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干馏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煤的组成;(2)煤的干馏的原理;(3)干馏产物及其主要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内容;(2)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逻辑推理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煤的直接作燃料既效率低,有污染环境,树立煤的综合利用和环保意识。(2)了解煤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应用,知道我国是煤藏量丰富的国家,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对发展煤炭事业的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煤的干馏的原理;教学难点:煤的干馏的原理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煤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是使用的主要燃料之一,但是散煤是禁止使用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那又要对煤要进行怎样的处理,这节课我就学习一下煤的干馏。【板书】二、煤的干馏阅读课本70页内容,自主完成下列问题煤是由______化合物和_____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______,除了含有______、_______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混合物里的无机矿物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2.煤与炭的区别。3.煤的干馏:是指将煤_______________使其_____的过程,其主要产品有:气体、固体_______、液体、煤焦油中有多种有机物如、还有少量的无机物。4.干馏和分馏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煤的干馏产物的用途6.在炉子里烧煤能看到哪些现象?7.燃烧煤有哪些污染?8.煤除了用做燃料外还有哪些应用价值?【提问并总结】【板书】一、煤的成分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N、S、O、P等元素;混合物里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硅、铝、钙、铁等元素。【板书】二、煤的干馏及其产品阅读讨论为主,见教材P70页表3-2-1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比较干馏、蒸馏、分馏的差别蒸馏分馏干馏过程加热和冷凝[来源:学*科*网]加热和分段冷凝隔绝空气加强热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用分离液体混合物分离液体混合物加工煤【思考】区分化学中“三馏”的区别和应用(1)蒸馏:把液体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形成液体的操作。蒸馏可使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挥发而达到分离混合物或除杂质的目的。被蒸馏的混合物中至少要有一种组分为液体。各组分沸点差别越大,挥发出的物质(馏分)越纯。若不同组分之间沸点差值小,或不同组分互溶形成恒沸液体,馏分则不纯。(2)分馏:对多组分混合物在控温下先后、连续进行的两次或多次蒸馏,可使多组分混合物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中分离为两种或多种馏分而达到分离混合物或除杂质的目的。(3)干馏:把固态混合物(如煤、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干馏。重点强调:①蒸馏与分馏同属物理变化,而干馏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②分馏一般专指石油的分馏,而干馏一般专指煤和木材的干馏。【板书】三、煤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大量燃烧煤燃料,会造成CO2、SO2等污染--------掺入氧化钙[来源:网]煤作为化工原料又会引出“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合理处理并重复利用各种产物煤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煤灰——湿化四、课堂练习1.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在本质上的差别是()A.加热的温度不同B.得到的产品不同C.前者要隔绝空气D.干馏是化学变化,分馏是物理变化2.有关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煤是工业上获得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的重要来源B.煤是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内含煤焦油等成分C.煤除了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N、S、O等元素D.煤等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节能和开发新能源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3.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它们的加工以及综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是各类有机物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从煤焦油中经过分馏可以得到苯、甲苯等,说明煤中含有苯和甲苯D.石油的裂化、裂解说明烃在加热条件下是可以分解的,并且碳链越长,越易分解4.如下图是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完全后,试管A中剩下的灰黑色固体是;试管B中的液体分两层,上层为澄清、透明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是,下层的黑色黏稠物是,写出其中的成分与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个),。(2)C处点燃的气体在工业上叫,其主要成分是。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实验、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验证串联起来,通过化学史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渗透了真(科学求真)、善、美(科学家的高尚品质和高科技展现出的美)的教育以及辨证观点的教育。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