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新10902祝梦一、信息环境的定义•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信息环境是区别于客观环境的,由信息及其符号载体构成的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日本学者后藤和彦认为:“信息环境,即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并且,它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二、信息环境构成要素•一、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信息符号;•二,一系列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大部分讯息传达的并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而且包含这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它们不仅仅是告知性的,而且是指示性的,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三,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三、信息环境的特点•信息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信息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信息环境或拟态环境,在大众传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即引起了“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四、什么是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李普曼认为,由于当代媒介的发展,人们每天接触到大众传媒提供的大量信息,大众被淹没在巨大的信息流中,失去了直接去接触客观世界的机会,来不及去判断哪些信息是真实客观的反映了现实存在的客观世界,只能从传媒营造的信息环境去了解世界,因而会误认为传媒提供的关于世界的形象就是真实的客观世界,这样大众在认识世界时就难免会产生偏差。而信息环境又会反作用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使得客观环境越来越有演变为真实环境的趋势,也就是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五、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产生的原因•本质原因:现代社会大众传播的飞速发展。•具体原因:•A、随着网络化得不断发展,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意识增强,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状态由完全被动接受到很大程度上的主动选择,这种过渡对大众传播本身发展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同时加剧了信息环境环境化的进程。因为受众对信息选择意识的增强,也导致了更为激烈的媒体竞争,为了在这样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各媒体不得不对一些信息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合乎大众口味的信息,以更好的占有受众市场。•B、由于目前传播媒体本身也有各种局限性,加上国家政策、社会道德及和其他社会因素以及传者自身的性格因素等限制,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五、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产生的原因•C、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媒体的出现,特别是手机媒体的发展,也大大加剧了信息环境的信息化进程。手机媒体的出现,使用户可以随时任意游走于信息环境和真实环境中间。很多往常需要在现实环境中完成的事物,如聊天、购物等,可以在信息环境中完成;而虚拟世界中的游戏、宠物、视频等则变得愈发真切、流行、触手可及。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和手机媒体的普及,人们必将加剧对手机媒体的依赖程度,进而愈加远离现实环境而亲近信息环境,加剧“信息环境的环境化。”•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是媒体发展变革中不成熟的表现,也是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与把关人的关系•1947年,社会心理学家卢因(Lewin)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研究分析了家庭主妇决定购买食物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认为信息沿着包含着“门”的某些渠道传播,传播能否顺利进行总以“把关人”的意见作为依据。•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传媒组织就是实际的把关人,只有符合传媒组织价值标准的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一方面,传媒组织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组合,使之符合受众口味。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海量化且更新速度极快,使得互联网管理者难以及时有效地对网络信息加以选择取舍。网络的去中心化,导致了传播环境的松散化。受众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受经媒介选择加工后的信息,而可以网络搭建起的更广阔的平台上自由地浏览新闻,发表见解。七、信息环境环境化与新闻娱乐的化比较•相同点:•A、都是媒体发展变革中产生的一个现象,是媒介发展不成熟的一种表现。•B、其产生的原因相似,都与市场竞争,受众需求,媒体道德等有关。•C、其影响都具有双面性。•D、其表现都是通过媒体组织对信息加工组合降低信息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迎合性。