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全套课件-165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录•第1章绪论•1.1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1.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1.3管理会计的职能•1.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思考题•第2章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2.1成本及其性态分析•2.2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2.3变动成本法•2.4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2.5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分期净利不同的原因分析•2.6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结合运用•思考题•练习题•第3章本量利分析•3.1本量利分析概述•3.2盈亏平衡点分析•3.3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分析•3.4安全边际与盈亏平衡点作业率•思考题•练习题•第4章预测分析•4.1预测分析概述•4.2销售预测分析•4.3成本预测分析•4.4利润预测分析•4.5资金预测分析•思考题•练习题•第5章短期经营决策的分析与评价•5.1短期经营决策概述•5.2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5.3产品生产决策的分析与评价•5.4产品售价决策的分析与评价•5.5物料储备决策的分析与评价•思考题•练习题•第6章长期投资决策的分析与评价•6.1长期投资决策概述•6.2货币的时间价值•6.3现金流量•6.4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思考题•练习题•第7章全面预算•7.1全面预算的概念、组成和作用•7.2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7.3弹性预算•7.4零基预算•7.5滚动预算•思考题•练习题•第8章标准成本法•8.1标准成本概述•8.2标准成本的制订•8.3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8.4成本差异的处理•思考题•练习题•第9章责任会计•9.1责任会计概述•9.2内部转移价格•9.3成本中心的责任报告与业绩考评•9.4利润中心的责任报告与业绩考评•9.5投资中心的责任报告与业绩考评•思考题•练习题•附录•附表1•附表2•附表3•附表4•参考文献•学习目标•本章主要阐述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通过学习,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管理会计的内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以及管理会计的职能,以便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1.1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第1章绪论•1.1.1管理会计的概念•一般认为,广义的会计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记录、计算活动。•狭义的会计仅指现代会计,就是指以意大利数学家巴其阿勒在1494年提出的借贷复式记账法原理为标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复式的经济活动或预算账为基本手段,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乃至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活动或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连续地、系统地进行核算,并根据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的一种管理经济的工具。•1.1.2管理会计的形成•1.1.3管理会计的发展•1.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1.2.1规划与决策会计•规划与决策会计是利用会计、统计资料和其他业务数据,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反映经济现象的各种指标进行预测,并运用目标管理方法来确定盈利目标,评价实现盈利目标的多个方案,选优决策,编制实现方案的预算和计划。•(1)经营预测与规划•(2)经营决策•(3)编制预算•1.2.2控制与评价会计图1.1管理会计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1)进行控制•(2)业绩评价•1.3管理会计的职能•1.3.1计划职能•广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狭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对未来活动的预先谋划和安排。•1.3.2预算职能•预测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来预计、推断事物的发展变化,它是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根据已知来推测未知的一个过程。•1.3.3决策职能•决策是指人们为了确定未来的行动目标和为实现目标从两个及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择1个较优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1.3.4控制职能•控制是指通过一定手段来影响人们的行为,使之能按预定的目标或计划(或标准)开展行动的管理活动,也就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校正,以确保企业的目标以及为此制订的计划(或标准)得以实现。•1.3.5考核职能•考核是指企业对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完成预定目标的情况,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并根据其业绩的大小给予相应奖惩的一种管理活动。•1.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1.4.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应用的数据、资料来源多数是同一的•(2)执行控制和考核的职能是相同的•(3)会计报表是相互渗透的•1.4.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主要服务对象不同•(2)工作依据的规范不同•(3)工作重点和时限不同•(4)核算对象的范围不同•(5)核算程序和报表格式不同•(6)核算方法体系不同•(7)核算精确度要求不同•(8)编制报表的时间不同第2章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学习目标•本章主要阐述了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问题。通过学习,了解成本分类、成本性态分析及应用,掌握全部成本法的概念和成本流转模式,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和成本流转模式,全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之间的区别,按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这两种成本计算法的结合运用。•2.1成本及其性态分析•2.1.1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2)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在营业与行政管理方面发生的费用,一般可以分为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保险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部门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经营费用。•2.1.2成本按其性态分类•(1)固定成本•(2)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其总额成正比例变动的有关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3)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指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又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1)半固定成本。图2.4半固定成本图2.5半变动成本•2)半变动成本。