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马原论述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9马原论述题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2、人们应当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如何理解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4、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的认识的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得出的理论结论,不仅对于中国如何捕社会主义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对于这些基本原理的理论、阐释和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我们要从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上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5、适度原则在实践生活中有什么样的重要性(3)度(高频考点)(2016年第1题)。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它的极限叫关节点(或者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此物就转化为他物。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防止“过”或“不及”。6、如何理解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与偶然(选择题重要考点)如何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①..含义。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事物的发展既包含着必然的方面,也包含着偶然的方面②..必然与偶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第一,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第二,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第三,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另一方面,必然与偶然又是统一的:第一,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也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现实事物的发展,不通过偶然而只表现为纯粹必然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必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而在似乎是偶然起支配作用的地方,实际上是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第二,必然与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对于某-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③..方法论意义。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可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7、如何看待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8、为什么说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分析题重要考点)(2015年第1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I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计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产生的。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必须去直接经验。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一个人的多数知识还是来自于间接经验,是从书本和传授中得来的。还要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代水利工程、建筑、航海、战争等的需要,催生了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手段和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一离开实践的思维一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也就是说,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第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切从实际出发。9、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间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①.二者相互依存。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二者相互包含。一是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二是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和定层次上达到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毛泽东把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比喻为长河与水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10、什么是理性认识,它包括哪几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分别是什么,它们间的关系是什么)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突出特点是直接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不深刻,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了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认识过程之所以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既与认识主体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区分有关,又同认识客体即客观事物有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密切相关。1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15年.2017年分析题考点之一,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科学技术的含义(一般了解)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二)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重要考点)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表现在:第,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包括: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二,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三)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高频考点、重要考点)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1.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的影响,也受到一定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种情形是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