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第四章土壤类型-初育土+水稻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育土一、名词解释:初育土——是指发育程度微弱,母质特征明显,发生层分异不显著或只有轻度发育的幼年性土壤。岩成土——岩成土壤是指受母质特性影响明显、成土时间短及土壤发育微弱、土壤层次分异较差的土壤,是初育土的一种。紫色土——是一种主要由白垩系、侏罗系(也包括部分三叠系、第三系部分岩层)的紫色岩石风化演变而成的土壤类型。二、思考题1、岩成土都有哪些基本特性?岩成土的共性有三点:1、由于母质对土壤性质具有很大的延续作用,使土壤保持了相对的幼年阶段,明显带有母质特征。2、土壤的层次分化差,多为A-C或A-(B)-C层次组合,层次薄、质地粗。3、由于土体发育差,土壤的保水、稳定性差。2、石灰土为什么能长期停留在幼年成土阶段?由于石灰土多出现于岩溶地貌发育的喀斯特地区。由于源源不断的石灰岩新风化物以及含碳酸盐的地表水进入土体:CaCO3+CO2+H2O=Ca(HCO3)2就推延了土壤中盐基成分的淋失和延缓了脱硅富铝化作用的进行,形成年幼的石灰土。本来热带、亚热带地带性土壤已完成脱钙阶段,进入脱硅富铝化阶段,但由于特殊的成土作用形成了石灰土特殊的土壤性状。3、紫色岩风化成土的特点如何决定了紫色土的基本性质?1)紫色砂页岩,易吸热、岩性疏松,矿物组成复杂,膨胀系数有差异——易破碎、物理风化强。2)岩石中多富含CaCO3,风化过程中盐分虽有淋失但由于风化层不断被侵蚀、更新,所以土壤中仍有较多的游离CaCO3,延续了成土作用,使土壤停留在初期的成土阶段,形成幼年土。3)由于紫色岩石物表面有一层紫色铁质胶膜,矿物不易受水作用产生深刻分解,所以风化物——土壤基本上保持岩石颜色。4)由于上述特点,矿物化学风化十分薄弱,风化物中除石英外,还有大量的长石,云母等易风化的原生矿物,次生矿物也以水云母、蒙脱石为主,硅铝率一般3.0,土壤的矿物组成与岩石十分相似。4、用紫色土的发育阶段观点说明非地带性土壤和地带性土壤间的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可把紫色土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初始阶段由于岩石易风化→物理风化为主,加之人类活动,风化层常处于更新状态。特点:生物作用弱、腐殖质积累少,剖面结构单一层次分化差(分不清A、C,多数农业土耕地处于这一阶段,水土流失十分严重)(2)植物发育阶段紫色风化物上升始生长自然植物,特点:①有一定的有机质积累,但生物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较弱。②土壤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受母岩影响——有较多CaCO3补充,阻滞淋溶,延缓了成土作用,大量原生矿物存在。(3)向地带性土壤演化阶段如果随着地带性植被的进一步发展,生物作用加强,有机质积累增多,土层变厚,层次分化开始明显,紫色土所处的地带性成土作用开始占主导地位。紫色土→黄壤(红壤)水稻土一、名词解释:水稻土——是在长期水耕熟化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可起源于各种自然条件下影响的土壤。二、思考题:1、水稻土有哪些主要成土作用?(1)氧化还原作用水稻土长期处于积水状态,Eh值低,物质多呈还原态。放干水后,土壤有短期的氧化状态。(2)腐殖质的积累和分解来源:①稻杆、根;②有机肥积水→微生物质分解慢,有机质有一定积累。HA/FA较相应地带性土壤和旱地为高。(3)复盐基和盐基淋溶随水体向下移动→盐基淋溶复盐基:施肥、肥水灌溉→盐基离子为胶体吸附→方向也由上向下。(4)粘粒的积累和淋失垂直向下随水分移动发生积累和淋失随表层水水平流失去(肥水外流)(5)主要元素的转化和迁移A、Fe多被还原成低价,迁移十分显著B、由于磷在土壤中常同Fe结合成磷酸高铁,溶解度低活性差,在高Fe3+被还原成Fe2+后,增加了铁的活性,因而也降低了对磷的固定,使磷的有效性增加。C、由于Fe2+增加,一部分交换性阳离子被转换出来,增加了K、Ca、Mg、Na等淋失。2、请叙述水稻典型的土体构型和层次主要特征水稻土典型的剖面构型为Ap′(耕作层)——P(犁底层)——W(渗育层)——Bg(潴育层)——G(潜育层)——C(母质)(1)耕作层(淹育层)是人为影响最深刻,物质和能量变化最活跃生物活动最旺盛,土壤肥力特性表现最显著的土层。颜色一般为灰色、青灰色。(2)犁底层:(长期农耕机具挤压形成)紧挨着耕作层之下,多为扁平的棱块状结构。这层具有最大的容重和最小的孔隙度,是人为的溶积层。(3)渗育层:犁底层之下,是受灌溉水湿润或淋洗影响而形成的层次(有时缺失)。水分在此层运动很快,土壤颜色偏黄,干时呈大块状、棱柱状结构。垂直裂缝明显。(4)潴育层:(氧化还原层)沉积有大量的锈斑、锈纹、铁锰结核、粘粒含量高,长期的干湿交替,形成开裂、巨型的棱柱状。(5)潜育层:长期积水,还原物质积累明显,颜色多为淡蓝色,青灰色,糊状或整体结构。第五章土壤分布一、名词解释:土壤广域性分布——在全球陆地或某个大陆上大致呈连续分布,并与生物气候地带相适应的土壤分布规律。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土壤相应地呈大致平行于纬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是指地带性土类(亚类)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延伸,而按经度(东西)方向由沿海向内陆变化的规律。