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一一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正面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一一以“感动中国”为例且具体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去做,不应该怎么去做……大力宣传先进人物,讴歌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责任。我们要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弘扬时代精神,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就必须把宣传先进典型的工作做好。”这些论述表明,典型报道是一种重要的舆论工具,媒介应承担起典型报道的责任,通过对榜样人物进行宣传报道,使他们的先进思想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从而努力形成振奋精神、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社会舆论环境,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3、典型报道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凝聚炎黄子孙永恒的精神纽带。它不仅在过去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遗憾的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于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日益缺失。自古以来,从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到新闻报道中的真实典型人物,他们在为大众提供参考和效法对象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面人物报道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符合当前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内容和目的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启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经过五年的运作,这个每年只有一次播出机会,时间长仅120分钟的栏目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感动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对该栏目进行了传播学的实证分析,并探讨了“感动中国”在传播内容以及传播策略上的创新做法。从传播学、文化学、宣传学、舆论学、接受美学的角度,提出正面人物报道的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目的是探求提升正面人物报道传播效果的思路与对策,为学界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和业界对正面人物报道的革新提供点滴的参考。三.研究方法本论文高度重视个案研究,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方法如下:文献检索一一通过参考书目,查阅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作为研究的起点和参照系;问卷调查一一设计问卷,对“感动中国”的传播效果开展问卷调查,回收上机做量化分析;归纳综合一一对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正面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一一以“感动中国”为例种观点》(1989年),针对陈力丹“要淡化典型报道的观念”这一观点,对各种意见进行了归纳总结;李良荣的《典型报道中若干问题的探索》(1992年)回答了实践中存在的十个具体问题。20世纪90年代,典型人物报道的研究焦点转到改进典型报道手法上,这期间的代表作有刘建明的《典型报道》(1991年)、李良荣的《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等;1998年,《新闻界》杂志社主办了“典型报道研讨会”,探讨“如何提升典型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999年,杜荣进还把典型报道编入了《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一书。21世纪以来,典型报道的研究视角又有所转变,其中以吴廷竣、顾建明的《典型报道理论与毛泽东思想》(2001年)、张威的《典型报道:渊源与命运》为代表,对典型报道的起源、命运和新闻性进行了考察。2003年,朱金平的《新闻典型论》一书出版,系统阐述了典型报道的操作,同时对中西报道了比较研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述文献很少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典型人物报道,考察其传播过程和效果。3、文化背景l、典型报道是一种中国政治文化的传播一个国家的政治信仰和政治体制规定了这个国家的主流新闻理论话语体系。我国的新闻话语体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以及建国后所建立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目前,党报新闻理论依然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主流,其“喉舌论”的性质定位,新闻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党性“五性”统一的新闻工作原则,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典型报道之所以在我国得以发展,其原因之一在于典型报道体现了党报的性质和功能,通过选择、报道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来倡导、维护蕴含其中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从而提高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我国,新闻典型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与当前的政治密切相关,直接为政治服务。许多先进典型被称作“榜样”、“标兵”,是因为他们在党的政治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党的主张。典型报道通过“典型引路”来实现其思想政策性即指导性,达到教育引导人们的目的,确保党的方针、路线的顺利实施,提高政治凝聚力,起到维护政治稳定的作用。2、典型报道是一种传媒文化的传播“大众传播机构是一种教育工具,而且也许是最强大的;他们必须在陈述和阐明本共同体应该为之奋斗的理想中,承担起教育者那样的责任。”【']1995年,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云山在“就开展学习宣传孔繁森活动答记者问”中指出:“先进人物是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对人民群众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作用,通过宣传他们,可以把他们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有血有肉、生动具体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不仅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2、研究背景l、现实背景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种重要报道方式,也是我国新闻事业的特色之一。正面人物报道作为我国典型报道的“重头戏”,曾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的受众提供了崭新的价值观念和丰富的精神象征,特别在我国历史上的战争时期以及和平建设时期,正面人物报道可谓一度辉煌。