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青及晒青的区别先引用一篇不记得是那位国内普洱茶人写的文章了。如有记得的茶友请提醒一下,谢谢。“烘”掉的甘醇普洱茶的原料配方比例,在计划经济时期,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省公司有关普洱茶原料的文件,规定必须使用晒青加工工艺,不得在普洱茶中拼入烘青、炒青或用其他工艺加工的原料。八十年代初期在广交会上,我将样品分发给客商。香港茶商一般不会当即下定单,总是先将茶样带回旅店品评,过一、两天再来答复。我一直纳闷,各茶号分厂分地,原料等级历年不变,每年卖的又都是新茶,还有什么品头。问及香港老茶人陆伟镇、梁杨、郭宏廉等,他们说茶号级别是一个,但批次间茶底不一样。普洱茶原料,苦涩为首选,味清爽了反倒不好。茶底好,越存放越甘醇;茶底不好,越放越苦。我带着疑问到茶厂调查了解。我不问厂长,直接到车间找工人。事情是这样的,1964年茶叶内销较紧,在红茶产区安排改制部分烘青茶,收购价格、等级与小叶种青茶同级同价,即五级十等价。1979年烘青毛茶,改为三级六等,即一级1、2等,二级3、4等,三级5,6等。七等以下不再生产,以促使低档鲜叶原料仍制晒青毛茶。对生产七等以下的烘青毛茶,收购价格亦按晒青毛茶同等同价。烘青毛茶的中准价定在二级4等,标准样设在2、4、6三个等样。曲靖、昭通两个地区生产的小叶种晒青毛茶等级仍分为五级十等。标准级定在三级六等。事实上,烘青毛茶的收购价约高于晒青毛茶。如三级六等的晒青毛茶,87年的价格是每担137元,同级的烘青毛茶却是每担146元,高出9元;88年的价格是每担149元,同级的烘青毛茶却是每担161元,高出12元。烘青毛茶的精制成品茶叫滇绿茶,到市场上只有四个品种,即滇绿一级、滇绿二级、滇绿三级和滇绿四级。1974-1975年间,春蕊销价每担380元,滇绿一级销价每担400元。从成本核算出发,厂家不会把级内烘青茶拼入晒青茶类。晒青毛茶的精制成品茶叫滇青茶,系列有春蕊、春芽、春尖、春玉和滇配茶等,加工滇青系列筛出来的片末茶,在没有市场出路时,自然就进了各类紧压茶。加工滇绿系列筛出来的片末茶,在没有市场出路时,厂家会违反省公司不得使用烘青茶为普洱茶原料的规定,加工中悄悄拼入普洱茶类。在计划经济时期,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过去港澳和内地交流不多,茶商发觉茶味有异,但并不知道内地加工工艺变化的详情。烘青与晒青的唯一区别,在于干燥方式不同。烘干机内温度高达130度以上,只用6-7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活性酶,中断了茶叶的转化条件。交易会上,懂行的茶商会反复要求按抽样的批次发货。合同数量五吨、十吨或二十吨,一般是整数,而批次数量往往不是整数,发货时不得不拼入其他批次。一旦遇到夹有烘青片末的批次,下届交易会肯定会有抱怨。八十年代初,我带到交易会上的一个样,几家茶商看了都不要。散会回昆,箱子总是腾来装海外泊来品,故而把那几扎茶送了一个昆明到香港定居的熟人。前几天他带回两片茶给我。二十多年了,应该是个好茶,但品饮下来,苦味凝结,顽固不化。因是烘青细末拼入,外形色泽看不出个所以然。为准确表述这篇文章,我打电话给原昆明茶厂副厂长,让他将省公司九十年代初调往深圳一直卖不出去的一批烘青茶G901的样品送给我。普洱茶的色泽要求褐红,十多年后的烘青茶由墨绿色变成了暗黑色,咋看近似红茶。烘青茶陈旧后出现的苦,不同于晒青茶的苦,在口中一苦到底,不转不化,沉甸甸、火辣辣地刺激喉头。晒青在绿茶阶段的苦,过后终会舌本回甘,并随着岁月的推移,在陈化过程中渐渐消失,转化出醇滑、甘厚、和谐、无刺激的感觉。举杯闻香时,陈年普洱茶会冲出一股活力,而陈旧烘青茶则沉闷窒息,毫无生气。陈旧烘青茶更大的问题是饮后不生津,反倒口干舌燥。烘干机的火,竟然能够在茶体中一直保留下来。除外销红茶外,云南在五十、六十年代曾先后调给广东省茶叶公司紧茶、圆茶和晒青毛茶。1956年调给勐海茶厂生产的侨销圆茶2400担,同年计划调给晒青毛茶2200担未完成,而以侨销圆茶、红副茶等1300担抵补。此后每年调供晒青毛茶2000—3000担,直到“文化大革命”时终止。