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艺术》课程论文题目: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10级应化(4)班姓名:张宇飞学号:20105072122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摘要:中国园林体系若要在世界园林体系中保持重要地位,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仅靠现有的古典园林是不行的,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园林体系才是硬道理。本文将从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造园实例阐释现代园林的表现形式及确立中国园林的发展方向。现代园林体系的形成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从原始的自然环境发展到人工化的自然环境,再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是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也是继承古典园林“与自然相互交融”设计理念的必然要求。相信中国现代园林体系经过形成、发展、成熟之后能够再次到达世界园林的巅峰。关键词:中国现代园林人工环境现代化园林体系发展趋势正文:现代中国园林的进步,需要对中国优秀传统园林文化进行剖析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有机更新,这样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关于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的应用或意义,前辈们从意义等理论方面分析的鞭辟入里。而笔者认为中国现代园林体系的快速发展必须从基础入手,确定发展方向才是当务之急。笔者准备通过这篇文章,浅析一下关于古典园林为今所用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具体案例的分析,从实践中总结园林发张倾向的问题。在人文背景与自然环境大不相同的今天,中国现代化园林体系若要从传统园林大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稳稳地立于世界园林体系中,必须确立风景式园林的传统园林观念,其次才是深入研究园林应用方面的问题。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而言。它由中国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这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是园林体系。”【1】以古代文人为主体的造园家通过借景、框景、漏景、添景、夹景、抑景等艺术手法使山、水、建筑、植物相互呼应,共同构筑优美的传统园林风景。从园林的隶属关系来看,园林分为三大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皇家与私家园林多供园主私人日常生活、办公、娱乐所用;寺观园林可供文人名士修身养性,也可作帝王的驻跸行宫等多种用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备3特殊用途的园林如: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和官府策划或缙绅捐助的公共园林。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道、释三家的影响,封建社会确立对土地的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模式,再加上封建集权时文宦一体的模式,使“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理念,“田园风光”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风格,文人兼士人的造园者所赋予园林的特有气质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古典园林的继承与更新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周维权教授总结:古代的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完成。因此,当代优秀的造园工作者仅学习造园手法与工艺等客观的手法手段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创造园林的抽象意境、气质与生命力,这样才叫“继承”,才不会与传统大相径庭。2、中国园林的现状我国最早正式提出的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的设想是在1991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上,恰恰欧洲晚了一个多世纪。近几年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其他专业如城市规划、建筑、旅游策划等有了较多的交叉和融合,国外大型风景园林公司的进驻,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在这个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时代“生态城市”、“生态园林”等词汇在国内越来越多地被提及。现代人对园林的观念和功能需求与传统园林大不相同,虽然目前国内风景园林发展成效是可喜的,但是造园者大多还是停留在对古典园林的模仿上,极少的结合现代情况对传统进行突破。新一代园林体系继续应运而生。2.1、中国园林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1.1对园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这是园林发展必要性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同时也为中国园林继承与更新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2.1.2中国现代的园林的规范不够严谨。严谨性是对科学研究的最基本要求,严谨性程度越高说明其发展水平越高。合理、标准、严格的园林规范同样也是园林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42.1.3园林行业体系有待完善。园林行业不仅要有完善的经营体制,还应保证造园师的专业素养,保证园林质量2.1.4现代造园者的专业素养不足。古代造园者集文人、工匠、艺术家于一身,现代则是设计师不造园,造园的专业素养又不够。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园林的建造讲求“因地制宜”,更要“因时制宜”,当代园林应反映当代的社会发展状况。传统园林是要继承而不是要复制的。一些造景者盲目搬用假山造景,却殊不知它与周边环境已大相径庭2.1.5重园林建设,轻养护管理。“三分建,七分管”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高质量、高管理的园林养护,园林景观才能逐渐的形成与完美〔2〕。