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与玻璃体-教案内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熔体与玻璃体(MeltandGlass)1.前言(PREFACE)1.1概念(CONCEPTION)熔体:介于气体和固体(晶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它具有流动性和各向同性,和气体相似;但又具有较大的的凝聚力和很小的压缩性,和固体相似。玻璃:由熔体过冷(Supercool)而制得的一种非晶态。1.2晶体和非晶体(CrystalandNoncrystal)结构基础主要讲述的是晶体,其结构特点是质点在三维空间有规则排列,称为远程有序;而现在所讲述非晶态固体(Noncrysralsolid)(玻璃、树脂、橡胶),其结构特点是近程有序,而远程无序。固体能量曲线图(有图说明-教材P77图3-1)可以说明:晶体的位能最低,玻璃体的位能高于晶体,而无定形物质的位能更高。1.3熔体和晶体(MeltandCrystal)A.体积密度相似(晶体→熔体,小于10%体积变化;气化时,增大数百倍至数千倍)B.热容相近(CP)C.X-射线衍射图相似。(图说明教材P78-图3-2)1.4玻璃和熔体(GlassandMelt)玻璃由熔体过冷(Supercool)而制得的非晶态物质,熔体和玻璃体结构很相似,它们的结构中存在着近程有序的区域,例如石英晶体中Si-O键距为1.61A,而石英玻璃中Si-O键距为1.62A,两者极为相似;X-ray衍射结果可以证明。(图说明教材P78-图3-2)1.5硅酸盐熔体的特点(FeatureofSilicateMelt)硅酸盐熔体由于组成复杂,粘度大,结构研究困难。2.熔体的结构理论:(TheoryofStructurefortheMelt)2.1近程有序理论(Orderinshortrange)晶态时,晶格中质点的分布按一定规律排列,而这种规律在晶格中任何地方都表现着,称为“远程有序(Orderinlongrange)”。熔体时,晶格点阵(crystallattices)被破坏,不再具有“远程有序”的特性,但由于熔化后质点的距离和相互间作用力变化不大,因而在每个质点四周仍然围绕着一定数量的、作类似于晶体中有规则排列的其它质点,和晶体不同的是这个中心质点稍远处(10~20A)这种规律就逐渐破坏而趋于消失。对于这种小范围内质点的有序排列称之为“近程无序(disorderinshortrange)”。2.2核前群理论又称“蜂窝理论或流动集团理论”液体质点有规则的排列并不限于中心质点与周围紧邻的质点之间,而是还有一定程度的延续,从而是组成了核前群。核前群内部的结构和晶体结构相似,而核前群之外,质点排列的规律性较差,甚至是不规则的。所谓的核前群就是液体质点在形成晶核前的质点群或质点集团2.3聚合物理论(Polymer)2.3.1硅酸盐(Silicate)熔体的基本结构Si4+高电荷,半径小,形成很强的硅氧四面体(Tetrhedral),其电负性ΔX=1.7,具有52%共价键,和O形成SP3杂化,使Si-O键增强,键距缩短。结论:Si-O键具有高键能,方向性和低配位(Coordination)。键接方式:共顶连接(鲍林规则—Pauling’sRules)(图说明-找晶体结构)2.3.2Na2O加入对硅酸盐熔体结构影响A:桥氧:Ob(一氧共两硅)O-Si-O-Si-O-O为桥氧B:非桥氧:Onb(图说明-教材P78-图3-3)C:由于R-O键比Si-O键弱得多,Si4+能把R-O上的氧离子拉在自己周围,由于R-O加入使桥氧断裂,使Si-O键强、键长、键角都在发生变动。O/Si=2:1~4:1架状—层状--带状—链状—岛状(桥氧全部断裂)(图说明-教材P78图3-4)2.3.3聚合物理论的基本过程(图说明-教材P78图3-4)A.石英的分化部分石英颗粒表面带有断键,这些断键与空气中的水汽作用生成Si-O-H,加入Na2O发生离子交换,则断键发生离子交换,为Si-O-Na,由于Na+能使硅氧四面体中Si-O键强发生变化,在Onb中Si-O键的共价成份减弱,因而Si-Onb-Na使得Si-Onb相对增强,而使相应三个Si-Ob相对削弱,易受碱侵蚀断裂,形成两个四面体组成的二聚体短链。