五十、六十年代生产的“广云贡饼”拼有部分云南晒青毛茶,但主料是广东烘青茶。尽管存放时间已有三、四十年,那挥之不去的苦底告诉了我们一个烘青新工艺问世后埋藏了几十年的秘密。烘干机的高温,宣告了烘青茶在某种意义上的终结。爱好普洱茶的朋友,不妨找一点陈旧烘青茶试试。青茶陈旧后出现的苦,不同于晒青茶的苦,在口中一苦到底,不转不化,沉甸甸、火辣辣地刺激喉头。晒青在绿茶阶段的苦,过后终会舌本回甘,并随着岁月的推移,在陈化过程中渐渐消失,转化出醇滑、甘厚、和谐、无刺激的感觉。举杯闻香时,陈年普洱茶会冲出一股活力,而陈旧烘青茶则沉闷窒息,毫无生气。陈旧烘青茶更大的问题是饮后不生津,反倒口干舌燥。烘干机的火,竟然能够在茶体中一直保留下来。这也是关建!普洱茶原料,苦涩为首选,味清爽了反倒不好。茶底好,越存放越甘醇;茶底不好,越放越苦。烘干机内温度高达130度以上,只用6-7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活性酶,中断了茶叶的转化条件。烘干机的高温,宣告了烘青茶在某种意义上的终结。关于“晒青”的两个环节可能出现:一是毛茶杀青后的干燥环节,以传统工艺应薄摊,日晒干燥(来不及则辅以阴干),用时仅几个小时,水分快速蒸发过程中不会损伤茶质。一是蒸压后紧压茶成品的干燥,提倡自然阴干(避免日光,通常温度不超过30度,耗时2-3天)。传统工艺有用日晒干燥,不可取。会导致茶叶变黄(叶绿素在紫外线下光解脱镁),生成油耗味(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受紫外线而变质)。具体晒的方法有几种:正反面各晒1日、日晒或阴干1日后半湿茶包装竹壳后再晒1-2日,等等。后者对茶损伤更大,效果类似闷蒸过。紧压茶日晒干燥的迅速劣变,很简单可以验证:大家掰半个饼,找个太阳好的日子,正反面各晒1日,拿回来和正常的半饼对比观察、冲泡即知。云南的紫外线,要强过内地数倍,效果我不必说了。这两年见过很多新建小茶厂,制茶、存茶失败多属此例。另,长期漫射光或日光灯光线的累积照射,也同样引起类似的茶品劣变,薄薄的包装纸遮不住的。所以存茶避光非常重要。整桶茶不要拆竹壳,拆开的茶要再加包装。以上的文章简述了烘青与晒青后果区别,但没有说明如何在外形去区分烘青与晒青的毛茶。以下是个人一些体会,如有不对之处,请指正。谢谢。烘青茶菁颜色为鲜绿色,入口香气清甜,香气细锐而飘。一两年后,茶菁无光泽,香气下降很快,且出现闷味,汤色浊,叶底韧性差;冲泡2-3泡叶底后就呈现鲜嫩的青绿或黄绿色;新茶时干闻非常清香带甜,香气扬于上颚前段,喝后两颊和后牙带酸。晒青茶菁颜色叶身厚为墨绿色,叶身薄为黄绿或深绿色,茶菁略带青味,香气浓郁而沉。一两年后,茶菁开始发亮,汤色清亮,青味开始消失;冲泡2-3泡叶底后就呈现逐渐转为略乌暗的中绿色。南宁办事处2007-06-3016:11文章好象被楼主精简过,不错不错[s:11]烘青茶很容易试出来的,可以丢掉[s:11]我尽量追求好料,大树料因为这种料大家都会很爱惜,一般都会用传统工艺制作台地料或者杂拼料,就难说了茶言观色2007-06-3019:53引用原帖由南宁办事处于2007-6-3016:11发表文章好象被楼主精简过,不错不错烘青茶很容易试出来的,可以丢掉我尽量追求好料,大树料因为这种料大家都会很爱惜,一般都会用传统工艺制作台地料或者杂拼料,就难说了文章以前存的时候就这样的。而个人体会是学习总结而来的。烘青茶菁新茶很容易试。但两三年之后会怎样就不知道了,我目前手上的茶资料也只能实践到两年左右的。如兄有年份更长的烘菁茶品请拿出来学习一下。谢谢。至于烘菁茶品,不能说丢掉,新品时现喝还是有不错的茶品,至于陈放以后是什么情况就不知道了。因为新工艺需时间实践证明。谁都知乔木大树料好,就如谁都知宝马奔驰车好,但不是个个都买得起。所以只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去挑选性格比好的茶品了。