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考中的动点问题厦门市刘五店中学黄栋内容摘要:中考数学命题中,动点问题常以压轴题频频出现。针对此类难题,教师要善于从历年试题分析中总结其解题方法与技巧,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用直观演示,动静结合,数形结合,讲练结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分析解决此等类似问题,提高其审题与解题的能力。关键词:动点运动以静制动动中求静以动制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动点问题一般是指在一个几何图形的背景下,一个或两个点在运动过程中构成了新的几何图形,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它往往考查学生对图形把握的直觉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从变化中看到不变的数学洞察力,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周围世界,以及特殊与一般、动与静的辩证观点。初中《新课标》在数学教学目标中提出:数学教学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动点问题恰好具有这种特点,同时,它还是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的重要体现;也是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一种体现。因此,它在近几年中考题中频频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该怎样指导你的学生面对这一难题呢?现在,我就以一线从教多年的经验,谈谈我的研究与心得。一,动点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动点问题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以动窥静”,“以静制动”。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点问题中也存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关系。这时需要善于用动态思维来分析,不被“动”所迷惑,通过观察、分析、探究,把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的问题来解决,从而找到问题的突破口。通常,可以找出动点运动中符合题意的某一阶段的一瞬间,画出相对应的图形(以动窥静),再从一瞬间对应的图形出发,研究其中的特点,解答出问题(以静制动)。例1,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º,AD=24cm,AB=8cm,BC=26cm,动点P从A开始沿AD边向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B以3cm/s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问:当t分别为何值时,(1)点P,Q两点的距离最短;(2)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解:(1)当PQ⊥BC时,点P,Q两点的距离最短,∵∠A=∠B=90°,∴四边形ABQP是矩形。∴AP=BQ∵AP=t∴,BQ=26-3t∴t=26-3t,解得:t=13/2∴当t=13/2时,点P,Q两点的距离最短。(2)当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时,有PD=CQ∵PD=24-t,CQ=3t,∴24-t=3t,解得:t=6∴当t=6秒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是典型动点问题,初看似乎与静止无关,实际上该问题的解决恰好运用了“以动窥静”,“以静制动”,随着P、Q两点的运动,四边形PQCD会出现几种临界状态:一般梯形、平行四边形、一般梯形、直角梯形、一般梯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找到对应的几种静止状态下某几条线段之间的大小关系:一般梯形(PD>CQ),平行四边形(PD=CQ),一般梯形(PD<CQ),直角梯形(AP=BQ),一般梯形(PD<CQ),等腰梯形(PD<CQ且AP-BQ=BC-AD),一般梯形(PD<CQ)。第(1)题中四边形POCD对应状态是直角梯形(AP=BQ)第(2)题中四边形POCD对应状态是平行四边形(PD=CQ)。解决这类形题一般只要理解动点运动的整个过程,找出动点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临界状态,画出相对应图形,理清各种临界状态变量之间关系,根据方程和函数就可解决。第二,动中求静。很多动点问题中,往往蕴含不变的图形,不变的量,如果抓住了这些不变的图形,不变的量,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例2,在正方形ABCD中,点P是CD上一动点,连结PA,分别过点B、D作BE⊥PA、DF⊥PA,垂足分别为E、F,如图①.(1)请探索BE、DF、EF这三条线段长度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点P在DC的延长线上(如图②),那么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之间又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点P在CD的延长线上呢(如图③)?请分别直接写出结论;(2)请在(1)中的三个结论中选择一个加以证明.解;(1)图①有BE-DF=EF;图②有DF-BE=EF;图③有BE+DF=EF。(2)以图①中BE-DF=EF为例证明:∵BE⊥PA、DF⊥PA,∴∠AEB=∠AFD=90°∴∠DAF+∠ADF=90°∵∠DAF+∠BAE=∠BAD=90°∴∠ADF=∠BAE∵AB=AD∴△ABE≌△DAF∴AE=DF,BE=AF∴BE-DF=AF-AE=EF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到不变量△ABE≌△DAF。从图中,观察可发现:无论P点如何变化,总有△ABE≌△DAF,从而有AE=DF,BE=AF再结合图形,可知图①有BE-DF=AF-AE=EF;图②有DF-BE=AE-AF=EF;图③有BE+DF=AF+AE=EF。第三,以动制动。有的动点问题需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时,可以试图建立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函数性质来求解。例3,正方形ABCD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当M点在BC上运动时,保持AM和MN垂直,(1)证明:Rt△ABM∽Rt△MCN;(2)设BM=x,梯形ABCN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N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ABM∽Rt△AMN,并求此时x的值.解:(1)∵正方形ABCD,∴∠B=∠C=90°,∴∠AMB+∠BAM=90°.∵AM⊥MN,∴∠AMN=90°,∴∠AMB+∠CMN=90°.∴∠BAM=∠CMN,∴Rt△ABM∽Rt△MCN.(2)∵Rt△ABM∽Rt△MCN,∴BMAB=CNMC,即x4=CNx4.∴CN=241xx.∴y=21(CN+AB)·BC=21(241xx+4)·4=-21x2+2x+8=-21(x-2)2+10当x=2时,y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0.