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简析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是西方建筑艺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是对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继承,对欧洲现代建筑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堂的结构技术,室内空间,独特的外形,精美的装饰工艺,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世纪教堂建筑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巴西里卡式;二、拜占庭式;三、罗马式;四、哥特式。[1]一、巴西里卡式:所谓巴西里卡,即是中央为一长方形中堂,两侧有较低一点的侧间,在中堂的后部,有一拱门(拱券结构是古罗马时的建筑创造),那里设置一个高出于前面的台座,作为祭坛。后来,在台座前又添设了唱诗班座席;两侧则设读经坛。室内的光线来自侧间上方的窗子,屋顶作平直的斜坡形。从平面图上看如字母“T”形。[2]二、拜占庭式:拜占廷教堂建筑是在巴西里卡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和巴西里卡式相比,更广阔更通透。其特点有: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3、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4、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1.创建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型制。2.为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3.对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穹顶:在独立支柱上发券,在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上砌鼓座,鼓座上砌穹顶。(2)帆拱: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与多券之间的球面三角形部分。(3)巴西利卡:古罗马时期创建的建筑型制,长方形带侧厅的会议大厅,中厅比侧厅高,高侧窗通风、采光。(4)拉丁十字式教堂平面:东西方向平面及空间较南北方向长得多的教堂。(大厅比圣坛、祭坛长得多,象征耶稣受难)(5)希腊十字式教堂平面:东西方向平面及空间基本等于南北方向的教堂。(中央穹顶和四面筒形拱组成的等臂十字平面)拜占庭式的主要代表建筑:1、圣索菲亚大教堂2、圣马可大教堂三、罗马式罗马式建筑由来:1、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的狂热,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层出不穷。2、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马式”。3、罗马式教堂是从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并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去的木顶,而且广泛使用雕塑装饰。封建割据时期,还在教堂的西面正门两侧筑造塔楼,如比萨大教堂,在比萨广场上有大教堂、洗礼室、比萨斜塔。罗马式建筑的特点:1、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2、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半圆形的拱券结构。3、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4、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5、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6、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7、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罗马式主要代表建筑:1、比萨大教堂2、比萨斜塔3、洗礼堂四、哥特式哥特式建筑由来:1、哥特式这一术语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首先提出,他们用典型的“蛮族”--哥特人的名称来称呼中世纪的尖拱建筑,揶揄它野蛮怪诞,缺乏艺术趣味2、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以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的特点:1、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2、以新的框架结构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3、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4、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5、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主要代表建筑:1、巴黎圣母院2、米兰大教堂3、科隆大教堂[3]注:[1]选自豆丁网文档“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欣赏”,网址:[2]选自百度百科-巴西里卡[3]选自百度文库ppt“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网址:=DNoYMAE35A8sOMY2lvDhkR2BxKHBB3SDdRHAiiNDkDzdE3kUnlyn5we4CP4ihbqsxlypQloU5dymvDynSF--v6YRZTWv9NefGy3vfBvhi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