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新建园作物套种技术浅析摘要:核桃进入农田,实行与农作物复合栽培,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为了充分挖掘自然潜力,合理利用土地,实行科学种田的一项创举。其做法,就是在适宜核桃生长的农田里,按照一定的规格栽植核桃,使核桃和农作物共生在一起,发挥农林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作用,达到粮食与核桃双丰收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核桃价格的不断攀升,我县广大山区核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核桃初栽几年没有收益,为了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可在核桃园内套种粮食或经济作物以弥补建园初期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缺陷。关键词:核桃;新建园;套种;技术1绪论1.1课题的提出新建园核桃植株行距大,植株之间的空地没有荫蔽,光照条件完全适合一般农作物生长。但套中作物应以不影响核桃生长为原则,因此不宜套种高杆作物,可以选择豆类,或是中药材进行种植。这些作物根系较浅,而核桃根系较深,生长相互影响较小;种植这些作物不但能补充建园初期经济效益,而且豆科植物能改善土壤质地,这些植株的覆盖又能控制杂草的生长,增加土壤墒情综合效益明显。1.2国内外研究状况核桃园间作,在国内外均有成功的实例。在生产上也日益受到重视。核桃较其他果树容易管理,与粮食作物没有共同的病虫害,一般年份,病虫发生较轻,用药次数少,不会污染环境。在肥水方面虽存在矛盾,但是只要加强肥水管理、科学调整粮食作物,便能获得树上树下双丰收。因此,核桃园间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和空间,而特别有意义的是可以提高幼龄核桃园的早期经济效益。例如单一种植的早熟核桃园,需4年时间才能达到收支平衡,间作栽培的核桃园则在建园当年就因间种作物的收益而达到收支平衡。目前,核桃园间作,已成为我国果农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栽培方式。间作物的种类,国外主要在行间种植绿肥植物,如三叶草、苜蓿、毛叶苕子或豆科植物,目的在于抑制草荒,增加土壤有机质,同时也可以增加肥源。国内间作的植物种类较多,包括薯类、豆科等低杆类作物,禾谷类作物以及果树苗木。河南省济源市,在核桃园套种中药材,也取得了很好的收益。2调查方法与内容2.1调查方法访谈法。访谈的对象为:我县乡镇干部和村委会干部,一般农户。文献法。应用文献资料,根据已有的理论,确定理论框架。实地观察法。选择一些核桃新建园套种基地,实地进行考察。2.2调查内容2.2.1林瓜套种将核桃树主干左右1m周围的土地,有灌溉条件的修成灌溉渠,没有灌溉条件的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点播、移苗形式套种甜瓜、西瓜、草霉,形成核桃树+甜瓜、核桃树+草霉、核桃树+西瓜3种套种模式。此种类型主要在有灌溉条件的核桃园地实施,这种地立地条件好,光照充分,水肥集中。2.2.2林药套种将核桃树主干左右1m周围的土地,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形式套种丹参、太子参、西洋参、柴胡、山药,形成核桃树+丹参、核桃树+太子参、核桃树+西洋参、核桃树+柴胡、核桃树+山药5种套种模式。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2.2.3林粮套种将核桃树主干左右1m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花生、绿豆、黄豆、红小豆,形成核桃树+花生、核桃树+绿豆、核桃树+黄豆、核桃树+红小豆4种套种模式。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3结果分析通过在核桃苗园的套种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在我们一些地方如湖北、河南、山东等地有过实例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湖北在其部分核桃苗种植基地上也采取核桃苗林间套种模式,实际效果不错。新建核桃园,可间作小麦、豆类、薯类、花生、绿肥、草莓、中药材等矮秆作物,这类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并为核桃苗的生长提供部分绿肥,但必须建立严格的轮作制度。加强核桃苗肥水管理,才能夺得果粮双丰收。提供充分的肥水,避免间作物与核桃存在肥水竞争,尤其在干旱天气时很容易导致核桃缺水,好的水分条件可以保证间作物和核桃肥水需求。3.1根据核桃园条件、肥力等因素的不同,套种不同的作物在立地条件好、肥力高的地块,可以实行核桃园套种。这时,核桃树的栽培株行距较大,可以间作高杆的玉米和高粱,也可以套种矮杆的小麦、豆类、花生、棉花、薯类和瓜菜等。我国的河南、河北、山西、云南和西藏等地均有此种模式。利用荒山、滩地营建起来,立地条件差、肥力较低,核桃树生长势不旺的核桃园,套种绿肥或豆类作物,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3.2核桃林间套种需要的注意事项能提高土壤肥力、产量高、质量好、耗肥少;植株矮小或匍匐生长、无攀缘性,不影响果树光照;生育期短,需肥、需水高峰期与果树错开;与果树无同样的病虫害;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核桃园进入盛产期后,不再建议进行套种,或者适当逐年减少套种的面积;在套种期间应加强观察,强化管理,避免核桃树和套种作物之间产生肥水争抢矛盾。4效益评估4.1经济效益弥补了建园初期只投资没收益的缺陷。4.2生态效益该项目实施后,林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了林地资源,减少了土肥的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4.3社会效益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条;高了全社会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训促进了全区农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树立文明爱区、敬业爱岗新风尚。参考文献1王根宪;李孟军;;早实核桃幼龄园合理间作技术[J];西北园艺(果树);2005年06期2王根宪;胡海峰;;早实核桃幼龄园合理间作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02期3王成琼;;幼龄园适宜间作模式及效益[J];柑桔科技与市场信息;1998年04期4黎裕国;茶园间作模式与好处[J];老区建设;1996年12期5王春英;;幼龄果园的高效间作模式[J];农业知识;2006年35期6徐吉安,翟继光;三二式高低畦麦棉间作模式浅析[J];中国棉花;199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