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理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规范答题集锦】1灾害地理复习地质灾害一、地震1、地震:一定区域内的地面震动现象,它主要是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引起的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是造成人员伤亡最惨重的主要灾种。2、相关概念: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1)震级: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①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②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2)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影响烈度的因素: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小,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地质构造越复杂,烈度越大;建筑物质量越差,烈度越大;人口密度越大,烈度越大;人们的防灾意识越弱,烈度越大;救灾能力越弱,烈度越大。4、地震的类型(1)震源深度分类:震源深度<70千米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为中源地震;震源深度>300千米为深源地震。(2)成因机制分类:构造地震(构造运动)、火山地震(火山活动)、陷落地震(外力作用)、人工诱发地震(人类活动,如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构造地震的发生机制及多发地区构造运动使岩石圈内的岩石产生变形,当变形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岩石一旦发生破裂和错动,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地面的震动。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边界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分布带,板块内部大大小小的断层活动带也是地震的主要发生地带。构造地震形成机制(地震波及其传播)地震波分为横波(也叫S波,只在固体中传播),纵波(也叫P波,气、液、固三态均可传播),前者传播较慢。当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人们感觉大地如何震动: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晃动。对建筑物起到主要破坏作用的是横波。5、世界地震带的分布:环太平洋构造带,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6.我国四大地震带:我国由于处在还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交界处,地壳活跃,而且大陆内部地质构造复杂,多断层活动,故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地震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一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高中地理规范答题集锦】2的四川、云南两省的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7、地震危害(1)巨大的人员伤亡。(2)巨大的财产损失。(3)生产和生活设施遭受巨大的破坏。(4)引发次生灾害:如水灾、火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滑坡、崩塌、地裂缝、海啸等,从而进一步加重灾害损失。8、地震的预防措施震前:①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②加强监测和预报,建立预警系统③进行防震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④提高建筑物质量;震时:进行相应的避震措施;震后: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救援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二、火山: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1.影响:①利:带来地热资源;形成肥沃的土壤;形成多种矿产,如硫磺矿、铜矿、铁矿等;形成火山景观,成为旅游资源;形成陆地,创造土地资源②弊:火山灰或火山气体进入大气,影响航空,影响全球气候;火山爆发引发的滑坡、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危及人类的安全。2.分布:火山多发于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和板块内部的断裂地带。3.我国火山分布:山西大同附近的死火山群;长白山的白头山、黑龙江的五大连池都是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和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山都是活火山。三、滑坡、泥石流1、危害摧毁道路、桥梁、村庄、厂房,阻塞河道,埋没田舍,给人民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2、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分析自然因素:地形地貌(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坡度大)、地质构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或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多)、水文气象(降水集中,多暴雨,连续性降水或大量冰川、冰雪融水)、植被(覆盖率低)等。人为因素:破坏植被、不适当的开挖,堆积,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用以上原理回答①我国多滑坡、泥石流的原因②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3.我国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区(1)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如云南、四川两省的西部(2)阶梯交界处、低山丘陵和平原交界处。4.滑坡、泥石流的预防:①建立健全建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②加强监测和预报,③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④禁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⑤加固陡坡,禁止陡坡开荒,实施护坡工程;⑥合理开展经济活动。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成因答题模板:自然原因气候特征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水量大;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③台风的影响④全流域普降暴雨水系特征①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对称水系),流域面积广;②河道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地形特征地势低洼,水流平缓,排水不畅植被特征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使流域汇水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②围湖造田:湖泊容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③占用河道和分洪区:降低河道排水速度,给分洪带来困难,加剧洪灾的形成④水利设施长期失修,蓄洪能力不足。【高中地理规范答题集锦】32.洪水治理措施答题模板:中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建分洪蓄洪工程,退耕还湖;下游:加固大堤,整治河道,开挖新河,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其他措施:建立预警预测预报系统、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建立防洪保险。