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神经系统部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神经系第一节概述★神经系统的功能1.调整和控制(1)调节和控制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2)调整和控制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2.具有高级语言思维能力★神经系统的区分1.按位置和功能区分中枢神经——脑,脊髓。周围神经——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2.按分布对象区分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3.按功能区分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以上区分方法可以交叉组合成:躯体运动神经、躯体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内脏感觉神经。●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1.神经细胞(神经元)(1)神经细胞的构造胞体:细胞膜、细胞质(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细胞核。突起:树突——较短,一条或多条。轴突——较长,只有一条。(2)神经元的分类①按突起的多少分假单极神经元:位于周围神经(脊神经节、脑神经节)。双极神经元:位于周围神经(视网膜、嗅黏膜、前庭蜗器的神经节)。多极神经元:位于中枢神经。②按功能分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多极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多极神经元。(3)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即神经元较长的突起,主要由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4)突触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联系的接触点。2.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间质或支持细胞,细胞较小,数量多,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对神经细胞具有支持、营养、保护、修复和调节的功能。●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反射的形态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灰质和白质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细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地方,色灰暗。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地方,色苍白。2.皮质和髓质皮质:大脑、小脑表层的灰质。髓质:大脑、小脑内部的白质。3.神经核和神经节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块(灰质)。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块。4.纤维束和神经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合成的集束。第二节脊髓和脊神经一、脊髓(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位置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成年人一般平L↓1椎下缘,新生儿平L↓3椎。★脊髓的外形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脊髓节段与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1个脊髓节段(共31个脊髓节段)。(二)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三)脊髓的功能●传导功能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传导神经冲动。●反射功能1.躯体反射按感受器部位的深浅又分浅反射和深反射。浅反射——刺激皮肤、黏膜引起骨骼肌动作的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深反射——刺激肌、腱引起骨骼肌动作的反射(如膝跳反射)。2.内脏反射主要形态学基础是脊髓的交感、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二、脊神经★脊神经的组成、数目和纤维成分脊神经的组成:每对脊神经均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组成。脊神经的数目:共31对。脊神经的性质:混合性(前根是运动性的,后根是感觉性的)。(一)后支呈节段性,分布在枕、项、背、腰、臀部皮肤及脊柱两侧深部肌肉;主要有枕大神经、臀上皮神经和臀内侧皮神经。(二)前支多交织成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胸神经前支仍保持节段性)。1.颈丛★组成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颈丛的皮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2.臂丛★组成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位置由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主要分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等。4.腰丛★组成第12胸神经前支下半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上半部分(T↓12~L↓4)。★位置腰大肌上部的深面。●分支与分布(1)髂腹下神经腹股沟韧带上方附近的皮肤和腹壁肌。(2)髂腹股沟神经腹股沟韧带上方附近的皮肤和腹壁肌,皮支还分布于阴囊或大阴唇。(3)股外侧皮神经大腿外侧面皮肤。(4)闭孔神经大腿内收肌群,大腿内侧面皮肤。(5)股神经★走行腰大肌与髂肌之间→腹股沟韧带深面→股三角。★分支与分布肌支——大腿前群肌。皮支——大腿前面的皮肤和隐神经分布区域。损伤:股四头肌瘫痪(不能伸小腿),膝跳反射消失;皮支分布区感觉障碍。隐神经是股神经最长的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分布到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5.骶丛★组成L↓4以下的脊神经前支(L↓4的下半部分,L↓5和全部骶、尾神经)。★位置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分支:●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走行:梨状肌下孔→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会阴。分支:肛神经、会阴神经、阴茎背神经(阴蒂背神经)。分布: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的肌和皮肤(回忆、比较阴部内动脉)。★坐骨神经来源:L↓5~S↓3,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坐骨神经干的走行:梨状肌下孔→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大腿后群肌深面→腘窝上角分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干的体表投影: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的中点稍内侧到股骨内、外侧髁之间的中点。三、脊髓的节段性支配●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以胸神经前支在躯干的分布为例):T↓2——胸骨角平面T↓4——乳头平面T↓6——剑突平面T↓8——剑突与脐之间T↓(10)——脐平面T↓(12)——脐与耻骨联合之间第三节脑和脑神经一、脑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六个部分:端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通常将后三者称为脑干。(一)脑干★脑干的位置位于颅后窝的斜坡上,下端在枕骨大孔处连脊髓,上端连间脑。