土壤分布的垂直带分布规律——是指随山体海拔高度的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增并在超出该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相应地出现垂直分带和有规律更替的特性。土壤的区域性(地方性)分布规律——土壤的区域性分布,是在地带性的基础上,由于地形、母质、水文地质状况以及人为耕作影响,使土壤发生相应的变异,土壤表现为区域性分布。土壤的中域分布规律——是指在中地形条件及其相应的其他地方性因素的影响下,地带性土类(亚类)和非地带性土类(亚类)按确定的方向有规律依次更替的现象。通常又称土壤组合。土壤的微域性分布规律——土壤分布的微域性,是指在小地形或人为耕种利用差异的影响下,在短距离内土壤的土种、变种、甚至土类、亚类,既重复出现又依次更替的现象。通常又称为土壤复区。二、思考题:1、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我国东部沿海为湿润海洋性地带谱为例进行说明。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土壤相应地呈大致平行于纬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沿海型土壤纬度地带的特点是:走向与纬线有些偏离,多分布在中纬大陆边缘,土壤地带谱由森林土壤系列组成,如我国东部从北而南依次出现:灰土(灰化土)—淋溶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富铝土(红、黄壤—砖红壤性红壤-砖红壤)。2、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我国温带干旱内陆性地带谱为例说明。因海陆分布的势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气环流造成的不同的地理位置所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使水分条件和生物等因素从沿海至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相应地呈大致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一般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典型,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湿润森林土类、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土类、半干旱的草原土类和干旱的荒漠土类。例如,我国从东北到宁夏的温带范围,由东往西土壤地带为:淋溶土(暗棕壤)—湿成土(黑土)—钙积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在暖温带范围内由东向西为:淋溶土(棕壤)-弱淋溶土(褐土)-钙积土(黑垆土、灰钙土)-荒漠土(棕漠土)。3、土壤水平地带的界线常与山地分水岭、大河谷等地理界线相一致,请举例说明。土壤水平地带的界线大都与大山地分水岭、大河谷等地理界线相一致。这样的地理界线通常最大程度地引起气候、生物、人文景观和土壤地带的分异。以我国为例:长城从海边起大多沿险要的分水岭构筑,具有对气候、农业和土被分异的意义,因此,长城作为一条界线,除了最东部需要向北推移2—4纬度外,恰好是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分界,即我国冬作物分布的北界;在沿海地段是暗棕壤与棕壤的分界,往内陆地段,是钙积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与弱淋溶土(褐土)分界。秦岭-淮河界线,是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分界,也是我国水旱二季农作的北界,该线以北是棕壤和褐土,以南是黄棕壤。南岭是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的分界。天山是棕漠土和灰棕漠土的分界。太行山脉使其西面的黄土高原的气候明显变干,出现黑垆土、褐土。4、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有什么基本特点?(1)土壤垂直带谱由基带土壤开始,随山体高度增高,依次出现一系列与较高纬度带(或较湿润地区)相应的土壤类型。(2)在相似的经度上,从低纬到高纬,土壤垂直带谱有由繁变简,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有有降低的趋势。(3)在相似的纬度上,从湿润地区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到干旱地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先是趋于复杂,最后又趋向于简单,而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则逐渐升高。(4)在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5)山地坡向对土壤垂直地带谱的组成有明显影响,特别是作为水平土壤地带分界线的山地两侧尤为明显,其总的特点是山地下部建谱土壤类型各异,向上逐渐趋于一致,但带幅高度仍然有别。(6)山地形态对土壤垂直带谱的展布形式也有明显影响。高原边缘地区,多出现“镶边式”(又称“单面山式”)垂直带谱,位于同一水平地带内的山体,两面具有类同的垂直带谱,则形成“猪背式”的垂直带谱。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