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分生组织,成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关于分生组织:具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顶端,侧生,居间;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关于保护组织:覆盖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⒈表皮:初生保护组织。由原表皮分化而来。通常由一层生活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形状扁平,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的外壁增厚,常形成角质膜。在气生表皮上具有气孔,另外,表皮上有时还具有附属物。⒉周皮: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分裂形成。关于薄壁组织:植物体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组织。⒈特点:①细胞壁薄,液泡较大;细胞质较小,一般都具有胞间隙。②分化程度较浅,有潜在的分生能力。⒉类型:①吸收组织②同化组织③储藏组织④储水组织⑤通气组织⑥传递细胞关于机械组织:巩固、支持植物体的组织。(1)厚角组织:①特点:初生的机械组织;由活细胞组成。细胞初生壁的角隅处增厚;常含有叶绿体,并有一定的分裂潜能。②分布:植物的幼茎、花梗、叶柄和大的叶脉中。即可以支持器官的直立,又适应器官的迅速生长。(2)厚壁组织:①特点:次生的机械组织,其细胞壁呈不同程度的木质化加厚,成熟细胞一般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细胞腔很小。②类型:纤维(木纤维,韧皮纤维),石细胞。关于输导组织:运输水溶液及同化产物的组织。(1)木质部: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一类复合组织。由导管、管胞纤维和薄壁细胞组成。其中,导管和管胞都是长管形,起主要输导作用。①导管分子:长管状,细胞壁强烈木质化,成熟后为死细胞。导管分子纵向连接,形成导管。导管分子是通过端壁溶解后形成的穿孔来进行物质运输的。端壁则可称为穿孔板。导管分子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次生壁(内壁)形成特殊的木质化增厚,呈现出各种花纹。②管胞:管胞也是两端渐尖的长管形细胞。与导管分子的区别在于:管胞不象导管分子那样,端壁特化成穿孔板。而是通过壁上的纹孔,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所以,管胞比导管输导能力弱,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只有管胞,而被子植物木质部中,主要为导管。管胞和导管分子一样,成熟后也为死细胞,其次生壁也有木质化增厚。(2)韧皮部:输导有机养料的一类复合组织。由筛管、筛胞、纤维和薄壁细胞组成。其中,筛管和筛胞起主要输导作用。①筛管分子:长管状活细胞,细胞壁只有初生壁。筛管分子是由穿过端壁上的小孔(筛孔)的原生质丝来进行物质运输的。端壁则可称为筛板。筛孔总是分布在筛板上凹陷的区域(筛域)。筛管分子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核及多种细胞器解体,细胞质中只保留线粒体、质体、P—蛋白体和一部分内质网,所以,筛管分子是一种特殊的无核生活细胞。筛管分子侧面通常有一个薄壁细胞与之相邻,称伴胞,它与筛管分子来自于同一个母细胞。②筛胞:筛胞也是输导有机养料的长管形细胞。与筛管分子的区别在于:筛胞不象筛管分子那样,筛胞细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没有P—蛋白。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韧皮部中只有筛胞,而被子植物韧皮部中,主要由筛管组成。关于分泌结构:能产生挥发油、树脂、蜜汁等物质,并能将其积聚在细胞内或排出体外的细胞或细胞组合,总称为分泌结构。通常可分为外分泌结构和内分泌结构两大类。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有种脐、种孔、种脊、种阜等结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新个体的雏体。胚乳:种子内贮存养料的场所。种子的主要类型:有胚乳种子:1、双子叶:如蓖麻、烟草、桑和茄等。2、单子叶:小麦、水稻、玉米和洋葱等。无胚乳种子:1、双子叶:如蚕豆、棉等。2、单子叶:慈姑、泽泻等。营养变态:如马铃薯的块茎,葡萄的卷须,刺槐的刺。被子植物双受精: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然后穿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到达胚囊。花粉管进入胚囊一旦接触助细胞,其末端就破裂,管内的内含物,包括营养核和两个精子一起进入胚囊,接着营养核解体,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融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这是被子植物新特有的现象。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各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级)植物的学名和英文名称:由林奈(1753)创立、遵循《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用两个拉丁单词命名一种植物、且为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名称为学名。