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13今天我带大家从数学角度分析工期,同志们不用担心,小学水平就能看懂,尽管有些吃力。早在07年底,集团曾一度强推p3e,一个可用于项目工期管理的工具。本人有幸成为当时的第一批计划专员,持续半年之久,后因工作需要,调理岗位,走时有几个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一直困扰到现在。问题是啥先不说,但个人当时留下的结论是这样,p3e本身是个不错的工具,但他适合逻辑复杂的单项工程,而万科的项目正与之相反,我们是单体简单,数量很多,所以使用起来十分憋手,这很像近身搏斗,手里拿个两米长的棍子,干着急使不上劲儿。之后的工作里,我改使用excel排工期,尽管直观性很差,但它是我想到的唯一办法。说到工期,大家往往习惯于纵向思考,从一栋楼的开工到竣工捋了一遍,然后扔给总包执行,而现实的问题往往就出现在横向流水作业的资源匹配上,进而导致工期滞后,哪怕是执行标准工期的今天,也是如此。让我们进一步阐述问题的原因,看下面例子。比如一个4万平的标段,全部是多层产品,2000平一个单体,一共20个楼。总包进场告诉我们上5套人马,5套人马就是五个流水段,4栋楼作为一个流水区域,咋一听不少了,而这种人力配置下我们干一层多长时间呢,看下图计算。这种情况1栋楼施工一层需要十四天(因为只有4#模板工程完成,才能重新回到1#楼施工下一层),傻眼了吧。不算基础部分,如果是五层的楼,主体施工需要70天,不行,时间太长,主要是因为模板工程,我们把模板工期缩短一天,再看一下计算结果。这样干一层需要11天,还是不行,我们的标准工期是7天,在此基础上加人吧,再来5套人马,也就是10个流水段,结果继续看。在我们模板支设只有两天的前提下,10套人马才能满足7天一层标准工期,10套人马什么概念,一套最少40个人(放线2人,钢筋8人,模板12,架子工4人,打混凝土14人),10套400人,一个4万平的工地主体施工就需要400人,大家根据万科开工面积,算算一年需要多少工人,估计一个县级市的男人都不够,太不现实了。这是主体施工,我们可以画画草图发现问题,然后解决掉,到了装修阶段,按户分,草图就不行了,我们每次交付少则几百户多至几千户,一张A4纸,都不够画横道的。这样看来,工期滞后在所难免。因此当年困惑我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直观的把计划说清楚,做到真正的可实施性。日本人的方法简单,请大家看仔细了。第一步,他们把一个正常的施工工序按时间顺序编上号。第二步,以户为单位列出时间表。第三步,按时间顺序从第一户第一道工序依次填写,同一工种只能在同一户内施工,如有冲突顺延工期。随着编码的排布,总工期就出来了,然后调整,方法一方面是科学的缩短最关键线路,另一方面增加作业人员,最后跟总包确定窝工的工种,开始进行利益谈判,直观且简单。但这个表也有个缺点,阅读和现场验收时使用不太方便,索引太多,所以它只出现在决策和变更阶段,日常我们还要将它还原为竖向图。估计大家看完这个就累了,我就不罗嗦了,如有不理解或本人解释错误的地方,欢迎讨论。另外,日出东方播出13期,一直没有提过我另外两个室友,这是不对的,要是在相声界早就被扫地出门了,同一个舞台演出,竟然不互相捧场,没素质,今天要特别感谢无锡公司的仇建辉仇总,我们俩分工是这样,我一般负责找资料,邱总负责阅读,发现好东西,大家再一起讨论,邱总挖掘工作相当专业,这个宝贝便是他找到的。今日播报内容结束,感谢大家收看。发件人:C15M01.李瑾发送时间: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9:24主题:日出东方12日出东方12因为被集团周刊买断了11期的出版权,所以日记间隔时间有点长,请大家谅解。到11期结束,我把集团推行的“四化”中前三部分,结合日本的现场跟大家分享了一遍。为什么这么干,有两个原因,一、“四化”不是万科的专利,而是日本工程管理走到今天沉淀下来的精华,我们必须舶来他;二、“四化”这个名词高度抽象,需要一些可视化的东西,带给大家直观的冲击,以便于大家走出工程管理的瓶颈期。