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八必选案例(上)分析.doc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我完全认同这种做法。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与我们一样都喜欢自然,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符合人性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学校的亮灯工程——除周末外,每天晚上机房、图书馆、实验室全部对学生开放。另外,学校会在研究小组形成以后为每个小组指派一名指导老师。这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大力支持,没有这种有效的支持,研究性学习就很难完成。学校可以从人力、物力、课程学习等方面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例如:1、经费保证和技术支持;2、合理安排时间;3、建立奖励制度,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4、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等。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1.从案例中了解到:寒假期间,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为了联络方便,“团队之星”通过网上即时交流工具建立了一个群,充分利用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很符合时代特征的交流方式。2.案例中告诉我们:“团队之星”通过网络查到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联系方式,因为专家都比较忙,所以沟通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专家们给了他们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这样的方式达到了与有关专家的交流。3.信息化工具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信息化工具在教学交流中可以在线讨论,即时通信,方便资料、信息收集。利用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可以充分共享资源。利用电子邮件可以在线时间短,成本低,传输速度快,交流方便,图文并茂。这些都为我们都教学交流提供丰富的资源。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如下步骤:(1)动员和培训阶段: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2)课题准备阶段:包括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小组实施方案以及开题报告和评审四方面的内容。(3)课题实施阶段:小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制定实施阶段的学习目标,了解、收集课题所需的各项信息。(4)评价、总结和反思阶段:包括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结题和答辩以及评定成绩、总结和反思三部分内容。5、请谈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如下方面给予指导:(1)选题指导: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指导学生拟定科学的研究步骤;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问题;预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重视思维方法指导;初步查阅课题文献资料的指导等方面。(2)对分配小组的指导:教师在分组上要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根据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了解,引导、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小组中来进行研究,小组长的产生要民主选举产生。还要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3)对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指导:实施方案和计划对研究的开展影响深远,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题实施方案,并用开题报告的形式对实施方案和计划进行评审,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4)实施阶段的问题和对策:在课题的实施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研究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并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5)结题阶段的指导策略:在结题阶段,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将他们的研究过程、成果和体会有条理地体现在研究报告和答辩中,另一方面,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尽可能给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