∴当M点运动到BC的中点时,四边形ABCN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10.(3)∵∠B=∠AMN=90°若Rt△ABM∽Rt△AMN,则BMAB=MNAM.∵Rt△ABM∽Rt△MCN,∴MCAB=MNAM.∴BM=MC.∴当M点运动到BC的中点时,Rt△ABM∽Rt△AMN,此时x=2.点评:解决这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动点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函数关系。而建立函数关系一般是由相似三角形、线段的比例关系和面积等得出。而最值问题只要根据函数性质结合题目限制条件(如自变量取值范围)就可求得。二,教学的几点建议1,有效解题。首先,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层次性,要讲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要一步到位,应逐步过渡,如果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其次,注意所选例题的典型性,尽量多选最基础且最具代表性的动点问题,这样就可由一题推及一类,让学生可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2,教学时要注重两个过程。第一,重视动点运动的整个过程。动点问题与其它静态问题不同之处在于:动点运动过程中,图形会跟着发生变化。解决动点问题关键是要搞清楚图形的变化过程,理解图形的运动规律。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这个过程,这一点对于解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初学动点问题和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的最佳钥匙。在前面例1的教学中。在讲述本题时,我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们反复观看P、Q两点从开始运动到其中一点到达终点停止这一过程,第一遍让学生们仔细感受四边形PQCD的变化:开始四边形PQCD是一般梯形,然后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一般梯形,直角梯形,一般梯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并画出各种情况下的代表图形;第二遍让学生观察当四边形PQCD分别出现以上不同情况下边DP与边CQ的数量变化:PD>CQ,PD=CQ,PD<CQ。我发现学生们在几遍观察之后,就开始讨论其中的变化,反应比开始好多了。实践证明,先必需要让学生对动点问题有感性认识,只有感性认识足够了,才能让学生对动点问题认识升华到理性的角度,并对之产生观察、思考、跃跃欲试的兴趣。其次,在需要分类的动点问题中,认识并理解这个过程对于正确分类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有的动点问题分类的切入点就是动点的不同位置,理解了动点运动的整个过程,就可以很容易科学地进行分类。第二,重视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解题思维的形成有如下特点:寻找方法——不断探索纠错——最后找出正确解法。如果教师上课时,解决问题每次都是顺利流畅,讲解例题、习题时滴水不漏,那么就会掩盖教师在寻找方法——不断探索纠错这一过程,掩盖教师解决问题经历的曲折或失误,不利于学生解题思维的形成。相反,教师如果愿意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如何切入,寻找方法,如何纠正错误思路,最后得到正确方法,学生不但能学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能了解:原来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也会遭遇挑战,也会经历曲折与失误,这对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解题自信心是十分有益的。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数学教学和探究活动中始终体现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动点问题也不例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特别注重这些思想方法的渗透,因为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领会这种思维,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求解动点问题的能力。动点问题中主要体现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方程与函数思想。大多数动点问题到最后都转化为方程或函数形式,然后利用方程或函数的性质来求解。数形结合思想。动点问题中,所研究的量的几何特征与数量特征紧密结合,体现了数形结合的特征与方法。以“形”直观地表达数,以“数”精确地研究形。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通过深入的观察、联想,由形思数,由数想形,利用图形的直观诱发直觉。例4,如图,直线y=-x+4与两坐标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点M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A、B两点除外),过M分别作MC⊥OA于点C,MD⊥OB于点D,当点M在线段AB上运动时,你认为四边形OCMD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分析:直接观察四边形OCMD的周长是不好入手的,我们如果能设一个未知量a,然后将四边分别用a表示就比较好办了,因为点M在直线y=-x+4上,所以可设M(a,-a+4),可得OC=DM=a,OD=MC=-a+4,故四边形OCMD的周长=2〔a+(-a+4)〕=8,即四边形OCMD的周长不变。分类讨论思想。动点问题是中考的热点,常作为压轴题,难度较大,往往会出现多种情况或多个结果。这时就需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关键是考虑运动全貌,对运动的整个过程的深刻把握,站在更高角度鸟瞰全局,不致以偏概全,这样才能做到分类标准统一,不漏不重。例5,直线364yx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动点PQ、同时从O点出发,同时到达A点,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沿路线O→B→A运动.(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xAOQPBy(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析:(2)通过了解P、Q两点的运动变化规律,Q点的位置始终在OA上,故OQ=t,而P可以分别位于OB和AB上,故分两种情况:a当P点在OB上时,先求得点P的速度是61028(单位/秒),此时,OP=2t,故s=21OQ*OP=21*t*2t=2t;b当P在线段BA上运动时,如图b,作作PDOA于点D,由PDAPBOAB,得4865tPD,21324255SOQPDtt解(1)A(8,0)B(0,6)(2)86OAOB,10AB点Q由O到A的时间是881(秒)点P的速度是61028(单位/秒)当P在线段OB上运动(或03t≤≤)时,2OQtOPt,2St当P在线段BA上运动(或38t≤)时,6102162OQtAPtt,,如图b,作PDOA于点D,由PDAPBOAB,得4865tPD,21324255SO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