前三化是机密联系在一起的,少了任何一部分,另外两个工作就白做了,而现场整洁化看似相对独立一些,那么它到底需要干些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将是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内容。我记得在读书的时候,每天放学,都会留下一组学生做卫生,组长检查合格后才能走,周末还要大扫除。扫除中发生了很多快乐的事情,这种记忆随着工龄的增长,逐渐消逝。而在日本我又意外的拾了起来。日本工人五点下班,四点五十分,伴随着八音盒的音乐,响起了广播:“一天工作即将结束,大家开始准备清理卫生。”每个工人结束自己手上的工作,拿起扫帚清扫自己的施工区域。清扫后装到纸袋中,用升降电梯扔到下面的垃圾箱内。完成后找各自的楼长签字,楼长这时会出现在他管辖的区域内。(这里楼长就是各分包的头,随机被安在各楼层。)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工完场清。垃圾随手分类,过大过长的东西,由专业人员负责裁剪,便于清运。这个很重要,我们的垃圾箱利用率不高,就是因为有几个的不规则东西就可以把空间浪费了,反过头来说垃圾太小,不实用。这里每天如此,我们往往会习惯的会问几个问题,我给大家解答一下。1、工人不做卫生,跑了,能不能被查到,能,日本为保证施工互不影响,每层只有一个工种,每天都有记录,谁也跑不了。2、每天十分钟,一年下来浪费多少时间?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卫生收拾不干净,放线和下道工序都没办法进行,我们不就是这样吗,放线的拿扫帚扫扫,把线放上了,一会又被灰尘埋没了,然后就找不到了,反复折腾的时间也不短。3、组长每天都最后一个走?差不多,现在现场已养成习惯,工人不管任何时间,只要干完活就开始收拾,否则会影响到他自己的下班时间。4、实质意义是什么?一方面的高空坠物风险降低了很多,另一方面,有利于查看现场的进度,清楚安排明日的工作。上面我们说的是他们安全文明的第一个管理要求——整理整顿,我现在这个工地每周五也会大扫除,很让人震撼那种。我们再看看工人的穿着,这是他们现场整洁化的第二项内容,要衣着整洁。这边服饰标配是什么,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宽松裤,只要进现场的人,就都带上,其他的还可以理解,安全带为什么随身携带,它的作用已将安全带和工具带合为一体。看图。猜这个工人是干什么的,板缝塞条的,就这么个工人带了十多种工具,有什么用吗?其实有很多想不到的事情经常发生,比如这个缝隙小了,那个缝隙有埋件,这些工具都会用上。今天看了十多分钟,他拿出了7、8种工具,放在国内活儿有可能就凑合上了,有可能就扯淡了。这种事我经常遇到,比如外墙抹灰前混凝土需要打磨,等抹灰进场的时候会用很长时间交接,往往扯皮的事情工程量还不大,为什么瓦工宁愿怠工挨骂都不简单收拾一下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工具,啥都干不了。这才是瓦工的工具箱,安全带带不了的,工具箱搬出来,很方便。我们再回顾一下安全带的作用,一是防止高空坠落,二是提醒大家随身工具都拿好,而在国内,工人每天都有这么几趟是去库房找东西。每个工种都有自己的库房,上班从这走,下班从这回。而我们的工具往往直接扔在宿舍,容易损坏不说,每天能找到就不错了。现场整洁化还包括标示系统,场地的介绍、每天的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全部粘贴在现场,条理清晰是整洁化的保证之一,这两天集团已经推行了,我就不在这里说了。现场的杂乱,也映射出管理状态无绪,多项工作交合的盘根错节,以至于其他工作无法开展。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当我们不能把自己手边的工作清理干净时,我们将永远无法摆脱疲于奔命的困境,现场整洁化便是那实践三化的基础,当我们的生产力不能迅速变革时后,我们可以先扫出一片待发展的开阔地。发件人:C15M01.李瑾发送时间:2010年7月22日星期四9:55主题:日出东方10日出东方10年初集团提出图纸标准化的时候,给的我第一反应,估计万科卖房子开始像卖服装了,一年几个款式,偶尔加入一两个新品种,用于全国各分店。