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应变动测法检测缺陷的有效深度,40m以上的长桩宜按长径比不大于50控制,对任何类型的超长桩,宜慎重使用。2.低应变动测法中,对有接头的多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并不得少于10根。3.对桥梁工程、一柱一桩结构形式的工程,低应变应进行普测。4.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对同一工程中的有疑异的桩,宜采用多种方法检测,并进行综合分析。5.检测桩的具体桩位宜由设计会同监理共同决定,由检测方具体执行。6.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疑问的桩必须进行检测,但其数量不应计入正常抽检的比例内。7.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疑问的桩必须进行检测,但其数量不应计入正常抽检的比例内。8.钻孔灌注桩检测前应凿去桩上部疏松的混凝土并截至设计标高,形成平整、密实、水平的检测面,检测点和激振点宜用便携式砂轮机磨平。9.低应变动测前,应凿去桩上部疏松的混凝土并截至设计标高。10.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不同重量和材质的特制手锤进行轴向激振,原则上用低频脉冲获取桩身下部缺陷的反射讯号,用高频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的反射讯号。11.传感器安装时,应确保检测过程中传感器不产生滑动和信号线抖动,严禁手持传感器进行检测。12.机械阻抗法中,力传感器的频率范围宜为1~10000Hz,动态信号分析仪的频率范围宜为1~20000Hz。13.机械阻抗法中,电动式激振器的频率宜为10~5000Hz,最大激振力力锤不小于300N。14.机械阻抗法中实测导纳几何平均值N与P、Q有关,其中P是导纳曲线中的极小值,Q是导纳曲线中的极大值。15.机械阻抗法中,有明显缺陷的Ⅲ类桩,一般动刚度kd小于等于全桩区动刚度的均值kd,导纳几何平均值大于等于理论值且大于等于全桩区的均值。16.机械阻抗法中,一般有严重缺陷的Ⅳ类桩,其动刚度kd小于全桩区动刚度的均值kd。17.弹性波反射法中,完整性判别除应对反射波的时域特性作分析外,还宜同时对反射波的频域特性进行分析,以提高判别结果的正确性。18.对无桩底反射且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或有轻度反射波)的桩,桩身完整性类别划分应在分析无桩底反射波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判定。19.对无桩底反射且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或有轻度反射波)的桩,桩身完整性类别划分应在分析无桩底反射波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判定。20.检测报告中应给出每根被检桩的完整性检测实测信号曲线。简答题(一)基本概念,如:(1)质点振动速度与波速;(2)基桩承载力与基桩结构承载力;(3)四类桩分别在时域和频域的波形特征。(二)根据波形图判定是否缺陷桩?若是缺陷桩,则判定缺陷位置及为何种缺陷?(1)预制桩或PHC桩;(2)钻孔灌注桩。(三)根据已知的若干根完整桩的实测波速,计算平均波速。(四)根据已知的检测结果进行完整性评价。如:某高层建筑采用钻孔灌注桩,基桩规格为φ800mm、桩长58m,钢筋笼长33m,持力层为⑨1层,按50%共抽检100根工程桩,典型曲线如图a和图b所示,其中图a共有87根桩,图b共有13根桩。施工资料表明图a所示的87根桩中有3根在施工时钢筋笼落入孔内,现场目测已证实并发现图b所示的13根桩均为桩顶轻度渗水桩,取芯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在评价桩身完整性时下列答案中哪个是正确的?说明原因。A.均为Ⅰ类桩;B.87%为Ⅰ类桩,13%为Ⅱ类桩;C.均为Ⅰ、Ⅱ类桩;D.应有Ⅲ类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