•E、都是目前媒介发展的一种趋势,都有必要及时进行改革和控制•不同点:•A、信息环境的信息化主要是媒体组织通过对信息的加工组合给受众带来了一种提前定位的认知思维,使信息环境渐渐与真实环境的现象变得模糊,影响受众的认知准确性;新闻娱乐化主要为了满足受众心理需要,极力将硬新闻软化,过度追求娱乐,追求感官刺激和视觉享受。•B、信息环境环境化容易导致人们普遍的认知短路,而新闻过度娱乐化更可能导致犯罪和暴力。七、信息环境环境化与新闻娱乐化比较•C、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众选择信息意识的增强,媒体对信息加工组合,传播的种种障碍;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特别是媒介事业市场化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媒体组织为了尽可能的占有受众市场,维护自己的利益,放弃媒体应有的道德与操守,片面追求浅俗低级刺激而又迎合受众口味儿的信息。•D、人们对于这两者的感知不同。新闻娱乐化在生活中更显而易见,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并不能立刻意识到这一点,相对来说比新闻娱乐化更加抽象,更加难以感知,也更加难以理解。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效果图八、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大众媒介的传播模式是“沙漏式”的,即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此,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受众就只能跟着大众媒介走。九、通过实例看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日本地震时,由于媒体报道的偏向性和控制性,导致人们对地震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日本媒体力争把人们的思想导向引向积极乐观方面,极力报道地震中的积极一面,而其他国家媒体又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致力于挖掘地震过程中的种种阴暗面,给人们对日本国家完全另一种认知。同时由于这种报道的影响,也给其他国家(包括中国,韩国等)救援过树立了很不好的形象,使人们对这些国家产生了完全偏离实际的认知。•再说中国最近的抢盐事件,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影响。日本的核泄露事件,由于各家媒体网络众说纷纭,受众不能得到一个精确的消息,然后在炒盐商的炒作下,大家便不约而同的信以为真,整个中国陷入疯狂抢盐的浪潮。后来在专家专门辟谣后才得以平息,这件事情既反映了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同时也说明了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却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得到控制和解决。九、通过实例看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再看英国人拍的《中国人要来了》纪录片,媒体记者通过巧妙的技巧对内容酌情加工,渗入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让所有人都形成了这样一个认知,中国的存在是世界和平一个潜在的最大的危险,中国虽是都想进行经济和政治扩张,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违背人权的,中国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中国加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总之,通过英国媒体的有意加工组合,已经完全偏离了中国真正的实际,将中国完全妖魔化,给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完全错误的认知,媒体通过对真实信息的加工组合,渗入自己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的给人们一种定向的错误思维和认知。通过实例看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举个最浅显的例子:有一个人住在十二楼,有一天从十二楼掉下来死了,那么他的死因有多种:他自己自杀跳下来的;他不小心掉下来的;他被别人推下来的。那么媒体也许为了体现某一种价值取向作出完全不同的报道,如果媒体要反映的是那个人活着的时候的压力太大,也许它就会把自杀的可能性放在首位大肆渲染,如果媒体想表达人们失去亲人的那种痛苦也许就会着重报道他的不小心,如果媒体主要侧重点在人际关系摩擦与矛盾上,也许就会偏向于报道他是被人推下来的可能。而对于受众来说,因为没有亲眼看到和了解事实,媒体的报道无论真假已经在大脑中形成了固定的印象,这是也许这种虚拟的环境也许就取代了真实的环境。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影响•在一定限度内,能够帮助引导人们有一个正确积极的价值取向,对人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是有利的。•信息的过度加工就会导致信息的完全失实,给人们一个虚拟又错误的环境认知,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同时也不利于传播与媒介的长远发展。•信息环境反作用于社会环境,使信息环境越来越演变为真实环境的趋势。•李普曼认为,信息环境代替真实环境除了影响人的认知行为外,也会影响现实环境,使现实环境无形中涂抹上信息化的色彩。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影响•青少年时期是对周围环境认知深化的年龄阶段,高频次的受到信息环境环境化影响,而忽视身边的现实环境,在加之本身认知能力和对媒介分辨能力的相对薄弱,信息环境环境化”问题在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形成完整清晰地世界观方面具有一定的“负作用”。•信息环境环境化这一媒介现象的社会意义实在无法估量,媒介话语的强势地位,媒介对信息的垄断,通过其构建的“真假难辨”的信息环境的作用,将会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媒介最终是否将发展成为现实的唯一定义者?媒介是否在对受众进行变相的潜移默化的控制?而这是否有悖于“受众本位”的时代?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