近期通过对日本的研修,觉得先前的想法倒是没错,但有些狭隘,所以今天准备跟大家分享,日本工程的图纸标准化。在日本,施工图跟我们常说的设计院蓝图是两回事,这边没有施工图是不开工的,那么我们先说说什么是施工图。日本人认为,设计图只是个效果,它带给我们的信息是建筑物应该长成什么样子,比如我们可以在设计图上发现一条人行路,但我们无法在图纸上找到,每一块石材的尺寸和粘贴顺序,那么当工人需要了解所有施工方法时,施工图便出现了。这边的施工图既包含钢筋加工图、模板排布图、景观铺装图,内外墙排砖图等等,又包含了施工流水图、总平面布置图等等。我们先看几个案例。上面的是外墙排砖图,分层出,图纸标明每个部位的墙砖数量,放线尺寸。当一个局部不能满足模数时,用胶分割,计算出来胶的宽度,今天拿图纸去现场核实了一下,所有墙砖全部对的上。在国内,我们的图纸,最多给个砖的尺寸规格,然后把需要铺砖的地方,标成一种颜色。当工人施工的时候,基本上在墙上放个水平和垂直线,然后从一边往一边赶过去,到最后几块贴不明白的时候,随机调整一下砖的间隙,问题大的现场切割一下。这绝不是工人能力的问题,要求工人对每道山墙放出类似于排砖图的分割线,很不现实。这个是模板加工图,为此,项目部拉着我们去了几十公里之外的模板加工厂,该图纸标明所有需要混凝土施工的模板尺寸,场内集中加工,出厂时按顺序标记,现场只需组装即可,不用切割。而国内基本都是,一工头,一支笔,一张纸,指挥工人在楼下切割的差不多,然后拿到施工地方,再按实际尺寸锯两下,之前的尺寸大了还好说,尺寸小了,满地再找点破板子,填补填补。。。大家会认为,搞这么多人去画图,不可能,错了,这些图纸全都是软件自动生成的,把蓝图电子版输入进去,模板图纸就出来了,科技发达到如此地步,实非我们所能想。模板多宽,多长,机器保你一次成型,直接拉入现场,所以现场没有木工加工厂地。同理,现场也没有钢筋加工厂地。同理,现场也没有其他加工厂地,同理,材料损耗率的预估再也不用拍脑袋了。施工综合平面图,这个是一户的,什么水啊,电啊,煤气啊,衣柜啊,全部合到一起,然后我们就看见了上篇文章说得,满地的放线,按这个施工错不了,错了连线都放不上。还有很多,后期会整理个报告出来,我们可能一下子全学不来,但局部还是可以马上改变的,比如我在的项目单元入口前铺装,图纸要求中间是300*300的石材,四周用100*100的收边,不难发现铺装的长度和宽度应该是300mm的整数倍,但现实却不是,结果现场切来切去,也就没了规矩,而往往这些除不开的尺寸的出现,不是因为设计需要,而是一个随机的值。在日本这样的问题全被施工图轻松化解了。这些图纸虽有软件,但也需人员操作,我们在私下聊天时,他们全部采用外包,省时省心省培养,直接提要求便可。由此可见,图纸标准化一是产品标准化,二是图纸的深度标准化,三是所有节点排布标准化,也就是游戏规则标准化,这种游戏规则不仅没有限制设计样式,而是更好的将要求展现出来。发件人:C15M01.李瑾发送时间:2010年7月17日星期六20:01主题:日出东方9日出东方9之前介绍了现场的工具使用、日本的流水作业和施工标准等,专业性上的研修心得。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将理论应用到生产,并让它高效的执行下去,是下一阶段重点学习的方向。有了标准、定了计划,让别人去干,交工时质量合格,这就是所谓的管理。今年年初,集团下发了装修房“四化”管理操作指引,其中管理可视化,便是对执行层面的要求。管理可视化什么意思,只要是现场的管理范畴,什么质量、进度、安全、图纸等等,可以在各个角落看到施工的明确标准,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分类给大家展示一下:关于计划类:A、施工进度看板挂在大门口,玻璃罩,里面是单体立面图,用mark笔写上今天每层施工内容,大家每天早会过来看。今年几层什么进度了,该谁干什么了,很清晰。B、机具使用几点到几点,谁用哪个塔吊,谁用叉车,谁坐电梯,很清晰,之前没提计划的,自己插空,跟我们用会议室一个流程,门儿清。场地使用:这个项目占地很小,所以地方紧张,打灰的车停哪,卸料的车停哪,从哪个门来,从哪个门出去,都有标明,不像国内,运钢筋的把送木方的堵了,吊管的把挖土的停了。工期测算:当初想给大家弄个有奖问答的,后来一想算了,估计猜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