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引言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但近20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建设,又兼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旅游、航运、水产养殖等方面功用,脆弱的滇池生态环境承受不起这样极大地影响,使水体严重污染,湖泊严重富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滇池的污染问题已成为昆明揪心的话题和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乃至成为世界性难题。这个周末,我们组织进行了对滇池水域的简单调研,深刻的体会了滇池的水体污染,同时感大片滇池保护势在必行,我们呼吁广大市民,共同爱护我们的滇池。一、滇池的简介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由构造陷落而成。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4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886米,总面积311.338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平方公里,南北长39公里,东西最宽为13公里。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素称五百里滇池。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游览内容丰富,既可环湖探访石器时代的遗址,追寻古滇王墓的踪迹,探索云南文化摇篮的奥秘;又可在岸上游览西山、白鱼口、郑和故里、盘龙古寺、官渡金刚塔等十数处名胜古迹;还可以深入环湖海口、昆阳、晋宁、呈贡、官渡、黑林铺等大小城镇考察风俗民情。五百里的滇池岸边,游览胜景甚多:海埂湖滨公园、西园别墅、龙门村、观音山、白鱼口……二、滇池的状况(一)水文情况滇池属富营型湖泊,部分呈异常营养征兆,水色暗黄绿,内湖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有害污染严重,污染发展较快,外湖部分水体已受有机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主要是指重金属污染)尚不突出,氮、磷、重金属及砷大量沉积于湖底,致使底质污染严重,滇池近百年来已处于“老年型”湖泊状况;年均水温16℃;80年代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并加之过度捕捞和鱼类种群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使滇池鱼类种群发生巨大变化,土著鱼种仅存4种、土著鱼种濒于灭绝,如肉嫩味美的金线鱼现己灭绝。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蓄水量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滇池属于长江水系,有盘龙江等江河流注入,湖水出口在北方,经过螳螂川,普渡河最后注入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但1970年以来,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13.5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约200公里;湖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米,湖水因为昆明等四周城市的工业发展,以及四周农田的开发,造成滇池的水污染,尤其营养化的情形严重,大量的蓝藻生长,已造成用水上的问题。在围湖造田的思想下,滇池由19世纪初的500平方公里,减少到1938年的338平方公里,而到如今只剩下290多平方公里了。(二)自然环境状况滇池流域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7℃,平均降雨量953毫米,具有低纬山原季风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干夏湿,干湿分明。流域内自然植被以亚热带绿叶林为主,次生植被以云南松以及华山松为主,森林覆盖率48.9%,但在不断减少,滇池低纬度、高海拔,气温恒定,换水周期长,治理滇池蓝藻水华,成为世界性难题。滇池,这个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湖泊,由于蓝藻水华泛滥,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滇池的特殊自然环境影响了昆明的自然气候,拥有滇池的昆明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少有的气候特征使得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良好的自然环境成就了昆明成为云南省省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部第四大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滇池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但为周边环境提供航运、渔业、灌溉、供水等,同时也肩负为云南的电力事业,气候调节,水产养殖等产业,为云南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做。出重要贡献。三、三、滇池水体污染水体环境污染是滇池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与滇池流域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能直观地反映出滇池流域的整体环境质量。湖泊作为滇池流域一个重要的环境要素,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其水体环境质量的演变可以揭示本流域整体环境状况和变迁。在人口增长和工业进程的发展情况下,滇池的污染迅速恶化,滇池水体污染已成为昆明人揪心的问题和世界性难题。滇池的水污染有自然换演变引发的污染和人为因为引起的污染。(一)自然环境演变滇池由陷落构造形成,按湖泊的产生发展规律,目前处在湖底升高,湖盆变浅,湖面缩小的老年阶段,老化速度很快。与此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滇池老化与其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滇池流域的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滇池周边没有大江大河的注入,经过地质的变化和长期的自然演化,滇池已演化为半封闭性湖泊,蓄水量远远高出流出水量。由于湖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入不平衡,自洁功能有限,大量沉淀,这些诸多因素是滇池自身的净化能力逐渐退却,使之造成大量的内污染源。滇池位于昆明城市的下游,盆地最低洼地带,除降雨补给水源外,其余补给水源的河流都是带着大量城市生活污水进入滇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长,污染物也随之增加,导致滇池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加剧了滇池的污染。滇池大型底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消失或者减少致使滇池自净能力减弱是其水华的主要因素;其次就是滇池地处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气候环境、水体化学性质和湖泊和地质结构非常适合微囊藻素的生长和繁殖,比如,湖盆浅,光照适宜,水体呈碱性等;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滇池底泥中的N、P等营养元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形成水体的内源磷释放和沉淀的恶性微循环,导致滇池二次污染。