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第1页共16页1引言作为知青作家代表的梁晓声,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进入文坛后,笔耕不断,创作出了为数不少的优秀作品。梁晓声的前期作品主要是知青小说,知青文学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在现当代文坛上占有重要位置,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它更多的来自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刺激,有着自己的精神资源,有着对时代的独特体验和思考,有着对时代或含蓄或直接的反应”[1]而梁晓声在知青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与其他作家相比,他的知青小说着重于表现在困惑中的思索、奋进坚持和对自身经历的肯定,充满了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激情,因此评论界常以“青春无悔”来定义他的知青作品。梁晓声在知青文学中的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今夜有暴风雪》、《荒原作证》等,塑造了李晓燕、曹铁强、裴晓云等一系列在那段荒诞岁月里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形象,他们把的全部信仰付诸到了这片土地,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至善至纯的真诚,坚毅和无限的牺牲精神。梁晓声先期创作笔调粗犷雄浑,思想豪壮奋进,充满理想主义的悲壮美。进入九十年代,梁晓声把创作焦点对准社会底层人民,将强烈的道德观念注入其中,冷眼旁观,这世间人情冷暖。他为民立言,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表达他对社会现实敏锐的洞察和感悟,向我们展示着平民阶层的生存图景。在这一时期,他创作出了《父亲》、《司马敦》、《学者之死》、《贵人》、《浮城》等优秀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酸甜苦辣,聚散离合,他们也有追求有执着,但却与现实充斥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他们的理想幻灭时,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无奈、愤怒和反抗。在评论界一致受到高度肯定的是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他所表达出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鼓舞了一代青年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为阴沉的文化氛围增添了一种激情和积极向上的力量。王蒙曾对梁晓声作过这样的评价:为知青树了一块丰碑。对于他90年代后的创作,关注度相对减弱,而且褒贬不一。2晚期风格形成溯源作家的创作倾向和风格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社会发展,社会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作家创作道路都能显示出时代文化的痕迹。当中国走上本科毕业论文第2页共16页现代化建设之路的时候,世俗文学日益兴起,对于梁晓声而言,时代的变化和自身经历的变化,引导他从“知青情结”中走出来,将目光投向了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这是一个社会转型和个体经验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必然文学现象。2.1底层叙事的个人原因底层是孕育苦难的天然场所,梁晓声面对底层生活,并不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而是把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同样以平民的身份对晦涩的生活境遇发出质疑,揭示底层人民的人性之光。从佛洛伊德的观点看,一个人成年后的思想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过去的经历,那梁晓声平民意识的形成也来源于“过去的经历”,事实确实如此:梁晓声经历过贫穷,生存扎根于底层人民之中,他熟悉平民的生活,希望通过手中的笔去书写他们;另一个方面,从贫穷中走出来的人更深刻的知道贫穷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继而会转变成一种同情,梁晓声正是怀着这种同情,抛开文学对社会批判性、触动性、改造性而去关注底层人民的。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梁晓声的很多作品都写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从梁晓声自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梁晓声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建筑工人的家中,其“祖上尽是文盲”,父亲在外工作,一家人挤在一个小破屋中,他家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欺负,在那个小院中过着“下下人”的生活。