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文革的反思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正面人物报道遭遇了瓶颈,陷入了发展的低谷,典型人物的数量在不断下降,正面人物报道的篇幅在不断缩减,其实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弱化。其后,虽然几经改进,但正面人物报道依然无法再现昔日的魅力,它的存在价值曾受到人们的质疑。进入新世纪,业界尝试着正面人物报道的创新发展,人物类访谈节目勃然兴起,以记录人物为首任的纸质媒体也不断涌现,但其传播效果究竟如何?一个成功的正面人物报道能给其他传播者带来什么启示?至今鲜见对此类问题的论述。事实上,社会环境越复杂、社会问题越多,人们在认知上越容易出现偏差,而媒介内容往往成为人们的参照物。新闻传播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正确引导舆论的重担。因此,系统地探讨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革新正面人物报道,提升其传播效果,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理论背景纵观典型报道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国内新闻学者对典型报道的探讨一直是比较活跃的。20世纪80年代,在“典型报道强化还是淡化”、“典型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走出困境”等研究视角方面,己经形成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陈力丹的《淡化典型报道观念》(1987年)和《再谈淡化典型报道观念》(1988年),通过对典型报道的历史追溯和梳理,进而指出“典型报道观念是文明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消亡”;余小萄的《浅议`典型报道'中的几个问题》对典型的选择和典型的报道问题作了阐述;张芬之《关于典型报道的讨论综述》(1988年),对典型报道的几种观点作了概述,同时也全面衡量了典型报道的历史功绩和种种弊端;时统宇《关于典型报道的各正面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一一以“感动中国”为例归纳、综合接受美学、然后做出理论的概括;此外,参考借鉴传播学、文化学、宣传学、舆论学、社会学等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提高本课题的理论含量。第四章“感动中国”的传播策略与报道内容一般认为,影响和制约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新闻传播媒介的可信度、传播策略和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认同等三个方面〔46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由中央电视台举办,其候选人物展播以及颁奖典礼也都是由央视播出。勿庸置疑,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电视媒体,具有地方媒体无法企及的绝对优势,在广大受众心中也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良好的信誉,《感动中国》依托于这样一家媒体,自然会增强其传播效果。本文对于这一点不再赘述,下面主要就其传播内容、传播策略两个方面,结合调查结果进行论述。一、以多元化代替一元化,契合受众需求1、报道主题的多元化主题是一篇新闻作品的主要思想,是一篇新闻作品的灵魂,主题的创新会给正面人物报道带来焕然一新的效果。正面人物报道主题的一元化具体表现为以政治话语系统中的“公”与“私”作为确定典型报道主题的“楚河汉界”,即以政治面貌“划线”。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社会处在新旧交替的转轨期,人们原有的观念受到激烈冲击,社会由集中走向分散,倡导个性化的独立发展空间使得人们原有的群体意识也渐渐淡漠,取而代之的是个体意识的增强。而个体意识的增强,则给正面人物报道发挥引导舆论、榜样示范作用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吸引多元化的受众,就必须有多元化的正面形象。央视策划并制作的“感动中国”获得成功,就是这个理论的活生生的例子。以下是根据“感动中国”不同的被感动主题所做的一个分类表,以下简称表5。正面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一一以“感动中国”为例我们再来看一下2003一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表6:2003一2005年获感动中国人物入选者名单/分类表(二)身身份份总人人所占占感动人物物数数数4999比例例例知知识分子子12人人24.5%%%刘妹威、黄昆、袁隆平、梁万俊、黄伯云、钟南山、、高高高高高耀杰、桂希恩、巴金、华益慰、叶笃正、季羡林林政政府公务务8人人16.3%%%郑培民、张荣锁、达吾提、梁雨润、任长霞、明正正员员员员员彬、孙必干、牛玉儒儒文文体工作作7人人14.3%%%姚明、淮存听、陈忠和、成龙、刘翔、丛飞、部丽丽者者者者者华华普普通群众众12人人24.5%%%王选、张前东、徐本禹、田世国、魏青刚、洪战辉、、陈陈陈陈陈建、王顺友、李春燕、孔祥瑞、黄炯、林秀贞贞军军人、公安安7人人14.3%%%赵新民、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杨业功、丁晓晓干干警警警警兵、王百姓姓其其他他3336.1%%%张瑞敏、尾山宏、霍英东东附:表6没有包括三峡移民(2002年)、衡阳消防兵(2003年)、中国女排(2004年)、青藏铁路建设者(2005年)、微尘(2006)、老红军(2006)六个获“感动中国人物”殊荣的团体。从表6可以看出,央视揭晓的2003一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入选者的身份不再是单一的:他们或是科学家(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伯云等),或是为正义而战的国际人士旧本律师尾山宏),或者是积极从事艾滋病防治和宣传(河南中医学院退休教授高耀洁等),或者是扬名世界但时刻胸怀祖国的巨星(影星成龙等),甚至或者是普普通通的打工者(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刚)……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新疆的地震灾难中舍小家顾大家、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带领村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琼库恰克乡6大队村党支书记达吾提这样身处社会基层的好共产党员。他们不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工人、士兵等社会阶层,而是极大的丰富了起来。科学家、教授、军人、医生、明星、学生……这些身份与以前相比可以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聚焦普通人,弘扬人文精神塑造“普通人”的典型时代,是正面人物报道寻求突破的有益探索,好的正面人物报26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一一以“感动中国”为例道总是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巧妙结合。“普通人”的典型因其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可参照度”;又因其不普通的经历和精神境界,使之具有显著的新闻价值。“感动中国”的推出,就在于新闻媒介在着眼于推出富有崇高性和理想色彩、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面人物的同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普通人的生活空间,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人自身的命运和价值,弘扬人文精神,不失为新时期正面人物报道理念创新的一个成功典范。典型人物来自于普通人,田世国,这位本来默默无闻的普通律师站在了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颁奖舞台上,不为别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个“孝”字,牵动了13亿中国人民的心;典型人物是站在平民中的,李春燕、魏青刚、洪战辉等都是“平民英雄”,因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让广大群众产生了强烈共鸣。。.。二他们的事迹之所以能够感动亿万中国人,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