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交通发展道路的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城市交通发展道路的探索——广州20年城市交通规划与实践回顾戴逢贺崇明大城市交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城市问题研究的重点,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对所有城市而言,既有其共性一面、又有其个性的特点,与不同地区城市性质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应结合不同时期城市发展阶段及自身的特点来确定目标。对城市交通问题应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解决交通系统平衡—不平衡—再平衡,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探索的过程。就象缓解大城市交通紧张,究竟着眼于节流还是开源,建设还是管理,当前还是长远,离开了时间、地点、条件,很难讲熟优熟虑,倚轻倚重。回顾广州二十年来城市交通发展道路,探索交通规划理论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对迈向二十一世纪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一个指引方向。广州城市交通经历了堵塞—缓解—再堵塞—再缓解的过程,交通方式结构从公交与自行车(6:4)—公交与个体(4:6)—公交与个体(5:5)在演变,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从点—线—面、微观到宏观层次的提高。交通规划对象从局部路口到地区性改善、从道路网络到整体运输、从规划研究到实施方案、从动态交通到静态交通、从交通工程到交通经济、从技术措施到政策法规等不断扩大和深入,交通规划理论从道路交通流到交通发生源、从路口通行能力到路网动态分配、从交通供给到需求控制、从单一设施配置到方式联运等不断发展。交通规划技术手段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道路交通观测到居民出行OD调查、从手工计算到计算机模拟、从数据资料堆积到信息资源共享等不断提高。多年以来,广州城市交通发展道路可谓是崎岖不平,脱离社会经济基础理想的规划是不切实际的,而迁就现状、没有超前预见性的规划只能不断地重复失败、加剧交通的恶化,只有结合城市发展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交通规划技术手段,才能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使之能有机结合,良性发展。实践证明,城市交通要朝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应把规划、建设、管理和机制四位一体有机的结合,才能产生较好的实际效果。1、缓解道路交通紧张,理论与实践的一次探索八十年代初期,广州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经济意识的切入,使国民经济进入了第一次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启动了交通需求的增长。作为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及交通枢纽,交通设施的落后与交通需求的增长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1984年广州市区人口322万,其中191万人集中居住在54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流动人口50万,全日出行量600万人次,机动车拥有量50万辆,自行车147万辆,8个对外进出口机动车8万辆/日,而道路长度只有400公里,412万米2,人均道路面积1.67米2。狭窄的街道,低容量的路网,高密度的道路交通和混乱的交通秩序,引发了一场形势严峻的交通紧张局面和交通规划的革命。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随着城市深化改革,进一步的对外开放给经济注入了活力,固定资产的迅速增加和房地产业的蓬勃兴起,由此引发了交通量的猛增,出现了有史以来大面积的交通堵塞。1984年至199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56km2扩展到190km2,市区人口从322万增加到370万,流动人口数量从50万增加到120万,市区机动车拥有量有8.6万辆发展到33万辆,非机动车数量从142万辆增加到300万辆,日均出行量由600万人次增加到834万人次。车辆拥有量年均增长15.5%,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而道路长度增长只有9.3%,道路面积10.8%,人均道路面积3.7米2。道路交通的增长给脆弱的道路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来自外围公路网的交通压力,使市区道路交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被形容为“四肢发达,心肌梗塞”。前十年,道路交通特征主要表现为:⑴个体交通的不断发展与公共交通的不断萎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交通方式结构极不合理。摩托车从3.6万辆增加到20.8万辆,自行车从147.6万辆,增加到280万辆,增长了4.7倍和90%,而公交客运量下降29%。⑵道路交通量的增长与道路供应设施的滞后之间的矛盾,导致车速下降,车辆延误大大增加。市中心区39个主要交叉口白天12小时交通量,84年平均为2.1万辆,89年为4万辆,增长90%。高峰小时被迫延长50%,使道路没有足够的时空调节能力。中心区平均车速只有10~15公里/小时,公交车速仅有6.5~8公里/小时。⑶外围交通的增长与道路系统的发展不协调,难以有效组织各层次交通的运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向心交通,对中心区路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外围交通年平均增长14.4%,其中外地车辆占57%,每日约有7.5万辆外地车进入市中心区,3.5万辆过境车,而在交通密度较大的中心区外围没有环路的屏障保护,缺乏交通分流的层次性,道路系统功能混杂,造成中心区路网大范围交通阻塞。缓解道路交通紧张,挖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强化交通管理作为该时期的主要目标,运用交通工程理论和交通流控制技术,开展交通调查和交通问题研究,采取交通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对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1挖潜改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适应机动交通的发展对于“马车时代”的街道,只能适应自行车和行人这一类缓慢通行的交通“弱者”,而难以适应机动交通量变到一定程度的空间要求。1982年,开始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运用交通工程理论和交通流控制技术,拉开了交通规划研究的序幕。对路口采用了信号控制、人车分离、减少冲突点、增加进口车道数,关键方向禁止左转,以达到提高通行能力,缩短排队程度,减少延误时间,1982年修建了全国第一座人行天桥——西濠路人民南天桥,1984年建成了全国第一座4层式快慢车分流的立体交叉——区庄立交、占地仅3.2公顷。