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浅析国外对华贸易摩擦问题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国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日益严峻的贸易环境和日渐增多的贸易摩擦同样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只有找出贸易摩擦的根源,才能更加冷静地面对这一困扰,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本文从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特点,然后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解释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摩擦与日俱增的原因,针对我国对外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角度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对策,打破贸易摩擦的阻碍,确保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词:对外贸易;贸易摩擦;应对措施目录第一章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概述第二章我国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分析第三章政府的应对措施第四章企业的应对措施结论参考文献一、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概述(一)贸易摩擦的含义一般认为贸易摩擦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经济主体在进行经贸往来过程中,为实现其经济乃至政治利益产生的各种矛盾。(二)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和贸易地位逐年上升,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同时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也逐步增加。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外贸易更是进入了贸易摩擦的高发期。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随着中国履行入世承诺,更大程度地开放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市场,中外贸易摩擦将进一步扩大,并表现出长期性、频繁性等特点。二、我国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分析对我国来说,正确认识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客观冷静地面对我国所面临的贸易摩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国尽快走出贸易摩擦的困境。(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区域贸易协定的增多引发了新的贸易摩擦。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战后,各种各样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区FTAs(FreeTradeAreas)自1973年开始进入缓慢的增长阶段,数量由1972年的7个发展到1992年的30个。而从1992年开始,全球FTAs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由30个发展到2007年3月的194个。区域贸易协定的主要不良后果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如果与某一成员方发生了贸易摩擦,极有可能在整个FTA内部出现连锁反应,引发与多国的贸易摩擦,而且组成FTAs的国家众多,谈判能力加强,在与外部非成员国的贸易摩擦中明显处于更强势的地位;二是在发生贸易转移效应的过程中,区外利益受损明显的国家,为尽量减少损失,保全市场份额,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期间一些不规范的如倾销等恶意竞争的手段,会给区域内国家的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从而引发区域内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二)他国的经济风险转嫁我国成为全球贸易磨擦的焦点,固然与我国这几年惊人的出口增长速度以及企业的不规范经营行为有关,但这并非主因。美、欧等经济体频频对我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还有强烈的经济学背景。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就有强烈的经济风险转嫁。欧盟之所以着急发起对中国相关输欧纺织品的特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来自法国、意大利、波兰等成员国关于保护盟内产业呼声的经济压力。欧盟经济持续低迷,失业居高不下。欧盟领导人在巴黎召开紧急峰会,但会议成果让人大失所望,这一问题使欧盟经济进一步面临危机。启动“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行动指南”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转移经济风险,而急需寻找“替罪羊”。又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一方面,通过美元贬值,就能轻而易举地减轻外债负担,同时又刺激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另一方面,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通过印刷美钞来获取“铸币税”以弥补赤字,将金融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为此付出了近十年经济萧条的代价,现在我国应引以为戒。(三)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外贸依存度的快速提高,一方面是我国大规模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结果,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国外市场需求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也意味着我国受到国际经济冲击的可能性不断增加,暴露出我国贸易目的地集中、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以及战略资源产品进口依存度攀升等诸多因素。出口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贸易摩擦的宏观因素。(四)出口结构不合理,企业出口无序竞争我国外贸的迅速发展对现有的世界市场竞争格局带来了严重冲击,给一些国家的传统出口结构带来了竞争压力。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要的比较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是某些劳动密集的产业环节上,如纺织服装业、玩具、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装配等。而这些产业已是发达国家的夕阳工业,竞争优势已经削弱,但仍有一部分资本和劳动力滞留在这些产业中,同时由于这些产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就业敏感性,因此欧美国家便将贸易政策作为一种社会政策来保护这些夕阳产业。中国出口企业经营秩序混乱、竞相压价也是一个主要因素。一方面,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尚不合理,行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比较注重眼前利益,一旦某个行业有利可图,往往出现过度投入的情况,且中国企业数量众多,行业管理和协调力度不够;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外经贸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了出口经营自主权,政府对企业的约束减少,难以对出口企业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为争夺国外客户,国内出口企业经常竞相压价。三、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策略随着2006年中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将全面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对外贸易摩擦可能长期化、复杂化。