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医学: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研究疾病机制和诊断疾病的学科,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制品进行内照射治疗和近距离治疗的学科2.核素: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的一类原子称为核素。3.同位素:具有同样的原子序数,但是质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特性与生物学性质。4.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但是核能态不同的一类核素称为同质异能素,处于激发态的同质异能素用元素质量数A后面加字母m来表示,如99mTc激发态不稳定,保持时间一般较短。5.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6.放射性衰变:不稳定的核素自发的放出射线而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7.湮没辐射(正电子成像原理):正电子与物质的电子结合,电荷消失,两电子质量转化为两个能量相等各为511keV,方向相反的γ光子。8.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本原子的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与核内的一个质子结合,形成一个中子。9.γ衰变:原子核从激发态恢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释放过剩的能量,这一过程成为γ衰变。10.放射性活度:一定范围内的某种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变的次数。11.衰变常数: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核数目占当时的放射性核数目的比率,用ƛ表示。T1/2=0.693/ƛ12.衰变规律:放射性核素原子数随时间以指数规律减少。A=ƛNN=N0e-ƛt分类:13.物理半衰期T1/2:放射性核素的数量和活度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0.693/ƛ14.生物半衰期:Tb: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5.有效半衰期Te:指放射性核素在放射性衰变和生物代谢的共同影响下数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6.放射性药物:体内使用含有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的化合物。17.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以放射性核素或者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用射线探测的方法以体外显示放射性药物在体内器官和病变组织的选择性分布18.体外分析技术:主要是利用放射分析方法或者其派生的相关技术在体外进行机体内物质种类和含量的物质测定,主要用来测定血清或者其他体液样品内的激素、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浓度等。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的特点其中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最具有代表性19.放射免疫分析(RIA):利用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竞争性结合限量的特异性抗体,给与充分的反应时间,使反应达到平衡,然后分离并分别测定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放射性(B)和游离抗原的放射性(F)来计算出非标记抗原含量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20.灵敏度:指测定方法的最小可检出量,即从生物样品中足够检出某物质的最小浓度21.传能线密度(IET):射线粒子在其运动途径的单位长度消耗的平均能量22.闪烁骨痛:临床观察到5%~10%的骨转移癌患者在给予放射性治疗2~10天后,骨痛加剧,持续2~4天,这就是骨痛的闪烁现象,常预示取得较好疗效23.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uotakevalue)SUV=肿瘤组织放射性活度(MBq/g)/注入放射性活度(MBq/g)/体重(g)24.脑血流灌注显像:原理:某些具有小分子,不带电荷,脂溶性高的胺类化合物和四配基络合物显像剂,如常用的某些能穿刺完整的血脑屏障被脑细胞摄取,在脑内有关酶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化合物不能反扩散出脑细胞而较长时间滞留在脑内。