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讲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析我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授课人:师德福教学内容提纲1、什么是《课程标准》?2、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3、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课程标准》有什么功能?5、教师为什么要研读《课程标准》?6、为什么要用学科《课程标准》代替原有的学科《教学大纲》?7、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背景?8、课程标准修订后课程容量与难度上有没有变化?9、这次课程标准修订是如何组织开展的?经历了哪些过程?10、“新课程标准”新在哪?一、什么是《课程标准》?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四个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一个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三个体现),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三个规定),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两个建议)”。这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的功能和概念所做的简明界定。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功能从传统的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教学如何设计,无论评价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基本素质要求服务,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宣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讲过:-2-传统的大纲是关于教学和教育内容的规定。它适应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适应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为本质的教育,它最关心的是这些知识你教了没教,这些知识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不一样。大概是建立在整个教育理念的改变,就是说我们传统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逐渐过渡到人的成长,以人为本,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孩子的未来的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这样,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授,一定还要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讲过:“你想一想小学数学那些内容,长大了到初中半年就教会了。小学为什么用六年来教?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身心素质。”不注重到人的培养是不行的,因此,传统的大纲只是告诉教什么内容就够了。我们必须理解学科教学的基本理念,它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不仅仅包含了知识目标是什么,也包含了作为一个公民需要的数学素养。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甚至考试大纲都不能把握,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也很有限,就像一个对道路本身就不熟悉的人给别人引路,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效率很低。(王敏勤教授)二、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教材的内容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能无限制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要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也就是说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一个基本性的要求,这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有很大差异,教材的编写者要努力体现本地域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的特殊发展的需求,要考虑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具有特色韵丰富课程资源,开发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体现当地实际、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教材。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部和西部、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方面都有差异,教育水平和学生需求也各不相同,教材的开发应充分考虑这些实际。在教材内容选择、难度及印制质量等方面要符合当地的水平。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90%的地区只有一套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只有坚持实行多样化的教材管理政策,才能真正贯彻课程标准,避免“以本代纲”的现象发生。对我们这个拥有两亿中小学生的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来说,只有多样化,才会有真正的高质量。一套教材质量再高,也不可能适用所有地区和所有学生。对于地方和学校而言,只有符合当地实际和学生节要的教材才是最好的教材。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一方面,教材编写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教材不断检验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通过使用新教材,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实质,同时又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课程标准奠定基础。三、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1.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例如数学科: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自《数学课程标准》)科学科: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自《科学课程标准》)-3-2.突破学科中心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例如语文科: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自《语文课程标准》)历史科: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自《历史课程标准》)3.改善学习方式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例如生物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自《生物课程标准》)艺术科:分组调查一个民族不同地区的艺术,并将艺术形式与该地区的建筑、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全班分享调查结果。(自《艺术课程标准》)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各学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诸如:成长记录与分析、测验与考试、答辩、作业(长周期作业、短周期作业)、集体评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成长记录与分析”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一本课外书、最难忘的一次讨论……通过记录并反思学生的成长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积累素材。此外,不少学科课程标准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例如,通过设计实验活动:探究哪些垃圾可能被自然降解,哪些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和称量每天垃圾的重量,估算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每周生活垃圾的总量;组织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每人家庭生活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垃圾的处理方式,写出调查报告。考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①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②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收集一周垃圾的任务;③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砸人不同有见解;④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社区垃圾污染环境问题的忧虑;⑤能否在调查报告中积极提出垃圾处理万式的建议。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例如,《语文课程标准》: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7~9年级字——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体育课程标准》:5~6年级(水平三)——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四、《课程标准》有什么功能?教师、家长、学生的“百科全书”《课程标准》,对教师、家长和学生有何用处?对此作如下提示。教师:教学的“指南针”《课程标准》,是教材的“教材”,具有统领教学的作用。因此,读懂《课程标准》,是适应“二期课改”的客观选择。只有精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理智地做好教学工作,而不是随意盲目的。-4-家长:了解学校教学的“窗口”《课程标准》,对孩子1至12年级学什么、怎么学作了规范的叙述,是了解学校学科教学的载体。说实在的,如果家长全面阅读了所有《课程标准》,那么你可能成为半个教师,你在家庭辅导中就能掌握主动权。学生:学科学习的“浓缩本”《课程标准》,确定教与学的规定性及其内容和要求。学生如有兴趣看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且有所心得,那么学习会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本教育课程的灵魂。这也正是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改革,尤其是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重要原因。现在英美等国纷纷组织全国最强的力量、投入大量物力经费研制各科课程标准,表现出他们对国家课程标准的日益重视。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可以说,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教学如何设计,无论评价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基本素质要求服务,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但是,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