未来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由经贸大国向经贸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过程中,要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作为对外经贸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冷静观察世界经贸格局的变化,掌握解决贸易争端的规律,推进对外经贸战略,最大限度地体现我经贸和政治利益。(一)政府的应对策略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下,政府似乎应该成为“守夜人”,但国内国际的实践充分证明:越是倡导自由贸易的国家,其政府的作用发挥的越好。这不是指政府要直接干预企业的管理,而是指政府要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前提下,为企业出口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1.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整顿外贸出口次序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企业完全依赖市场,不可避免地会跟风随众,盲目生产,导致产品过剩、无奈被动出口的局面。为了克服这种不良结果的出现,政府应该积极地承担起对企业宏观调控的责任,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国外市场的需求信息,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引导企业生产产品的换代升级,制定各种奖惩制度来鼓励企业生产市场急需的产品,压制企业生产市场已饱和的产品。国内竞争企业低价竞销出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出口秩序混乱。因此,加强对出口秩序的规范,设置合理、有效的出口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并强力执行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出口准入制度,是减少对我国反倾销指控的有效措施。政府应从两方面入手来整顿外贸出口秩序,一是配合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出口配额等行政手段对出口进行管理,合理调度企业的出口规模;二是加大对外贸企业的监督力度,避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2.降低外贸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升高,2007年已经达到71%,如此高的外贸依存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一国经济应以外贸为辅,内需为主,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外贸的快速发展能够刺激有效需求,促进GDP的稳定增长,但以为地依靠外贸的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则会后患无穷。外贸依存度过高,就会使本国经济过分地依赖其贸易伙伴,使本国经济只能随着贸易伙伴的节奏起舞,一旦贸易伙伴出现政治或经济上的动荡,本国将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另外,过高的贸易依存度还容易引发与贸易伙伴的经济摩擦。没有强大的政府力量,严重的依赖国际市场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从长远发展战略来说,我国宏观调控的着眼点应该更多的放在扩大内需上。以内需为主业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内市场十分庞大,而且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市场,是世界上所有跨国公司的首选目标。因此,为减轻经济摩擦增长的趋势,我国应当调整我国需求结构中内需与外需的比重,通过积极地扩大内需,来保持宏观经持续、快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帮助企业寻找应诉道路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和国际通行规则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是对外经贸行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交的需要,也是推进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整顿外贸经营秩序的需要。为了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以保障公平竞争秩序而制定和逐步完善起来,中国需要加速建立反倾销法律体系,以国际公认的反倾销法则来规范自己的竞争行为。这不仅是我国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且也是在国内市场进行反倾销执法的需要。尽管我国反倾销方面的立法才刚起步,《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发布,初步改变了反倾销应诉无法可依的局面,这既可以保护国内企业的正当利益,又可用来制约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歧视。企业能否取得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也是相当长的过程。在没有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指导,充分利用各国立法的不同和漏洞,积极帮助企业应诉各种贸易纠纷案。如与美国企业应诉时,我国企业可要求调查当局按照美国法律审查某个特定部门或整个经济体是否属于市场导向,从而争取排除非市场经济方法的适用,在计算正常价值时,美国商务部使用来自某个其他替代国的成本数据来计算相应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在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件中,我国家具行业协会向美国提出市场导向行业待遇申请,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尝试。另一方面,可以主动寻找替代国,力争选取一个在各方面与我企业条件相似或接近的替代国来计算出口价格,以最大程度减少误差,争取一个比较好的结果。4.建立协商机制,合理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和相关规则自从1995年WTO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在处理中美贸易摩擦方面,由美国经常动用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以单边贸易措施相威胁的单边贸易解决方式,过渡到通过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多边贸易谈判的解决方式。在解决中美贸易摩擦时,一方面要继续借助目前常用的双边途径,中国政府加强与美国政府的沟通,逐步建立定期双边磋商和协调机制,定期讨论两国政府间的经济合作,消除两国在国际经济政策中的分歧,维护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研究、探索利用世贸组织的多边途径。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化解贸易摩擦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有效途径。在现实中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应重视下列问题:第一,无论我方是投诉方还是应诉方,均应充分全面地研究与争端有关的事实与法律问题,区分违法之诉和非违法之诉两种不同的情况和条件,有针对性地准备诉状或答辩状。第二,注重时间限制。我国政府交涉机构应在进程中严格掌握时间,积极迅速地做出反应,以免延误造成权利的丧失。第三,要有效地答辩和投诉。第四,争取以有效方式结案。四、企业的应对策略(一)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竞争优势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和升级,转变到通过高质量和适当价格扩大出口,扩大市场份额,这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科技方面的创新,使企业在某一领域的技术处于明显领先优势,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获得的是垄断竞争优势,实现市场份额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是国际贸易竞争中获取全局优势的战略手段。日本曾通过实现产品档次升级,大大缓解了贸易摩擦问题。中国企业也要注重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与科技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携手,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抢占国际市场的科技制高点,建设自己的创新技术壁垒,避免和其他国家在低技术层次上相互摩擦。全球竞争将是品牌的竞争。我国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单纯依赖低价策略打入国际市场的居多。今后应该是更注重品牌营销,全面提升企业的形象。另一方面,竞争优势要多元化,除了价格优势外。还要进一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