B.缩聚伴随变形在熔融过程中,时间加长,温度升高,不同聚合物发生形变。链状聚合物易发生围绕Si-O轴转动同时弯曲;层状聚合物发生摺皱、翘曲;架状使许多桥氧断裂,同时Si-O-Si键角发生变化。低聚物相互作用,形成级次较高的聚合物,同时释放部分Na2O-缩聚。C聚合=解聚平衡不同聚合程度的负离子团同时并存,单聚体([SiO4]4-)、二聚体([Si2O7]6-)、三聚体([Si3O10]8-)……(SinO3n+1)(2n+2)-,此外还有三维晶格碎片(SiO2)n。多种聚合物同时并存而不是一种独存就是结构远程无序的实质。2.3.4熔体结构与温度、组成关系A.组成不变时,温度升高,低聚物浓度升高。B.温度不变时,O/Si升高,低聚物也升高。3.熔体的性质3.1粘度(Viscosity)3.1.1粘度的意义硅酸盐工业中,玻璃加工工艺的选择和耐火材料的使用温度均与熔体粘度密切相关。粘度又是影响硅酸盐材料烧结速率的重要因素。降低粘度对促进烧结有利,但粘度过低又增加坯体变形的能力。3.1.2粘度的定义设有面积为S的两平行面液面,在外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梯度dv/dx移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f可这样表示:f=sdv/dx,式中为单位面积的内摩擦力(f/s=,剪切力)%与速度梯度的比例系数,称为粘度。粘度的倒数称为流动度(=1/)3.1.3粘度的单位粘度的单位为1帕秒(Pa.s),它表示相距1米的两个面积为1米2的平行平面相对移动所需的力为1牛顿。因此,1帕秒=1牛秒/米2,1帕秒=105达因秒×10-4厘米2=10泊。3.1.4粘度的测试方法由于硅酸盐熔体的粘度相差很大,可从十分之几到1016泊,不同范围的粘度用不同方法测定:(1).107~1016泊的高粘度:用拉丝法—根据玻璃丝受力作用的伸长速度来定。(2).102~108泊用转筒法—利用细铂丝悬挂的转筒浸在熔体内转动,悬丝受熔体粘度的阻力作用而扭成一定的角度,据角度大小而定。(3).101.5~1.3×106泊可用落差法—测定铂球在熔体中的下落速度。(4).10-1泊用振荡阻滞法—利用铂球在熔体中振荡时,振幅受阻滞逐渐衰减原理而定。3.2粘度的几种理论解释(—T的关系)3.2.1绝对速度理论熔体质点都处在相邻质点的键力的作用下(每个质点都落在一定大小的位垒△E之间),要使这些质点移动,就得克服此位垒的足够能量。这种活化质点数愈多,则流动性愈大,根据玻尔兹曼分布定律,活化质活质点数与exp(-△E/kt)成比例,即有流动度φ=φ0exp(-△E/kt),流动度为粘度的倒数φ=1/,即=0exp(△E/kt),log=A+B/T,其中A=log0,B=(△E/kt)loge。3.2.2自由体积理论液体流动必须打开一些蕴藏在液体内容内部的空隙以允许液体分子的运动。液体中分布着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空洞。这种空洞为液体分子运动提供了空间自由体积Vf为液体分子体积V减去T0时液体分子有效硬核体积V0(紧密堆积的最小体积),即Vf=V-V0,Vf越在(温度越高),液体愈易流动,粘度也愈小,即得表达式为:=Bexp(KV0/Vf),Vf=a(T-T0),=Aexp(KV0/(T-T0)),与T成反比。3.2.3过剩理论液体由许多结构单元构成,液体的流动是这些结构单元的再排列过程,这些结构单元的大小是温度的函数,并且由结构位形熵S0决定。公式:=Cexp(D/TS0)3.3影响粘度的因素3.3.1.玻璃粘度—温度曲线上特征温度:名称特征粘度值(泊)说明1.应变点1014.5内部质点应力松弛停止,玻璃退火下限2.转变点1013Tg(转化温度或脆性温度)—退火上限,玻璃的许多物理性能在该粘度范围内急剧变化,玻璃结构发生变化。3.变形开始温度1011~11.5对应热膨胀曲线上最高点温度4.软化温度107.65~8玻璃自重软化5.流动温度105成形操作粘度值6.熔融温度50~500(有图说明-教材P87-图3-14)3.4粘度与组成的关系1.