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周”实践报告文献综述与文献检索报告报告名称:激励理论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文献综述基本情况:姓名冯晨阳班级劳动安全管理1班学号0990801079实践地点国家图书馆、学院图书馆成绩完成时间:2012年05月04日-11日激励原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文献综述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介绍分析了目前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原理。分析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运用激励原理提高我国煤矿工人安全素质的可行性、适用性以及迫切需要性。关键词:安全管理,激励方法,煤矿安全一.引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分布面积约6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全国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煤炭资源潜力巨大,煤炭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已查明资源中精查资源量仅占25%,详查资源仅占17%。探明储量达到10202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1891亿吨,占18%,人均占有量仅145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煤矿这样的高危行业,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酿成重大灾难。安全是相对的,防止事故发生就要从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由于当前国家发展状况限制,技术限制等各种因素,实现本质安全化还需要很远的路要走。而煤矿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到位,加之煤炭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煤矿生产基本科学知识、方法,极易出现违规、违章作业,从而造成灾难性事故。所以,运用管理手段,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水平,从人的方面入手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大有潜力可待发掘。目前,煤矿企业运用最多的方式是培训教育的方式,虽然在生产管理中,培训教育不可或缺,但这种被动接受的方式效果很一般,特别是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疲劳懈怠麻木等有害心理状态。如何促使员工主动学习,主动去提高自身安全素质变成了笔者研究的课题。二.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从我国煤矿的自然条件来看,目前2万多所煤矿中,有50%左右是高瓦斯矿井,60%~70%是在复杂和极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开采,并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矿井五大灾害,对于煤矿安全的威胁日趋严重。从生产开采条件来看,全国50%的小型煤矿处于落后的开采方式。我国煤矿整体技术状况比较落后,国有煤矿机械化程度虽已达60%~70%,但大量乡镇煤矿机械化程度很低,装备水平落后。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来看,煤矿安全投入欠账非常大。前些年由于煤炭市场形势不好,奖金极度短缺,甚至连工资都不能正常发放。从管理和人员结构来看,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违章、违规现象比较严重,这是造成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煤矿超能力生产也是事故多发的重要的原因。近几年,煤炭市场供需矛盾趋于紧张,创建国以来煤炭年产新高。部分企业忽视安全,一味追求利润,盲目生产,导致事故。因此煤矿安全管理对煤矿的生产和效益非常重要。三.安全行为的激励3.1激励概述“激励”一词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并迸发出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组织确定的目标奋发努力的过程。[1]激励是企业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必须手段,通过激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员工潜能,还能提高员工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通过激励,可以是安全管理更加有效。安全行为的激励,会使劳动者更加自觉的进行安全行为。激励是人的动机激发循环,当人有某种需要的时候,心理上就会处于激励状态,形成动机。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你由低到高归纳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之后,上一级需要才能转化为强势需要。激励循环过程如下:激励的循环过程3.2激励的作用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需要满足紧张消除新需要美国哈佛大学的管理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如不加以其他激励手段,一般仅能发挥20%~30%的能力,但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职工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可以使先进的人受到激励,保持和发扬其积极行为,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积极努力工作。激励手段可以改善情绪,提高参与主动性。个别基层领导反映,虽然“磨破嘴、跑断腿”,但安全工作却收效甚微,这集中反映了职工与安全管理人员的情绪对立。适度有效的安全激励,不仅可以理顺情绪,消除逆反心理,而且可以调动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的主动性。激励可提高认识,自主关注安全。采取灵活的安全激励手段,可以让职工感到自我价值在安全生产中的体现,从而主动保护自我,尊重他人,激活团队凝聚力、创造力。3.3激励方法1.情感激励。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它具有两极性,即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消极的情感削弱人的活动能力。在工作中,具备积极情感的人通常有积极的心态和进取心,有着较高的工作效率;而具有消极情感的人通常工作效率较低。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使被管理者尽可能保持积极情感。