,而将主要观点放在了以多欺少、以多对多、以强压弱、以强抗强的校园攻击事件上,或者说是暴力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往往都会出现一群暴力成员对一个弱小的个体施加常人难以想象的攻击行为,如清远4女生掌掴1女生事件。又或者出现一群暴力成员对抗另一群暴力成员的情况,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如校园斗殴导致学生一死七伤的事件。对于弱者我们深表同情,对于伤者我们充满失望。一个个受伤者,一幅幅血腥的场景无不在警醒着我们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二、社会化与暴力事件中的去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是早期社会化,更需要得到重视。如果个体社会化不成功,就需要被再社会化,如劳动教养制度。而去社会化指的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社会化的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会作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事情,比如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目标,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因为当时的他已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再次情境中,人民往往表现得精力充沛,不断的重复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而不能停止。同时,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在正常情况下坏引发自我控制机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心理学家认为,去社会化的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被削弱,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人的暴力行为增加。以清远事件为例,原本应该拥有温柔可爱的形象的女生在该事件中却一个个变成了凶神恶煞的暴力者。四个女生可以对一个同龄的女生施加如此令人难以接受的恶行而不觉羞耻,在没有丝毫同情心的同时还以此为乐,在周围人的挑唆下变本加厉,甚至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现象。施暴者在这起事件中完全产生了去社会化现象,除了没有原本应有的形象外还难以自控自己的行为,并丝毫没有同情心和罪恶感,从天使变成了恶魔,令人难以接受,由此可见个体出现去社会化的危害。三、校园暴力事件中去社会化现象产生的原因1.家庭不少学生家庭或因单亲、或因父母下岗忙于打工挣钱、或因家长责任心较差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关心教育,的疏于管教,导致学生在外结交了错误的朋友,彼此成帮结派,惹事生非。尚未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从所谓的“哥们儿”那里寻求到“温暖”,受他们挑唆、利用而参与斗殴。这一载体直接为去社会化现象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们相互影响,彼此诱发,有了“坚实的后盾”。2.早恋由早恋引起“争风吃醋”,从而发展成有中世纪欧洲骑士决斗风格的打架斗殴的比例也非常可观。在清远事件中,那四个女生口中就在不断的重复着“别人的男人你也喜欢”的话语,不难判断此事很有可能就是由早恋引起的。早恋这一自然现象为去社会化的产生提供了十足的诱因。3.情绪唤起水平高水平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会直接导致暴力行为的增加。青少年本身情绪起伏就比较大,且难以控制。独生子女的特性又决定了大多数学生缺乏谦让精神和包容性,对他人“看不惯”,容易义气用事,情绪激动,导致矛盾激化,因争强好胜而大打出手。在这种情况下如再加上虚荣心作祟,死要面子,往往于“骑虎难下”之势,挥舞起拳头。在这种情势下,围观者的态度显得更加具有影响力,如果看客较多,起哄、叫嚣,那势必造成为“面子”而斗殴,为去社会的出现提供了观众和理由。4.大众传媒的影响受影视媒体影响,崇拜黑社会“老大”,于是在现实生活中模仿,企望以拳脚“打败天下无敌手”,“天地间唯我独尊”。加上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使得他们很容易模糊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从而造成真假错位。另外,在游戏的暗示作用下,青少年会从内心倾向用游戏中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大众传媒让去社会化的出现提供了“力量感”,使之变得理所当然。5.自我控制能力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可想而知,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已经完全社会化了,可事实是他们才刚刚进行社会化,期间往往会出现错误和往复。想象中的能控和现实中的不能控加上道德发展水平还只处在一定的阶段水平上,导致去社会化出现变得“高频率”。6.社会角色如果社会对某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前文也已经提到,由于学生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心身发展阶段,大部分的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较愿意宽容学生的暴力行为。殊不知这一宽容使得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从而造成角色失调,为去社会化的出现变的更加可行。四、减少去社会化现象出现的对策鉴于去社会化和暴力行为的关联以及去社会化产生的种种原因,我们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减少去社会化出现,从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对策。1.充分发挥沟通的潜能。采取多种手段让老师、学生多与家长沟通,如家访、电话交流、短信、网路等。通过沟通,让家长多多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爱的氛围。同时,老师也需要与学生平等交往,不要一味的灌输,要学会疏堵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及时与老师沟通,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及早解决。2.加强法制教育。可充分利用班会、法制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打架斗殴极易触犯法律,是青少年犯罪的常发案件,后果严重;同时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避免“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从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多组织各种文明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竞争意识、交际技巧和责任感,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自身能力及价值,从而满足精神需要,丰富课余生活,消除空虚感。当然早恋也是人际交往中的关键一环,要让学生了解早恋、善待早恋,避免因美好而导致悲剧。4.社会影响社会大环境要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大氛围。抵制暴力、血腥的内容和游戏,避免他们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去社会化现象产生时要避免旁观者效应的出现,及时疏离无关“看客”,避免“看客”变成事件的主角或决定者。要及时增加榜样,扩大榜样作用,让事件朝着最小伤害性发展。希望在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重视和努力下,校园暴力事件和暴力事件中的去社会化现象可以越来越少甚至消失,不再让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承受最不美好的伤害。参考文献: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室[M].民族出版社20122、陈睿.联系实际来谈影响社会化的因素[D].淮北师范大学.2010.043、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