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简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1地理位置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距离兰州市约240km。凉州区位于东经101°59′~103°23′,北纬37°23′~38°12′,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武威市中部,平均海拔1632米。凉州区隶属于甘肃省威武市,东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邻肃南裕固自治县,南连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北与永昌县和民勤县相接。项目地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内。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于2010年8月份启动建设,是武威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后新规划建设园区,2011年被评定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距离武威城区12公里,距金昌机场45公里,紧靠金武高速公路和金色大道,G30连霍高速、兰新铁路、211省道、干武铁路均布局在园区周边,交通十分便利。2.1.2地形地貌武威市凉州区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类型分祁连山山地、走廊平原绿洲和腾格里沙漠三种,海拔1440-3263米,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褶皱系中的走廊过渡带。西南部是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的前山地带,为走廊带的毛藏古凸起和莲花山凸起,山势降为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主要山峰冬青顶、莲花山、天梯山、第五山,海拔2000-3200米;东北部是河西走廊平原地东段,为走廊带的凹陷,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冲积平原、冲积细土平原,海拔1500-2000米;东部是腾格里沙漠,海拔1500米以下。2.1.3气候气象凉州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等特点,属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主要气象特征结果如下表2-1所示:表2-1主要气象特征一览表气象要素数值气象要素数值平均气温7.7℃年均日照时数2873.4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34℃全年无霜期154天左右年极端最低气温-20℃全年主导风向NW年平均降水量160mm年平均蒸发量2020mm年平均风速2.4m/s最大冻土深度141cm大风日数15.9日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15℃2.1.4水文武威地处石羊河流域中上游,由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稀缺,水资源已经成为武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93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918亿立方米,地下水1.016亿立方米。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1.273亿立方米。凉州区境内有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均发源于祁连山东端的冷龙岭北坡,属石羊河流域,主要产流区分布在天祝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四条河流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这些河流的共同特点是年际变化率大,水量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四条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3.66、1.52、2.54、1.40亿立方米。此外四大水系以外的小河、小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31亿立方米。武威盆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循环运动条件及其类型与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等密切相关。在东南部山前倾斜平原是地下潜水的主要形成区。在广大的冲积细土平原,含水层条件良好,分布着潜水,半承压水及承压水,是井泉灌区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规划区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堆积物中孔隙潜水,含水层为冲洪积卵石层,地下水埋深大于40m。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雨和场址南侧山区祁连山基岩裂隙水和雪山融水,径流方向由西南向东北。2.1.5土壤植被凉州平原区,分布灰漠土,边缘有沙化灰漠土,绝大多数的面积为农田,由于水利条件耕地熟化作用及地形、成土物质等因素的作用,主要的土种有立土、平土、漏沙土。区内所有土壤有12个类型,19个亚类,72个土种。由于气候、地形、地貌和水、热条件的差异,植被垂直分布性明显,山地植被从上而下分为4个植被带,植被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金腊梅、克氏针草、冷蒿、短花针茅及灌丛草甸植被。走廊平原区为草原荒漠和人工植被,主要有猫头刺、木紫苑、骆驼蓬、蒿属植物、人工林、园林植被以及耕种作物。2.1.6地震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820)及《建筑地基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集中区按地震烈度八度设防。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2.1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武威市辖凉州、民勤、古浪、天祝一区三县,116个乡镇,面积33249km2,1129个村,总人口192.24万人,人口总数在全省各地州市中居第七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人,区内聚居着汉、藏、土、回、蒙、苗、东乡等26个民族。凉州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武威市中部。东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邻肃南裕固自治县,南连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北与永昌县和民勤县相接。全区总面积5081km2,人口102.25万。2.2.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15年武威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16.2亿元,增长8.7%,是2010年的1.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7.64亿元,增长15.02%,是2010年的4.4倍;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20.1亿元,增长12.8%,列全省第4位。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2.8亿元、年均增长34.3%,其中规模以上2534.1亿元、年均增长29.2%。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3.45亿元,增长18.4%,是2010年的3.4倍;公共预算收入26.84亿元,增长21%,列全省第1位,总量跨越到全省市州第5位,是2010年的4.2倍;公共预算支出171.86亿元,增长14%,是2010年的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02元,增长9.2%,比2010年净增101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1元,增长11.6%,比2010年净增4550元。2015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77.78万亩,较上年增加6.81万亩,增长1.8%。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06.01万亩,增长2.3%。经济作物面积171.77万亩,增长1.25%。粮经比为54.53:45.47。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07.09万吨,较上年增加1.59万吨,增长1.5%。其中,夏粮产量达到22.82万吨,较上年增加8.59万吨,增长60.4%;秋粮产量达到84.27万吨,较上年减少7万吨,下降7.68%。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0.5亿元,增长4.1%。其中凉州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76亿元,增长3.2%。分轻重工业看,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7.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9.2%,增长15.4%,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200.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2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2.8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0.8%,下降8.9%,增速比重工业低24.3个百分点。2.2.3交通状况武威市地处欧亚大陆桥的咽喉位置,是兰新线与包兰线、包中线的交汇点。兰新铁路、干武铁路、312国道贯穿全境,拥有亚洲最长的铁路隧道——乌鞘岭隧道,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凉州区位于武威市中部,312国道横贯全区,在境内区段为177公里。以地区行署所在地的凉州为中心,列入地县级管理的公路四通八达,共54条(段),里程总长1478公里。其中省道308线双双、双大段二级改建已竣工,省道211线民勤段建设中。全区有公路总里程2143公里。主要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定武高速公路、金武高速公路、西武高速公路、临武高速公路。2.2.4文化、卫生、科学技术和教育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37个。数字有线电视入户率和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率分别达到43%和100%。全区共有卫生机构6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个。全区拥有床位2941张,卫生技术人员5760人。2015年全区区级以上科技成果21项,比上年增加7项。专利申请受理250件,比上年增长41.2%;授权专利110件;授予发明专利权2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亿元,增长11%。共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543所,校(园)学生(幼儿)159630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3所,在校学生9369人;中学75所,在校学生5862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320所,在校学生62501人;幼儿园134所,在园幼儿29046人。全区有运动场96个,室外全民健身路径59条,新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40个;全年经常性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9万人次。2.2.5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武威市是著名的“西凉古都”,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今日的武威名胜古迹繁多。武威市内的名胜古迹主要有文庙、海藏寺、古钟楼、雷台汉墓和罗什寺塔等。凉州区位于武威市中部,东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邻肃南裕固自治县,南连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北与永昌县和民勤县相接,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区内名胜古迹和文物众多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相关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