3、长江洪水形成的原因及措施: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地形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②气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时间长,南北支流同时达到汛期,夏季受台风影响,降水多;③水系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人为原因:乱砍乱伐、破坏植被、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建筑占分洪区。防洪措施:除了《2.洪水治理措施答题模板》外,中游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其他河流洪涝灾害原因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为地上悬河,河堤决口,易发洪涝灾害,冰凌阻塞河道。(黄河)扇状水系,支流众多,汇水集中,没有天然入海河道(淮河)。扇状水系,支流众多,汇水集中,入海河道少且狭小,水流不畅(海河)。海湾轮廓喇叭状,外宽内窄,潮水水位高,多发风暴潮,海啸;(孟加拉国)4.洪涝的危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引起瘟疫和疾病,使生态环境恶化。5.我国洪水灾害主要有哪些类型?6.城市内涝: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原因:①城市排水大系统缺乏,排水标准太低;②管道堵塞导致排水不畅,③河湖水系等受纳水体减少;④城市化的影响,第一是导致城市雨岛效应,第二是城市化导致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增大,阻碍了雨水的自然下渗,导致径流量大大增加,加大了雨水汇流成洪。⑤城市管理不善,应急能力不足措施:构建大排水系统,提高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保护城市天然水体;降低地面硬化率,二、旱灾1、干旱的危害①农业缺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②可能引起航运中断、水力发电减少、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城市和工业用水短缺;③饥荒、难民潮及火灾、土地退化等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间接危害①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高中地理规范答题集锦】4②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③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④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⑤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2、干旱成因:自然:①降水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②空间分布不均;③全球变暖人为:①农作物需水量大;②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③水污染严重;④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浪费多,利用率低3.我国主要的旱灾地区及成因华北平原(1)旱灾多发生在每年的春季(3月到5月),称为“春旱”;(2)成因是:自然原因:①夏秋多雨,冬季和春季少雨,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春季雨带还未到达,降水少;②气温开始回升且多大风,蒸发旺盛;春季多大风天气加剧了水分蒸发社会经济原因:①春季农作物返青,需水量大;②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③水污染严重;④浪费多,利用率低江淮地区(1)旱灾多发生在每年的夏季(7月到8月),俗称“伏旱”,此时如受台风影响,则可缓解旱情。(2)江淮地区旱灾的成因自然原因:①梅雨过后,锋面雨带北移,此处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形成伏旱;②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社会经济原因:③农作物生长旺季,需水量大。④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⑤水污染严重;⑥浪费多,利用率低华南地区(1)华南地区的干旱主要出现在夏季和秋季;(2)江淮地区旱灾的成因自然原因:①雨带北移,降水偏少;②夏秋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社会经济原因:③农作物生长旺季,需水量大。④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⑤水污染严重;⑥浪费多,利用率低西南地区(1)干旱全年皆可发生,但主要以春、夏、秋旱为主;(2)西南旱灾的成因自然原因:①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资源匮乏;②春、夏、秋季气温高,蒸发旺盛;③有时受大气环流的影响降水偏少。社会经济原因:④农作物生长旺季,需水量大。⑤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⑥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4、干旱的防治(开源节流)措施:①节约用水,增强节约意识②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③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④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选择耐旱作物,改善耕作制度,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建设⑤调节水价,全流域统一调配用水⑥治理防治水污染⑦植树造林,含蓄水源⑧海水淡化等。其他:①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②加强监测和预报,③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高中地理规范答题集锦】5五、台风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巨大空气漩涡,是热带气旋发展的强烈形式。灾害表现: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1、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①西移路径:从源地一直朝偏西方向移动,在我国广东、海南岛和越南一带登陆。②西北路径:从源地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在台湾、福建、浙江一带登陆;或向西北方向移动,在浙江和江苏两省沿海登陆。③转向路径:从源地先向西北方向运动,然后转向东北朝日本方向移去。这条路径的台风对我国影响比较小。台风移动路径随季节而异。一般说来,夏季台风多属西北路径,其他季节则多属西移或转向路径。每年5-10月都可能有台风登陆我国,尤其7-9月登陆最多。2、台风的危害: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强风掀起巨轮,是地面建筑物和通讯设施严重受损。特大暴雨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严重的风暴潮能破坏海堤,淹没岛屿。2、防御台风的措施:(1)建立预警预测预报系统、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提高防灾减灾意识。(2)营造海防林和保护沿海生态;(3)转移人口、修建防波堤六、寒潮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导致大范围剧烈降温,常伴随大风、雨雪、雨凇、或霜冻、冰冻天气。我国气象局规定: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且最低温在4℃以下,发布寒潮警报.1、成因:影响我国的寒潮来自北极地区和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强冷空气快速南下,形成冷锋天气系统。2、危害①农业:寒潮使农作物果木和热带作物遭受严重冻害,大雪冰冻造成牲畜死亡;②基础设施:交通堵塞以及电力、通讯中断增加;③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大风造成风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等。3、多发时间:9月下旬到次年5月之间,早春3-4月是最高峰,晚秋11月是次高峰(冬春季节为多、尤其是春季,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快,气候干旱,多大风沙等)。4、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