粘度随O/Si增大,桥氧增加,低聚物不断产生,网络断裂程度增加(即加入Li2O,Na2O,K2O,BaO)2.当Al2O3/Na2O≤1时,Al2O3代替SiO2可以起“补网”作用,从而提高粘度效果。3.在简单碱金属硅酸盐熔体R2O—SiO2中,阳离子R+对粘度的影响与它本身含量有关:O/Si降低,对粘度起作用是Si-O键力,R2O中随R+半径减小,键强增加,它对[SiO4]间Si-O键削弱能力增加,因此粘度按Li2O,Na2O,K2O次序增加;O/Si升高时,硅氧四面体间连接方式已近岛状,四面体很大程度靠R-O键长相连,故Li+键力大,很高粘度。二价离子与一价阳子相似,但极化作用。4.“硼反常”现象,[BO4]—粘度升高,[BO3]—网络疏松,粘度下降。3.5表面张力—表面能(SurfacetensionandSurfaceenergy)(1)表面能:将表面积增大一个单位面积所需做的功,erg/cm2.表面张力:扩张表面单位长度所需要的力,F/cm。液体的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数量与因次相同,表面能往往就用表面张力来代替。(2)硅酸盐熔体的表面张力比一般液体高,随着组成而变化一般波动在220~380dyn/cm(3)B2O3熔体表面张力很小,降低表面张力,由于硼氧三角体平面可以按平行表面方向排列,这样迷人本内部和表面之间的能量差较小。(4)Al2O3,MgO,CaO,SiO2等提高表面张力。K2O,PbO,B2O3,Cr2O3等能降低熔体表面张力。(5)键型(Typeofbonds):具有金属键的熔体表面张力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键(6)温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4.玻璃的通性4.1各向同性(非等轴晶系具有各向异性)--Isotropic(independentoforientation)玻璃内部任何方向的性质如折射率,导电率,硬度,热膨胀系数相同;与晶体各向异性不同,类似于液体。玻璃的各向同性是统计均质结构的结果的外在表现。注:玻璃中存在内应力时,结构均匀性遭受破坏,呈各向异性。4.2介稳性—(Metastable)(系统含内能并不处于最低值)热力学观点:玻璃因能量高于同组成晶体,有自发析晶趋势,因粘度大,析晶动力学小而介稳存在。(教材见P90,图3-19)4.3可逆与渐变性由熔融态向玻璃转化的过程是可逆的与渐的。玻璃无固定熔点,而只有熔体——玻璃体可逆转变的间谍范围。(教材见P90,图3-19)(Tg与冷却速度有关)4.4熔融态向玻璃转变时,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Continuous)。(教材见P90,图3-20)具有以上四个特征的物质,不论其化学组成如何,都称为玻璃(glass)4.5和玻璃相关的几个概念脆性温度(Tg):软化温度(Tf):反常间距:5.玻璃的形成(GlassFormation)5.1玻璃形成的方法A.传统玻璃的熔制过程分五个阶段:硅酸盐形成——玻璃形成——玻璃液澄清——玻璃液均化——玻璃液冷却。熔制——成型——热处理——冷加工(平板玻璃:浮法;玻璃细珠:粉末法,熔液法;空心玻璃:手工或吹)B.微晶玻璃:适当组成的玻璃控制结晶而成,含(95~98%)1um以下的晶体及少量残余玻璃相(不透明):热处理(1012~1015颗/cm3),晶核剂5.2玻璃形成的热力学(Thermodynamic)熔体在冷却过程中有三种途径:A.结晶化(Crystallization):有序度不断增加,直到释放全部多余的能量B.玻璃化(Classification):过冷液在Tg固化C.分相(MiscibilitygapsorPhaseimmiscibility):质点迁移发生偏聚,形成互不混溶的组成。熔体过冷时,三种过程总要程度不等地发生。5.3形成玻璃的动力学(Kinetics)手段5.3.1物质结晶条件晶核生成速率(成核速率(Nucleationrate)Iv——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