属+种+定名人,统一名称,学名水分作用:1)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2)水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3)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运输物质的介质4)水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5)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大量元素9种氮(生命元素)、磷、钾、钙、镁、硫、碳、氢、氧微量元素7种铁、铜、硼、锌、锰、钼、氯注:(氮是矿质元素)光合作用:意义——把无机物变为有机物的重要途径;巨大的能量转换过程;维持大气中O2和CO2的相对平衡,光合作用是生物界获得能量、食物和氧气的根本途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和能量转变——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根据能量转变的性质,将光合作用分为三个阶段: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成电能,主要由原初反应完成;2.电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由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3.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由碳同化完成。附:光合作用中各种能量转变情况能量转变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转变过程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是否需光需光不一定,但受光促进不一定,但受光促进呼吸作用:意义——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中间产物是合成植物体内重要有机物质的原料;在植物抗病免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器官——线粒体。有机物代谢与运输:运输:短距离运输细胞内以及细胞间的运输(有质外体、共质体以及质外体与共质体间三种运输类型),距离在微米与毫米之间;长距离运输器官之间、源库之间的运输,需要通过输导组织,距离从几厘米到上百米物质运输的一般规律:(1)无机营养在木质部中向上运输,而在韧皮部中向下运输;(2)光合同化物在韧皮部中可向上或向下运输,其运输的方向取决于库的位置;(3)含氮有机物和激素在两管道中均可运输,其中根系合成的氨基酸、激素经木质部运输;而冠部合成的激素和含氮物则经韧皮部运输;(4)在春季树木展叶之前,糖类、氨基酸、激素等有机物可以沿木质部向上运输;(5)在组织与组织之间,包括木质部与韧皮部间,物质可以通过被动或主动转运等方式进行侧向运输;(6)也有例外的情况发生。植物生长物质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和植物激素(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其他天然植物生长物质,如油菜素内酯类,水杨酸,茉莉酸和多胺类。植物生长物质的分布和运输:1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很广,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胚芽鞘中都有,含量甚微,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2赤霉素广泛分布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褐藻,绿藻,真菌和细菌中。和生长素一样,较多存在于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茎端,嫩叶,根尖和果实种子。赤霉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没有极性。3细胞分裂素分布于细菌,真菌,藻类和高等植物中。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细胞分裂的部位,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根部合成处通过木质部运到地上部,少数在叶片合成的也可能从韧皮部运走。4高等植物各器官都能产生乙烯,但不同组织器官和发育时期,乙烯的释放量是不同的。一般,成熟组织释放较少,分生组织,种子萌发,花叶脱落,花衰老和果实成熟时比较多;机械损害和逆境胁迫时较多,某些真菌和细菌也产生较多。5脱落酸存在于全部维管植物中,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高等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中都有,其中以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差不多所有含叶绿体或造粉体的细胞都合成,在逆境下含量迅速增多。运输不存在极性。大多在韧皮部运输。生命周期:植物从发生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光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称为光形态建成。生长周期性:植物的个别器官或整株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高点,然后生长速率又减慢以致停止。生殖生理:(幼年期,春化作用,光周期,花,受精生理)成熟:(种子,果实)休眠:植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生长暂时停顿的现象,是植物抵制不良自然环境的一种自身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衰老: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生理性病害发生原理:因环境条件(冷热旱涝盐)引起,没有病原物侵染。传染性病害:病原体胁迫作物后,使作物水分平衡失调,光合作用下降。转基因技术:又称基因重组技术或DNA重组,即将人工分离或修饰过的基因导入植物基因组中,通过导入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植物体性状的可遗传修饰。植物生物反应器:植物生物反应器是指通过基因工程途径,以常见的农作物作为“化学工厂”,通过大规模种植生产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医用蛋白、工农业用酶、特殊碳水化合物、生物可降解塑料、脂类及其它一些次生代谢产物等生物制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