同样,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可以运用情感激励的方式来培养带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情感,消除、抑制消极情感。在进行情感激励时,管理者可以通过交谈等语言激励方式与被管理者沟通,了解被管理者想法、状况,从而对症下药,改善关系。也可以通过非语言形式如动作、手势、姿态等激励员工。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管理者本人要具备良好的积极情感,还要使自己处於一种情感移入状态,与被管理者达成情感共融。2.公平激励。公平感是每个被管理者都具有的,当他们在分配上产生公平感时,会心态平和、努力工作,而产生不公平感时则会有思想包袱、满腹怨气,影响工作效率。公平激励就是根据公平的心理规律,在管理中采取各种措施力争做到公平,必须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和科学,使员工产生公平感,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3.期望激励。所谓期望激励指利用被管理者对所追求目标或结果的期望心理来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方法。如果被管理者认识到某项目标的效价很高,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实现目标,那么管理者应用这一目标来激励被管理者十分有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的确定目标十分重要。4.民主激励。每一项制度或工作,参与设计或充分理解的人越多,成功实施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让每一位被管理者产生参与感,感到受重视、被信任,进而使他们产生责任心和参与感,集体的向心凝聚力也得到增强。因地制宜的采取上述四种不同的激励手段,更有助於高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3.4安全激励应用注意的问题第一,要确保安全奖励的及时、评估的准确与公平。例如,安全激励奖一定要在每月末按时落实。因为激励具有时效性,一旦错过最佳时机,员工就会对这一激励计划失去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第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投资是公司实现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第三,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用移动加权平均模式实行再激励。第四,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全方位激励模式。人们基础层次的需求是物质需求,所以一般来说,物质需求满足程度越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就越高,激励效果就越明显。四.总结针对我国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特点,可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与安全激励方法,根据激励原理,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同时配合员工教育培训制度,更好的激发矿工的主动学习动力,迅速提高最基层员工的安全素质水平。相对于强制性管理制度,采用精神激励的方法能更好的使员工自觉地进行安全行为,缓和管理层和基层劳动人员之间的矛盾关系。竞赛激励,考核激励和感情激励等方法结合灵活使用,能有效的解决单一激励方法疲劳的问题。我国大部分最底层煤矿工人仅仅处于5个需求层次的低层次——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所以此时运用激励的方法来实现安全生产,正是效果最好的时机。目前我国煤矿生产企业并没有重视和普及激励制度,个别企业即使有一定的奖金作为一种激励,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并没有形成真正地激励体系。激励具有时效性,迅速普及形成完善的以正激励为主的激励体系,能迅速的提高员工安全水平,较少因人为失误造成的煤矿事故。参考文献【1】郝毅君.《谈激励对搞好安全生产的作用》[J];《煤炭企业管理》,2006.04:41【2】栗继祖.《安全心理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08【3】谢振峰.《浅谈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8期【4】程立新.《浅议安全管理中的激励艺术》[J].《安全与健康》,1998年第10期【5】激励理论和安全管理[EB/OL],【6】煤矿安全管理之管见[EB/OL],【7】郭安廷.《论矿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心理和激励》[J].《煤》,2002年06期【8】段淼.《企业新型安全考评与激励机制探讨》[J].《安全》,2007年04期【9】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10】黄明霞,王永刚.《安全管理中的激励因素》[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S1期【11】肖晓,谢宝剑。《零事故_员工安全激励目标》[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06期附件1文献检索记录“激励原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方面的文献检索记录(说明:按照每次查寻情况记录,并编号)1、课题分析①学科范围:安全工程②文献类型:专著,期刊,学位论文等③主题(关键词):安全管理,激励方法,创新应用,安全生产④时间(写到日):⑤语种(分中英):中文2、确定检索方法引文法常规法(顺查法,倒查法)循环法(交替法)3、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工具的选择(要求3-4种)①利用“中劳数字图书馆”检索工具查找图书,专著文献。②利用“cnki”检索工具检索期刊论文文献。③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工具查找期刊论文文献。④利用“google”检索工具查找电子报刊期刊等文献等。4.输入检索式,检索结果输出并做记录1)利用“安全心理or激励理论”查找2篇专著文献。①题名/责任者:安全心理学/栗继祖主编出版发行项: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中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余兴安等著出版发行项: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2)利用“安全心理”检索5条期刊文献。①煤矿特殊工种员工安全心理参数的研究:以矿井主提升司机为例②煤矿工人安全心理与安全生产③人本管理与煤矿企业安全关系分析④企业管理控制制度的评价_兼谈激励原理在管理控制制度设计中的应用⑤论矿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心理和激励3)利用“激励or激励原理”查找3篇期刊文献。①企业管理控制制度的评价——兼谈激励原理在管理控制制度设计中的应用②安全管理中的激励因素③零事故_员工安全激励目标5)利用搜索引擎检索到网上信息:①、获取原文资料及有关情况(要求复印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