静脉注射显像剂后,其进入脑细胞的显像剂量与局部脑血流(rCBF)量成正比关系,用ECT进行闹断层显像,根据局部脑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25.过度灌注:少数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数日后,随着侧肢循环的建立,缺血区周围血管扩张和血管反应性增强,在rCBF断层影像上可见梗死灶周边出现反射性分布增高区,称为过度灌注26.大小脑交叉联络:一侧大脑皮质有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和缺损,同时对侧小脑放射性分布明显减低,多见慢性脑血管疾病1.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a光电效应:光子与原子作用中,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轨道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原子被电离,光子本身消失b康普顿效应:γ光子与物质的电子相互作用,把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使其脱离原子,光子改变运动方向c电子对生成:光子能量1.022MeV,与物质形成一对正负电子对2比较:αβγ射线1本质:带点粒子流42He正负电子β-/β+光子流2能谱:单能连续能谱单能3穿透力:弱较强最强4射程(空气):3~4cm10~20理论无限大4电离能力(空气):10000~70000对/cm60~7000对/cm很小5内照射危害:最大大最小6外照射危害:几乎无大最强3.诊断用放射性药物选择要求:1放射性核素选择要求Tca合适的半衰期,穿透力强,容易探测b衰变方式:发射γ或特征性X射线的衰变核素;正电子湮没辐射产生γ光子,电离密度低。c光子能量100-300Kev4.治疗用放射性药物1治疗用药物特点:a放射性药物不一定要进入细胞通过辐射作用也能杀伤细胞b由于核素自身或被标记物选择性作用能使病变组织浓度较高c射线射程不同治疗范围不同d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持续性特点2治疗性核素的选择(与诊断药物比较):a半衰期较长b衰变方式目前β-为主α俄歇电子是发展方向3治疗性药物体内探索问题5.灌注缺损的类型:1逆性关注缺损:负荷影像显示放射性缺损或稀疏,静息影像显示该部位放射性填充,多见于心肌缺损2不可逆性灌注缺损:负荷影像显示放射性缺损或稀疏,静息影像仍表现为放射性缺损,多见于MI或严重的心肌缺血、瘢痕组织3部分可逆性(混合型)缺损:负荷显像出现的灌注缺损于静息显像只有部分而非全部恢复,见于MI肌缺血4花瓣样改变:空壁内出现斑片状放射性稀疏,见于心肌病,心肌炎5反向再分布:负荷影像正常而静息影像显示放射性稀疏区,多见于X综合征6.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适应证6-7条:1有症状和疑诊患者诊断冠心病(CAD)2有高危险因素的无症状疑诊患者诊断CAD3对可疑或确诊的CAD患者进行诊断和危险度分层4冠脉造影CAG所发生的临界病变的功能意义判断5血运重建术后的患者6非心脏大手术前评估患者的CAD可能性及其危险度7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诊断8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病因诊断9CAD的疗效评价10存活心肌判断11心肌病的病因诊断7.骨显像的临床应用a早期诊断恶性转移性骨肿瘤。首选,较X线提前3~6个月发现病灶b原发性骨肿瘤范围、疗效判断c急性骨髓炎早期诊断d骨折诊断e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f移植骨、假体监测g代谢性骨病h.Paget病即畸形性骨炎,病变以骨盆最为常见9.核素肿瘤显像适应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肿瘤的分期、评价肿瘤的疗效、检测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指导放疗、指导活检、肿瘤残余和治疗后纤维组织形成或坏死的鉴别、寻找原发灶10.脑血流灌注显像临床应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血流灌注和功能受损范围的评价、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早老性痴呆、癫痫灶定位诊断:发作期局部血流增加,病灶放射性分布明显增高,而发作间歇期局部血流减低,病灶放射性减低或缺损、脑肿瘤手术及放疗后复发与坏死的鉴别诊断、脑功能研究、脑死亡诊断、颅脑损失脑动脉静脉畸形的辅助诊断、帕金森病的诊断、精神疾病、其他:偏头疼学习障碍等功能损伤定位11.甲状腺结节功能的诊断:1)热结节标准:结节放射性周围正常组织疾病:功能自主性腺瘤先天性一叶甲状腺缺如2)温结节标准:结节放射性=周围正常组织疾病: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腺瘤3)冷结节标准:结节放射性周围正常组织疾病:甲状腺癌甲状腺囊肿12.