(二)工业发展的破坏工业,城市化的发展对滇池造成了巨大污染。2005年,排入滇池的污水量高达23000万吨,主要污染物有:总痰9750吨,总磷1160吨,CODcr30674吨。其中光是工业污水排放高达30%,2007年排入滇池的污水为21000吨,总痰8155吨,总磷1087吨,CODcr22449吨……而滇池在正常的情况下,总痰、总磷和CODcr的水环境容量分别只有4000吨,400吨和11000吨。如此高的排放量,是整个滇池各水质指标值均劣于国家V类地面水水质标准,超过70%的水体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这两瓶水,左边的是滇池水,右边的是康师傅康泉水,我们显而易见,滇池的水质是怎样的……(三)人为活动的影响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废水、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等随河流和雨水进入滇池后造成污染。滇池周围有60多万亩农田,居住着200多万城市居民和农民,饲养着上百万头牲口,滇池流域雨水径流将污染物带入滇池,每年滇池流域产生的面源污染物高达2057.5万吨,占进入滇池污染总量的45%。长时间、大面积的面源污染,使滇池里的大量浮游生物死亡,降低了滇池的自净能力,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部分人群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环境保护意识差,不顾法律法规,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偷排、乱排污水现象严重,大量工业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流进滇池,加重了滇池污染。部分居民和企业在滇池周围大量建房屋和工厂,私自填埋滇池,使得滇池面积缩减,不利于滇池污染的治理和保护。滇池污染的重要因素来自于昆明城区大量未处理或处理达不到湖泊水功能要求的污水,城区每天约70万立方米的污水有40%直接排入滇池。滇池北部吸纳的是城市污水,而南部流出去的却是相对较好的湖水,这就加剧了滇池的污染状况。乡镇企业污染未得到应有控制。滇池流域沿岸分布着较多乡镇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知识缺乏等众多因素,对于“三废”的处理率极其低下,有些废水甚至未经任何处理就被直接放入滇池,滇池中的废水、废渣一经雨水冲荡,便以面源污染的形式污染周围环境,严重威胁滇池的水质。(四)水资源匮乏与高度开发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滇池流域近年来兴建实施了大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设施,期间已建成大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140座,水库控制着1600多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积。目前,根据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扣除多年的平均供水量,滇池的实际水资源量以不足,缺口水量只能由湖库调节够重复利用,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极大地影响滇池的水质。四、防护与治理方法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古往今来,传承着云南的名族特色,云南的文明摇篮。为云南的经济发展,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然而,由于社会人文环境的意识薄弱与近代工业的污染,滇池已经变为世界上过富营养化最严重的三个湖泊之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藻类水华暴发。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方法与手段保护滇池。外源和内源污染带来的丰富营养物质是滇池这类浅水型湖泊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源非常必要。在控源的基础上,进行以水面植被恢复和湖滨带植被恢复为核心的生态修复工作,可有效降低湖泊的外源负荷和内源负荷。有效的法律管理、行政管理和其他管理方法的颁布实施,既可以巩固控源和生态修复取得的成果,又可以限制排污。因此关于滇池的污染治理应遵循的路线是:控源—治污—生态修复—流域管理。(一)控源主要污水分流和拦截、换水或者稀释、深层排水、人工辅助增氧,曝气或者混合、底泥疏浚工程、藻类机械收割,改变滇池出水口等方法。整治滇池周围排放污水的工厂,建立污水处理厂,严格控制流入滇池工业用水的水量和水质。城市生活废水和农业用水分化处理,加大其污染治理力度,实现取水—用水—排水—回流的循环。对部分污染大的水流进行控制,监督和理流域面。(二)治污建立污水处理厂,科学规划,运用深层曝气和营养物钝化两种技术,研制高新除藻化学药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城市下水道清、污水分流工程,将排出的污水分干旱、雨期分别处理后,再排入滇池;打通西园隧道、北郊截污等工程,减轻草海污染;挖掘湖底淤泥,使草海增容扩容,增加水量,大大减轻其污染载荷。增加区域水资源总量,提高滇池的水环境容量并保证其生态环境用水。促使其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成为可能,改善现有的水流条件,增加出湖水量,恢复滇池作为吞吐性湖泊的水流特征,提高滇池的水环境容量,有利于改善滇池污染物质进出不平衡的现状,有利于滇池水质朝逐步改善的方向发展。(三)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就是建立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湖滨带水生植被和湿地的恢复建立沿岸湖滨带,恢复自然湿地和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被具有抑制风浪、促进沉降、固持底泥、净化水质的功效和对藻类竞争的抑制作用,逐步用湖滨带和自然湿地取缔防浪堤,促进滇池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四)流域管理加强对滇池流域的监测和管理,依靠法律和行政管理强制对其流域上的污染行为进行禁止和限制。在流域范围内设立防污治污点,分布分节的治理,改善流域的水体质量。(五)科学治水:思路决定出路河道清,则滇池清。“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新思路的提出,标志着昆明将以更加果敢的勇气、更加宏大的气魄、更加超凡的胆略,全面提速滇池治理。2008年,是滇池治理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年份。昆明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政委、指挥长的滇池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推行“河(段)长负责制”。3月27日,滇池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正式明确实行综合环境控制目标“河(段)长负责制”。3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作为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一个新的里程碑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