因为家庭的贫困,梁晓声在班里被人排挤鄙视,小小的他就体会到了贫穷带给人的畏惧,他因此而自卑,甚至不想去上学。晚上的时候,母亲经常给他讲一些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秦香莲、王宝钏、杜十娘、包公传等。这些故事曲折生动,蕴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而且贴近平民生活,坚守平民立场,传达平民情感,既能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也使梁晓声在这种感情倾向的渲染下,习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去感知生活。贫穷带来苦难,梁晓声出生在社会最底层的家庭中,这些贫穷的经历伴随着梁晓声的成长,让他对苦难生活的描写始终难以释怀。他对贫穷的敏感,对苦难的情结,使他赋予了出身底层的人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以至于他的大多作品主人公都是来自贫困家庭。《苦恋》中那些生在农村的女孩子们,同样对爱情有着纯洁憧憬和坚守,却被封建思想和残酷的现实所残害。《贵人》中的芸和素,两个出身贫寒却不甘平庸的女大学生,为了得到追求前程的经济基础,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与身体,委身于各自的“贵人”,我们鄙视唾弃她们的同时,又怎能不去同情怜惜她们的命运呢。还有《荒弃的家园》里的芊子,《表弟》中的表弟等等,这些小人物,他们生活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过着不起本科毕业论文第3页共16页眼的生活,可也正是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最为真实的一面。梁晓声在这些作品、这些人物中倾注了无限的真诚。1968年,梁晓声插队北大荒,开始了知青生活,先后当过农工、小学教师和报导员。在这一时期,他满怀“红色”热情,投身到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中,和所有的知青们共患难,直到最后走上文学之路。经历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上一辈革命者,大都存在“知青情结”,梁晓声同样也是,正是因为珍视这段回忆,将浓挚的感情投注到其中,才成就了梁晓声在知青文学中的辉煌。其实,知青群体是平民阶层的一类特殊人群,它是顺应特殊时代而产生的,它加深了梁晓声的平民记忆,让他再也无法远离平民阶层。之后离开北大荒到北京城,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梁晓声也从“知青情结“中慢慢淡化出来,创作的视野随之而变。面对退却了英雄主义光环的庸常的人们,他依然将写作的镜头对准了社会最底层的人民。梁晓声的出身,他的生活经历,都已经注定了他与平民阶层的不可剥离。那些苦难的岁月对于他来说已经渐行渐远,他已经“无法还原于苦难的历史处境,反观过去,苦难仅仅成了此时庆幸有余的代价。”[2]时间会把苦难过滤,留下来的,将会是特殊的美感。对于梁晓声而言,这些苦难是他宝贵的生命经验,也是使得他在当代作家群中关切平民生活尤为突出的根源。2.2底层叙事的社会原因作家都是时代的产儿,梁晓声也不例外,他所处于的时代决定了他的生活命运,同时也决定了他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80年代中后期,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社会的转型打碎了一部分人对改革不切实际的想法,也给思想文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先,经济多元化为思想多元化提供了社会条件和氛围,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又促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这些都要求人们用相应的话语去重新审视和评定这个新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逆反,使人们不再执着于单纯的信仰,而开始注重利益的获取和自我享受。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被腐蚀消磨,物欲的赤裸裸的膨胀,使道德、理想、责任不断淡化,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财富的过分集中和贫富差距不断增大。九十年代以来,对于“人文精神”的变质,不断的遭到思想文化界的质疑。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在当时的文化情境中实现与商业文化、经济意识形态的对抗,这在当时仍本科毕业论文第4页共16页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梁晓声平民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这正如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对于伤痕文学的影响一样。随着经济的高速运转,致使中国社会阶层开始分化重组,梁晓声在《中国社会主义各阶层分析》中写到:“对中国而言,生产力正在摆脱落后,经济基础正在摆脱虚弱,商业时代正方兴未艾地孕育着,阶级正日益加快地分划为阶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新的平民阶层也开始重新聚合。