•3)延期变动成本。•4)曲线式成本。•2.2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图2.6延期变动成本图2.7曲线式成本•混合成本是一种既固定又不完全固定、既变动又不完全变动的双重性成本。•2.2.1高低点法•1)求单位变动成本,又称成本变动率,其计算公式:•2)计算出固定成本总额,其计算公式为:•2.2.2散布图法•散布图法是把过去某个时期混合成本的历史数据逐一在坐标图上标明,一般以横轴代表业务量(x),纵轴代表混合成本(y),经目测在各个成本点之间画1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借以分解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a)和变动成本(b)含量的一种方法。•散布图法的基本步骤:•1)根据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历史观测数据,描出相应的坐标点;•2)用目测法确定趋势直线;•3)确定固定成本,即在成本趋势直线同纵轴交点上确定为固定成本;•4)确定单位变动成本或成本变动率,其计算公式为b=(y-a)/x•2.2.3回归直线法图2.8散布图•回归直线法是根据过去一定时期业务量(x)和混合成本(y)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平方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业务量和混合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a)和变动成本(b)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首先,以合计数()的形式,表达y=a+bx中每一项,得•再以业务量x乘y=a+bx中的每一项,然后相加得•然后将(2.1)式移项化简后,得•将(2.3)式代入(2.2)式,并化简得•2.3变动成本法•2.3.1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变动成本法是指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即变动生产成本,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即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变动成本法下成本构成如图2.9所示。图2.9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构成图•2.3.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根据•(1)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2)固定制造费用应当作为期间成本处理•2.3.3变动成本法的成本流转模式•2.4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是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法相对立的概念,财务会计在计算产品成本时通常使用全部成本法。所谓全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照经济用途分类为基础,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2.4.1理论根据不同•2.4.2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2.4.3税前净利的计算程序不同•2.4.4损益表的编制方法不同•(1)成本项目的排列方式不同•(2)对固定生产成本的处理不同•(3)计算出来的税前净利可能不同•2.5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分期净利不同的原因分析•2.5.1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分期净利计算的举例•(1)假定各期产量不变,销售量变动•(2)假定各期销量不变,产量变动•2.5.2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分期净利不同的原因分析•2.6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结合运用•2.6.1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1)全部成本法的优点•1)有利于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2)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2)全部成本法的缺点•1)产品的单位成本不能反映生产部门的真实成果,反而掩盖了生产业绩。•2)在全部成本法下,各期的单位产品成本和各期税前净利受产量变动及期初和期末存货水平的影响,其结果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为粉饰业绩而片面追求高产量、高产值,从而造成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3)全部成本法不利于进行预测、短期决策和编制弹性预算。•4)全部成本法需要对固定生产成本进行分配,故计算比较烦琐,工作量较大。•2.6.2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的要求。•2)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3)可以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决策方法。•4)把固定生产成本列作期间成本记入当期损益,可以降低产品成本计算的工作量。•(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1)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的要求。•2)不适应长期决策的要求。•3)所确定的成本数据不符合通用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2.6.3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结合与运用•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假定、本量利分析的概念和本量和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盈亏平衡点分析的几种方法以及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影响的分析和安全边际与盈亏平衡点作业率。第3章本量利分析•3.1本量利分析概述•3.1.1本量利分析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1)本量利分析的概念•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它是指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示,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依存关系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利润(3.1)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利润(3.2)px-bx-a=P(3.3)•3.1.2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1)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的假定•(4)变动成本法假定•(5)目标利润假定•3.1.3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营业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3.4)•用字母表示为P=(p-b)x-a•(2)边际贡献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1)边际贡献的概念。•2)边际贡献的表现形式。•3)边际贡献指标的计算公式•(3)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变动成本率(以bR表示)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或单位变动成本占单价的百分比,是与边际贡献率有密切关系的一项指标。•3.2盈亏平衡点分析•3.2.1盈亏平衡点的概念•盈亏平衡点(breakevenpoint)也叫保本点,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不盈不亏的销售数量或销售收入。•3.2.2盈亏平衡分析的公式计算法•(1)单一产品的盈亏平衡分析•(2)多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分析•3.2.3盈亏平衡分析的图示法•图示法就是通过绘制盈亏平衡图,在图中以3条直线分别反映销售收入、总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在总成本与销售收入两线交

1 / 1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