到1992年已建成立交桥32座,人行天桥56座,过江桥梁8座,信号控制路口121个,禁止左转路口43个,并在越秀区44个路口安装了SCATS区域控制系统。对路段采用机非分隔,率先推行单行交通系统方案,组织单向交通101条。通过对原有道路的挖潜改造,强化交通管理,使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了30~40%。1.2连续交通流概念的引入,市区高架道路的探索历史的发展给城区造成了高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和高交通密度,被称之为“三高”现象,而道路网络的脆弱,尤其是主干道标准底、平交路口多,混合交通造成的秩序混乱、且不成系统,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及欠帐较多,又加剧了交通的紧张。对密集发展的城区,如何利用道路有限的空间资源,提高道路网络效能,是缓解交通紧张被动局面的关键措施之一。连续交通流概念的引入,是道路交通改善由点到线的一次变革。1986年,为迎接“六运会”在广州顺利召开,在中心区较繁华的路段,修建了全国第一条高架道路——5.2公里长的人民路、六二三高架路,改造东西向环市路(火车站~区庄)成为具有连续性交通的主干道,使通过能力提高了1~2倍,有效地缓解当时道路交通紧张局面,一场具有争议的高架道路辩论,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肯定。1990年,为配合地铁一号线中山路施工,在中心CBD地区边缘的北边,对东西向长达8公里主干道的东风路进行全面的交通工程改造,开辟了市区第三条连续交通干道,并实行交通管制,在城市交通性主干道第一次提出了在8:30~17:30禁止自行车行驶措施,穿越该路也只能使用天桥推行,利用设施对自行车设置路障,对控制自行车的过量发展,削减自行车交通量,优化交通方式结构成为转折点的开始。1992年,在CBD地区边缘的东边,提出了“覆沟为路”的计划,把市区内排水干渠明沟覆盖建成了3.1公里长的东濠涌双层高架道路,开辟了第二条高架道路,既增加了城市道路面积,又大大加强了南北向交通疏导能力。1.3收费道路,市场经济的尝试,交通流平衡的调节方法多渠道多方式的筹措建设资金,是加快交通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广开渠道,做到“谁投资、谁受益”,道路设施的有偿使用政策出台,开辟了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原则,同时为交通规划高标准的实施提供了保障。1985年,开始对外环路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了全国第一条城市高速收费道路,并于1993年底建成了22.4公里长6车道的北环高速道路,交通平均增长20%,现已达到12万辆/日,创造了经济效益与交通效益双丰收。1987年,对过江桥梁实行收费策略,改变了以往新桥收费、老桥不收费,造成中心区交通严重堵塞,而外围道路设施闲置浪费的局面,既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又调节了道路网络交通的平衡。经济杠杆的尝试,为日后交通规划建设提供了新思路。1.4强化交通管理,实行交通控制与诱导,削减高峰交通量道路交通秩序混乱,是造成交通阻塞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体现出管理的重要性。强化交通管理,整顿交通秩序,清理占道违章经营、乱停乱放,完善道路标志和路面标示,设置栅栏对机非进行分隔、人车分隔,提高了道路使用效率。1984年实行大货车白天通行许可证制度,1990年对小货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度,进一步推广夜间货物运输,错开客运与货运高峰,收到较好的效果。1991年对摩托车牌照及行驶区域进行限制,规定摩托车每月发放号牌500辆,使近几年摩托车以每年3万辆的高速增长得以控制,并禁止外地摩托车白天在市中心区域行驶。1992年开辟了交通广播专业电台,及时报道路面交通情况,引导车辆选择路径。通过对交通控制与诱导理论的认识与实践,认识到道路交通可控性的一面,削减了高峰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日后交通需求控制理论的发展和手段的提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5交通问题对策的探讨,专业研究机构的诞生对80年代突然而来的“交通危机”,缓解城市交通紧张始终是一个主题,既采用了必要的交通技术手段和应急措施对策,又对城市交通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要把握城市交通发展方向,解决交通问题,最基础的工作是了解城市交通特征和规律,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并建立诊所长期跟踪研究。1984年,广州继天津后在全国第二个开展城市居民出行调查。1985年,制定了广州城市交通发展技术政策、缓解城市交通紧张应急措施和对策。提出了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对城市私人交通合理控制、因势利导、积极治理,加强城市交通管理、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等对策。1986年,成立了全国地方城市第一所交通研究机构——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加强研究力量,提高科学决策水平。1.6理论与实践的检验,成功与失败的教训总结前十年广州城市交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践的效果并没达到预期的目标,交通紧张始终是困绕大城市发展的一道门槛。主要经验教训是:依然是“救火队”模式。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里堵塞,就扑救到那里;重视点与线交通改善,忽略系统结构规划和建设;注重应急措施对策,忽视长远战略方案。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交通量增长。十年间道路长度平均增长9.3%,道路面积11.4%,建成区道路面积不足6%,人均道路面积3.04平方米,而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3.2%,机动车拥有辆增长速度21.3%。私人交通发展失控,交通方式结构不合理。1992年,市区机动车32万辆,其中摩托车占了三分之二,增长速度为25~30%,道路交通流中35~40%为摩托车,再加上300万辆自行车拥有量,私人交通出行占了42%,而公共交通只占27.8%。由此造成了道路交通车种复杂,交通事故增多,环境质量下降,道路空间损失,管理难度加大,公交发展缓慢。公交发展不力,政策倾斜不够,未能起主导作用,造成交通恶性循环。1984年制定的交通技术政策中,已明确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交通主要运输方式,但实际运作却未能体现,在公交企业经济效益和交通社会效益侧重点上难以平衡,公交运行机制没有理顺,导致公交运力不足、车型落后、运行空间被挤、票价升幅过快、后方站场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公交客运量连年下降,不断萎缩。1984年公交客运量为10.5亿人次,到1992年客运量只有6.8亿人次,跌至十年来最底点。从而诱发了更多的私人交通增长,造成路面更加阻塞,导致交通恶性循环。交通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脱节,导致城市布局未能拉开。分散交通源,建立多中心结构,是解决交通问题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