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焦枯病的防治方法1、症状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和枝梢。叶枯、枝枯或顶枯,导致大量落叶,使桉树顶部形成“扫帚状”,严重时整株枯死。叶片感染初期出现针头状大小的水泽斑,病斑逐渐扩大,组织坏死如被烧灼,边缘有一赤褐色晕圈,多数病斑连结造成叶尖和叶缘干枯,病叶卷曲,后期病斑中部变灰褐色烫伤状,多数病斑连接成大的枯死斑块,直至全叶卷曲焦枯脱落;枝条染病,表皮层遍布近圆形或长条形的小点,病部微缢缩,有纵裂缝,扩大后若病斑环绕枝干,可造成枝干干枯死亡。在雨后或者高湿环境,尤其在靠近地面枝条也的坏死部分,出现密布的白色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堆。2、病原桉树焦枯病的病原菌为Cylindrocladiumquinqueseptatum,同属的C.ilicicola和C.clavatum也可引起相同的焦枯症状。该菌为半知菌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帚梗柱孢属的真菌。分生孢子从菌丝上长出,直立、大小为110—484×4.7—9.5微米,大多分3级分枝,最后一级有2—4个瓶梗,其上产生圆柱形的分生孢子,有1—5个分隔,大小为60.1×108×4.8—7.2微米,不育性丝状体顶生有棍棒形的泡囊。3、发生规律桉树焦枯病的三种病原真菌可在苗圃侵害桉树的苗木和4年以下的幼林,同时也侵染萌芽林。造成大量落叶、枝梢干枯,严重的整株死亡。这些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感病的枝梢或落地病叶病枝上越冬,第二年3月初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幼林的初侵染源不是来自落地的病残体,而是树上的病枝梢。分生孢子借风吹雨水飞溅传播,分生孢子萌发芽管后,可从叶片、嫩枝的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细胞进入组织取得养分。病菌的潜育期很短,一般为1—3天。短期内又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5—6月达到发病盛期,7—9月,病情危害稍缓,10—11月又有上升趋势,但不会再流行扩展。病菌一旦进入叶片,2—3天内大部分脱落,感病枝条6—8天干枯。夏、秋雨水多,湿度大的气候环境,发病较重。4、防治方法(1)严禁用疫区桉树枝条作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材料。繁殖用母苗应严格检疫,杜绝带菌苗木调运出圃。(2)尽量避免在带菌的旧圃地育苗,必要时应对土壤、培养基作彻底消毒,可用30%土菌消每平方米3—6毫升用水稀释后淋洒,作苗床消毒。(3)在背风低洼的山坡造林时,宜采取宽行窄株的栽培规格,以增强林间通透性,减少病菌积累及传播。(4)病区幼林应该及时除去树上的病枯枝,扫除地下病落叶,集中烧毁。(5)重病区可喷洒杀菌剂防治,防治效果较好的药物依次为菌毒清、速克灵和瑞毒霉锰锌。也可交替喷洒5%菌毒清600—800倍液,50%速克灵400—600倍液,瑞毒霉锰锌600—800倍液,30%土菌清1500—2000倍液等。(6)同时,要加强林间管理,加强施肥,注意田间排水,及时剪除病枝,保持林间通风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