核素心肌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异同核素心肌显像(功能学):1有无引起心肌缺血2心肌缺血的程度范围部位3患者的危险度及预后4处理方案冠状动脉造影(形态学):1有无狭窄2狭窄的位置程度及大体的解剖学3狭窄的功能意义不明1.核医学分类: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2.临床核医学a核医学显像放射性核素显像b脏器功能测定c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等d放射免疫和体外分析3.放射性核素显像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关系相同点:a以形态学改变为其诊断的基本出发点b显像技术中有辐射存在为主要特点.不同点:a射线来源不同来自体外b诊断的依据不同c射线的存在时间不同d各自的特点不同4.衰变类型:Aα衰变产生α粒子Bβ-衰变产生β-粒子电子β+衰变正电子衰变C电子俘获Dγ衰变α粒子特性:a由两个质子和中子组成,带2个正电荷b射程短,穿透力强c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作用强β-粒子特性:a连续能谱b穿透力较弱c辐射生物效应较强γ衰变特性:穿透力强(αβγ)射程大(无限)电离辐射最小(可用于显像5.电子俘获由于外层电子与内层电子能量差,形成的新核素不稳定,常常产生:a特征性X射线:能量转化b俄歇电子:能量使电子脱离轨道c内转换电子:激发态核转化为基态多余能量使轨道电子脱离dγ射线:能量较高处于激发态—恢复到基态6.放射性活度单位:贝克勒尔(贝克)1Bq等于每秒一次核衰变活里(Ci)1Ci表示一秒内发生3.7x1010次核衰变1Ci=3.7x1010Bq1Bq=0.27x10-10Ci7.放射防护基本原则: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8.外照射防护措施: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9.放射性药物类型:a放射性核素和离子化合物,如99mTc131Ib与放射性核素相结合标记的有机化合物如99mTc-MIBI99mTc-MDP等10.放射性核素制备:a核反应堆制备b医用回旋加速器制备c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制备:99Mo--99mTc发生器(现在使用最广)放射性核素失踪技术原理:a与所研究的非放射性核素化合物具有相同的性质(同一性)b具有可测定的射线(可测性)11.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a细胞选择性摄取b化学吸附作用c微血管栓塞d特异性结合e血液和脑脊液循环的特性核医学显像类型:A静态显像:显像剂在体内平衡时的影像。特点:采集信息量大,图像清晰B动态显像:显像剂在体内吸收和排泄多个过程时间段的影像特点:能反映脏器功能随时间改变而变化C局部显像:显像范围仅显示身体的某一部位或者某一脏器,最常用。例甲状腺显像D全身显像:显像装置头到脚匀速运动,采集全身各部位放射性,并显示一帧图像,常用于骨骼显像肿瘤显像E平面显像:所得图像为投影方向前后重叠的二维影像。脏器脏器内小深病灶不易发现.F断层显像:多体位采集计算机重建的断层切面图。能发现小而深的病灶。G早期显像:显像剂引入人体后2h内进行的显像,常规显像常采用,反映血流灌注,早期功能状态。H延迟显像:显像剂引入人体后2h后进行的显像,降低本底,吸收显像剂充分,提高阳性检出率。I阴性显像:显像剂在病灶内放射性低于周围正常组织。J阳性显像:显像剂在病灶内放射性高于周围正常组织。K静息显像:病人处于安静无其他干预措施。12.L负荷显像:病人处于一定程度的干预措施下进行检查。包括体力活动,药理,生理,目的提高发现率13.RIA法的建立和基本试剂:抗原、标记抗原、标准品、分离剂常用分离技术:a、聚乙二醇沉淀法(PEG)b、双抗体沉淀法c、葡萄球菌Apr(SPA)沉淀法d、活性炭吸附法e、固相法14.放射免疫质量控制的指标:A、稳定性a最大结合率(B%)b非特异性结合率(NSB%)c标准曲线直线回归参数dED25、ED50、ED75B、精密度C、灵敏度D、准确度1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标记物:鲁米诺吖啶脂B、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标记物:碱性磷酸酶C、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标记物:三联吡啶钉16.治疗用放射性核素:a、α粒子223Ra(镭)b、β射线131Ic、电子125I17.显像剂:正电子类心肌灌注显像剂15O-H2O13N-NH382RB单光子类心肌灌注显像剂201TI99mTC-MIBI99mTC-tet18.心肌负荷试验:1运动负荷试验踏车、运动平板2药物负荷试验潘生丁,腺苷,多巴酚丁胺19对甲亢治疗预后影响:TRAb(甲亢易复发),TPOAb(增加,甲减易复发)20.甲状旁腺显像(PTI)a双时相法:99mTc—MIBIb减影法:99mTcO4-临床应用:诊断甲状旁腺功能是否亢进21.肾上腺髓质显像: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