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完整版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级期末考试复习大纲(闭卷)考试时间:7月6日上午一、辨析题(2题,每题5分)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本命题错误。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指导,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包括他青年时的思想和晚年思想,而在这两个阶段,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有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本命题错误。第一,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其实质和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实事求是还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还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故而我们常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第二,与时俱进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身内涵的东西,从而严格意义上说,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并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本身。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正确。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之间的区别在本质上是生产方式的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既讲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最终消灭剥削奠定物质基础;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保证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因此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观点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我们国家我们党自己界定,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有他们自己的表述,因此,这个表述只在中国适应.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了,自然也就没有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个主要矛盾.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的丰富能和健康,而不是阶级斗争,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是当务之急.而目前全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比较低,又参差不起,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要,所以,这个矛盾成为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瓶颈,在其他矛盾中居于主导地位.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本命题正确。“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判断,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问题。相对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革命而言,改革之所以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第一,改革同革命一样,其性质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第二,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三,改革同革命一样,其特点都是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6、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本命题错误。和谐社会并不简单的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的社会是以牺牲社会活力为代价的。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二、简答题(2题,每题10分)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第1章)(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2)重要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2、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第1章)a.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建设理论b.历史地位1.马克思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第2章)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4、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导下,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进行了系统论述,为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作了理论上与政策上的准备。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问题。首先,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再次,它是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和时代转换的必然结果。无产阶级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无产阶级要实现其领导权就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5、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第3章)(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2)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5)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6)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6、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第3章)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7、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第4章)(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8、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第4章)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9、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第5章)(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1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第5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以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从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11、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6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生产力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是因为:第一,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