他们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层,拥有自己特有的经济收入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阶级意识,成为当代社会上新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生活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他们的关注也是文学所不能忽视的。因此在这个时期,一批优秀的作家超越改革文学的局限,开始对我国整个历史进程进行反思。其中有:张承志、韩少功、梁晓声、刘醒龙、谈歌、张炜等。这些作家的现实批判是历史与道德的完美统一。他们的批判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二是追求大写的“人”,倡导惩恶扬善。梁晓声因此也意识到创作中张扬的“人民性”应该是默默承受历史后果的平民大众,而非历史开拓成果的享有者。而此时,不断壮大的平民阶层作为读者也要求文学可以现实化,那些距离他们生活相对较远的文学作品则被他们所摒弃,他们希望文学可以表现平民生活,可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民众对于平民文学的需求急剧扩大,与此同时文学家们也开始调整自己介入社会的角度。因此,梁晓声平民化的创作风格是文学和平民阶层双向选择的结果。3晚期创作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仔细的品读梁晓声的后期作品,就会发现有一条起伏的感情线贯穿其中。无论从叙事内容,叙述手法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是在慢慢发展变化的,不变的是其平民的叙事角度和立场。梁晓声寄予在作品中的感情经过了由脉脉温情到迷茫颓败转而犀利的过程,这是社会现实不断转变在他眼中的映射,他对平民阶层充满了同情和理解,但同时也对这个社会越来越深的道德堕落、人性丧失发出了质疑和批判。我们从梁晓声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弧上的舞者》中,可以理解到梁晓声用“弧”的意义来定位自己,始终围绕着平民阶层这一核心,进行自己的创作,而且为了更准确更贴切地表达平民世界,他也在不断地摸索寻找到底应该“站在社会之环的哪一段弧上呢”,梁晓声始终就像是一个和读者面对着面,蹲着谈心的人,离我们很近,他一直默默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命本科毕业论文第5页共16页运,在平民化创作的道路上不断追寻。3.1梁晓声的温情叙述历史对文革的否定,对于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红色”热情的红卫兵青年们,无疑是一种情感上的伤害,曾经以为的当家作主、轰轰烈烈,为此付出的青春和汗水,在十年之后被证明只是政治上的工具。他们的苦苦追求变得不再有现实价值,就像是被无情出卖的英雄,用自己的豪言壮志换来了历史的抛弃,这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失落感。梁晓声也发出过“仅仅用同情的眼光将付出了青春和热情乃至生命的整整一代人视为可悲的一代人,这是最大的可悲,也是极不公正的”这样的感慨。所以,当他把目光渐渐从知青身上转移开,在后期创作的最初阶段里,梁晓声更关注于平民生活中温情感人的生活场景。当激情成就了历史不经意的荒谬和错误,当失落迷茫开始占据心房的时候,梁晓声更愿意把受到挫折的心交还给他最依赖的平民阶层。在最初的时候,梁晓声将诗意化、浪漫化的手法融入到对平民生活的叙述,创作了《父亲》、《母亲》、《黑纽扣》、《人间烟火》等一系列亲情小说,主要是挖掘平民生活中的种种不平凡,赞美他们纯真的亲情爱情,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着力表现平民在逆境中不屈的抗争精神,迷茫中的坚毅勇敢,让人感受到平民在灰暗生活环境下的温情之光。对生活中情感的描写,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有着独特的重要性,它是感动读者,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桥梁,罗曼罗兰就说过这样的话:“在客观的写实主义上还必须加上使它温暖的心灵的抒情主义”,[3]梁晓声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在梁晓声转型之后最初所创作的亲情小说中,融入了大部分自己的亲身经历,把小说的虚构性降到了最低,他所刻画出的“父亲”“母亲”的形象代表了曾经那个时代的父母们,他们生在旧社会,经历了那个年代的苦难波折,政治纷争甚至是战争:“六岁给地主放牛,十二岁闯关东,亲眼见到过国民党怎样残害老百姓,也被日本人抓过当劳工,要不是押劳工的火车被抗联伏击,很难想象,他今天还活着……”就是这样的老一辈父母亲们,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也不会用柔声细语表达内心的感情,他们只是会严厉的批评或者无言的沉默,但是他们的爱却是无比的深沉和凝重!梁晓声说过:“母亲不仅把她要强、硬朗的性格传给我,还把她做人就要做一个有同情心的,孝道的,善良的,正直、正派的人的思想传给了我”。他创作的这些亲情小说正是对曾经忧伤而温馨的过往的追忆,这些文字读起来哀而不伤,悲而不苦,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本科毕业论文第6页共16页和浪漫情怀,把脉脉温情注入读者心间。3.2梁晓声的犀利转变随着阅历的增长,梁晓声越来越意识到平民阶层在社会变革下的惶惑无措、痛苦挣扎,发现那种单纯乐观,理想化人物的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