★脑干的分部延髓、脑桥、中脑。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根:后四对,即Ⅸ、Ⅹ、Ⅺ、Ⅻ。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根:Ⅴ、Ⅵ、Ⅶ、Ⅷ。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根:Ⅲ、Ⅳ(滑车神经是唯一从脑干背面发出的脑神经)。★脑干的内部结构与脊髓内部结构的明显不同之处:脊髓灰质是连贯的(前柱、侧柱、后柱);脑干灰质是断续的(被白质分割成灰质团块,即神经核)。1.脑干的神经核(1)脑神经核(2)非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是指与十二对脑神经无直接关系的脑于内的灰质团块(神经核)。①薄束核、楔束核位置:延髓背侧面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内。性质:接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传导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冲动的中继性核团。②红核、黑质:位于中脑,是锥体外系的重要核团。③中缝核、下橄榄核(略)2.脑干的纤维束(1)锥体束来源:发自大脑皮质运动区。功能:支配全身骨骼肌的运动。(2)内侧丘系来源:发自薄束核、楔束核(接受脊髓薄束、楔束传来的神经冲动)。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深感觉)、精细触觉。(3)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来源:脊髓后角的躯体感觉核。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触、压觉(浅感觉)。(4)三叉丘系来源: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中脑核的路径未清)。功能:传导对侧头、面部的浅感觉。●脑干的功能传导功能:通过上、下行传导束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反射功能:通过脑干内神经核团和网状结构完成的角膜反射、呼吸反射等。●脑干网状结构的一般概念位置与结构:在脑干中央区,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其中散在有神经细胞或核团。纤维联系:接受来自各种感觉传导束的信息,传出纤维可联系中枢各级水平,联系广泛。功能:是中枢神经内重要的整合机构,参与躯体、内脏及觉醒等多种功能活动。(二)小脑★位置和外形位置:颅后窝内,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脑桥与延髓的后方。●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骨骼肌的运动。小脑损伤可出现站立不稳、走路抬腿过高、共济失调等表现。(三)间脑★位置中脑的前上方,大部分被大脑半球掩盖。★主要分部主要有背侧丘脑、后丘脑、下丘脑等。★背侧丘脑的位置和主要结构位置:背侧丘脑位于间脑的背侧,又称丘脑。主要结构:丘脑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内有“Y”形内髓板,将丘脑分为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外侧核群中的腹后核,是躯体感觉传导路的中继站。★后丘脑(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及一般功能位置:位于背侧丘脑后侧的外下方。一般功能:内侧膝状体——接受听觉纤维,是听觉中枢的中继站。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纤维,是视觉中枢的中继站。★下丘脑的位置、形态及其主要核团位置: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构成第三脑室的底和侧壁下份)。形态和主要核团:外观结构——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乳头体。内部结构——视上核、室旁核等核团,视上垂体束和室旁垂体束。(四)端脑主要由左、右大脑半球构成,左、右半球之间为大脑纵裂。★大脑半球的外形三面:上外侧面、内侧面、下面。三沟: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这是三条主要的沟,还有其他的沟)。五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结构(沟、回)1.上外侧面额叶: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沟、额下沟、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顶叶:中央后沟、中央后回、缘上回、角回。颞叶:颞上沟、颞上回、颞横回。2.内侧面中央旁小叶、距状沟、扣带沟、扣带回、海马旁回、钩。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钩。3.下面嗅球、嗅束、嗅三角。★大脑半球的重要皮质中枢1.躯体运动中枢位置: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功能: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特点:①对侧支配(对大多数的头、面部肌肉是双侧支配);②“倒置人形,头部正位”(指管理区域的投影关系);③所占代表区的大小与功能的精细程度相关。2.躯体感觉中枢位置: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功能:管理全身的躯体感觉。特点:与躯体运动中枢的三个特点相似。3.视觉中枢位置:距状沟上、下的皮质(枕叶内侧面)。功能:接受视觉冲动。特点:不完全的交叉管理。4.听觉中枢位置:颞横回。功能:接受听觉冲动。特点:不完全的交叉管理。5.语言中枢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角回。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颞上回后部(缘上回)。6.嗅觉中枢海马旁回和钩附近。7.内脏运动中枢边缘叶。●基底核是位于大脑底部白质内的灰质核团。基底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由壳和苍白球组成)、杏仁体。●纹状体的组成和功能纹状体的功能:协调肌群的运动,调节肌张力。●大脑白质(髓质)由大量的长短和方向不一的神经纤维构成,有3类纤维。联络纤维:在同侧半球联系各部皮质的纤维。连合纤维:连接两侧半球的横行纤维(主要有胼胝体)。投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即内囊)。★内囊位置: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形态:水平切面观,呈“”形。内容:上、下行的投射纤维。意义:内囊损伤,可能会出现“三偏”综合征(“三偏”——身体对侧偏瘫,对侧偏感觉障碍,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边缘系统的概念组成:由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钩)加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和中脑被盖的一些结构共同组成。主要功能:与内脏活动、情绪行为和记忆等密切相关(又称内脏脑)。二、脑神经12对脑神经.脑神经中所含的纤维成分: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内脏感觉。脑神经纤维性质: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感觉神经——Ⅰ、Ⅱ、Ⅷ。混合神经——Ⅴ、Ⅶ、Ⅸ、Ⅹ。●嗅神经嗅黏膜→嗅细胞(双极神经元)→嗅神经→筛孔→嗅球→嗅觉中枢。★视神经视锥、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神经管→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内囊后肢)→视觉中枢(距状沟上、下的皮质)。★动眼神经核团:动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眼球外肌(除上斜肌和外直肌)。动眼神经副核(副交感)——睫状肌、瞳孔括约肌。性质:运动性神经。走行:由脚间窝(中脑)出脑→眶上裂→眶。分布:躯体运动纤维→眼球外肌(除了上斜肌和外直肌)。副交感纤维→睫状神经节换元→睫状肌、瞳孔括约肌。●滑车神经核团:滑车神经核(躯体运动)。性质:运动性神经。走行:下丘下方(中脑背面)→绕大脑脚至腹侧→眶上裂→眶。分布:上斜肌。★三叉神经性质:混合性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是感觉性神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