2.2、国内人对当代园林的需求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园林”大多属于公共性质的,当代园林作为人类城市生活的“第二自然”〔3〕满足人类自身“亲自然”的欲望,同时还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措施。3、中国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的确定3.1、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不同的发展背景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够以纯粹的自然式布局形式体现在世人面前,是因为我国明代之前我国文化一直处于文化输出阶段,清后期又处于闭关锁国状态,自然与人文环境处于稳定发展状态。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口密度增加,自然生态环境状况严峻,中国需要与国际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的处理人工生态环境与保护大自然的手段措施。于是,中国现代园林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3.2、中国现代园林在古典园林基础上的更新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体系按园林基址的选择与开发方式的不同将传统园林分为人工山水园与自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将传统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及不占主流的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公共园林。中国现代园林体系继承古典园林体系的分类方法:按照园林基址选择与开发方式不同来分类的人工山水园占现代园林的大多数,自然山水园在现代被称为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占少数;但时代要求不同,在隶属关系上,已经不存在公5有私有之分,“公共园林”即现代的“公园”,已成为现代园林的主流,而传统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仅作为景点或古迹被保存下来。现代园林,被社会公认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园林的用途分为:公园、居住绿地、专业绿地、休闲绿地3.3、中国现代园林的表现方式中国现代园林更多的以混合式布局的形式在中国现代公园中表现出来。这种布局模式既保障人口密集现状的有条不紊,适应了现代工业化的规整,又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有机更新应积极运用的规划设计手法。混合式布局在现代多出现在综合性公园及居住区绿地以及个别专用绿地中。上海广中公园就是典型的自然与规整式混合布局,其东北部以中轴对称为主,然后利用一条支轴线向南逐步,逐步转为自然式道路、土山与水池(如图3-2-1、图3-2-2、图3-2-1所示)。北京丽都公园同样采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布局形式,以植物造景为主,并利用临水广场、观景平台、曲桥、溪流等造景手段模拟营造自然空间(如图3-2-4、图3-2-5所示)。当然,继承优秀传统的自然风景是园林还是占大多数的。上海长风公园、无锡蠡园、石家庄友谊公园、潍坊自怡园、上海秋霞圃公园、汕头金砂公园、台东卑南文化公园、厦门湖里公园、上海世纪公园、上海海伦儿童公园、北京芙蓉里小区绿化、北京玉海园小区花园等等都是自然式布局在现代应用的优秀案例。规则是布局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也有少量存在,一般出现在小型公图3-2-1图3-2-2图3-2-3图3-2-4图3-2-56园、居住绿地与专用绿地之中。如大连大港公园儿童区、沈阳百合园居住小区绿地、北京市万寿路宿舍绿化、黄石市电大校园绿化等。3.4、中国园林发展方向的确立中国风景式园林体系闻名世界,风景式园林是中国特色园林的根本。中国现代园林体系的确立及发展必须保持与古典园林体系的紧密结合与联系,因此,确立风景式布局形式为主的大方向不改变是中国特色园林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然式布局的园林也必然要成为现代园林体系中占份额最大的一部分。中国优秀的文化形态自古便是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然后经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融合,形成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后人影响深远。中国“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4〕也不例外。以自然式布局为主,在人口密集或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地区配以混合式布局形式,个别规整式园林做点缀也是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中喜闻乐见的发展趋势。4、结语中国现有的自然背景与人文背景决定了中国园林体系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中国园林要进步与发展就必须对古典园林体系进行有机更新,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园林体系。从古典园林悠久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个园林体系的建立需要花上百甚至上千年的时间。中国现代园林体系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确定大的发展方向是远远不够的,对对其功能的分析、对古典文化精神要义的继承,对优美的现代材料与先进的现代工艺在园林中的应用等都是现代园林体系产生与发展所必须研究的课题。这就对肩负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园林设计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现代造园路漫漫而修远,须单位世纪以上下求索。参考文献:[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18页[2]:文先生,中国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转帖文章,四川,四川住房和城乡建设网,2010.07.06[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2页[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10页[5]:张国栋,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用图集,第一版,北京,化工出版社,2009.6[6]: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