南宁办事处2007-06-3023:11非也非也,云南的乔木茶树可能比广西人还多,还是有不贵的云南茶厂比北海做鱼不知多几倍了所以好茶太多了烘青的肯定少了大自然的味道闷闷的,怎么放都是一个味,放到没味还是闷闷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还不如喝广西稍好点的绿茶,只可惜不耐泡,不肥粗茶言观色2007-07-0102:05引用原帖由南宁办事处于2007-6-3023:11发表非也非也,云南的乔木茶树可能比广西人还多,还是有不贵的云南茶厂比北海做鱼不知多几倍了所以好茶太多了烘青的肯定少了大自然的味道闷闷的,怎么放都是一个味,放到没味还是闷闷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还...乔木型的树是很多,但乔木型的老树就不如广西人口多了。好茶是很多,只是按照现在的茶价,能不能消费得起又是一回事。曾与一网友聊天,他说,印级茶属于入门茶。从此之后,我不敢与他聊天了。不知兄的“不贵”概念是多少了。至于烘青,因需时间去证明,在没有经过时间证明之前,谁也不敢把话说得太过。尽管烘青茶菁陈放没有意义在行内已默认。新工艺有待时间证明。印象民族2007-07-0109:53[s:2]说的不错!下雪的域2007-07-0112:57哪么除了眼辩,品尝的辩别方法是什么呢?bb2007-07-0113:33普洱茶发展到今天,晒青茶越来越少.越是大厂越是烘青的多.站在市场的角度来看从晒青到烘青似乎是必然的.双金天龙茶业2007-07-0113:40引用原帖由原来是你于2007-7-112:57发表哪么除了眼辩,品尝的辩别方法是什么呢?除了眼辨,现在的普洱加工工艺巳较为复杂,烘青夹着晒青,晒青的毛料由于厂家追求最大产能而升高烘烤温度而也存在烘青的问题了,而且有很多茶青根本不是普洱茶茶青,07年普洱茶的Z艺加工之乱,前所未有,以下是一些个人经验,有错的希望茶友们指正,大家共同交流学习:烘青茶或高温烘烤的生茶、熟茶,严重的茶汤带着烘的''火''味、烘房味、茶汤口感单一沉闷,水没活性,口感变化不丰富,茶的感觉基本集中在口腔内,喝着感觉不舒服,有些烘得较轻的香味、甜味也很好,烘青茶茶底大都缺乏新鲜感,但不知后期存放变化如何;晒青的茶普遍带着一股阳光的味儿,严重的还有黄味、烟味,茶汤在口中的变化丰富,纯料的茶带有云南各个山头的特有风格,喉韵好,充满活性,喝着不沉闷,茶水生津回甜快,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心情舒畅!南宁办事处2007-07-0208:07引用原帖由茶言观色于2007-7-102:05发表乔木型的树是很多,但乔木型的老树就不如广西人口多了。好茶是很多,只是按照现在的茶价,能不能消费得起又是一回事。曾与一网友聊天,他说,印级茶属于入门茶。从此之后,我不敢与他聊天了。不知兄的“不贵”...还是那句话……哈哈云南乔木型的老树就是比广西人口多,不信?哈哈双金天龙茶业2007-07-0210:16引用原帖由南宁办事处于2007-7-208:07发表还是那句话……哈哈云南乔木型的老树就是比广西人口多,不信?哈哈呵呵,多是比较多,但因近年茶价较高,采摘过度,茶质是大不如前了,再加上现在多变的加工工艺,先不说价格几何,品质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原生的、野生的茶质就很好,不过是比较难找,还得冒犯国家法律!茶言观色2007-07-0302:19引用原帖由南宁办事处于2007-7-208:07发表还是那句话……哈哈云南乔木型的老树就是比广西人口多,不信?哈哈不是不信,只是兄的数据太模糊。2003年末,广西总人口4857万人。不知兄所知道的云南乔木型的老树数量是多少?数据在哪里得来?因为不知,所以想了解清楚。茶言观色2007-07-0402:59引用原帖由双金天龙茶业于2007-7-210:16发表呵呵,多是比较多,但因近年茶价较高,采摘过度,茶质是大不如前了,再加上现在多变的加工工艺,先不说价格几何,品质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原生的、野生的茶质就很好,不过是比较难找,还得冒犯国家法律!是的,现在的茶质相对于来说大不如04以前的茶质,但品质好的茶我觉得还是不少的,但性格比太高。据说野生茶树中某些是有毒的,专家呼语切勿胡乱追求野生茶。不知兄有否听闻?双金天龙茶业2007-07-0410:09引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