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西翻译中的礼貌对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析汉西翻译中的礼貌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语言本身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是该语言社团成员的发音习惯、表达习惯以及语言逻辑习惯长期形成和演变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用以表达主、客观世界的方式也被赋予了该语言群体的民族、文化特征。随着现代翻译学发展,翻译家们逐渐突破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将语境、交际、功能等概念引入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按照等效翻译理论,译者的任务是在译文中再现源语中相同的信息以及交际功能,如面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中不同的礼貌表现形式,译者应当在准确传达原文的字面含义的基础上,兼顾两种文化的礼貌差异,在译文中传达相同的礼貌含义。因此,礼貌对等强调功能的等同,而不是简单语音、词汇、句法层面的对等。本文拟对中西语用礼貌进行比较,探讨如何处理汉语中特殊的言语礼貌现象,以实现汉语-西班牙语翻译中的礼貌等效。一、中西礼貌对比礼貌研究成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源于1978年美国语言学家Brown和Levinson发表的专著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PolitenessPhenomena(《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Brown和Levinson研究的“礼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讲礼貌”或“讲文明”,也不等于语义上的尊敬抑或褒扬,而是指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人们采取各种语言手段,以创造合作、愉快的交际氛围,避免、减少矛盾,维护、协调、推进双方的关系,最终实现各自的交际目的的语言策略。语用礼貌的核心是“面子”,即每一个社会成员为自己在公众中争取和保持的“个人形象”(publicself-image)。面子分为正面面子(positive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face)。正面面子是指期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许或被接纳为同伴,而负面面子是指具有行为的自主性,不受他人的干涉。说话者为了维护双方的正面面子而采取的礼貌策略称为正面礼貌策略(positive-politenessstrategies),反之为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politenessstrategies)。尽管Brown和Levinson的著作提出了研究礼貌的全面、系统的模式,奠定了礼貌语用研究的基础,但他们的研究仍旧基于以英美文化为代表的安格鲁撒逊文化,其普遍性一经提出很快就引起了质疑和批评,在此基础上,对礼貌现象的研究也分为语用视角和跨文化视角两大流派。当然,我们认为,这两种视角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一方面,它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面子概念以及为了维护面子而采取策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规范在各种文化和语言社团中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在各种交际场合所使用的礼貌策略一定遵循某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礼貌规范。顾曰国(1992)指出,汉语中的“礼貌”起源于“礼”,指的是“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礼法”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基础,《论语·子路》中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由此可见,中国式“礼貌”的重要标准是对社会等级关系的尊重。充分分析和比较中西礼貌现象之后,顾曰国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式礼貌的五大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英语中的面子(face)也可追溯到古代在华英国人所说的tosaveone’sface,其词义源于中文的“留面子”(Mao,1994:454)。Hu指出中文的面子包含“面子”和“脸”两个方面,其中,“面子”是指建立在个人成就、职场地位、经济能力等方面的总体社会地位;“脸”则指的是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尊重社会道德标准和因此而获得的尊重(Mao,1994:458)。在此基础上,顾曰国(1992)也指出“面子”与“脸”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社会正价值较后者的低。“没面子”说的是某人做了与其社会地位不相符的事情,并无大碍,而“不要脸”则要严重得多,是说该人做了所谓的伤风败德之事。此外,中西“面子”差异还表现在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在社会价值体系上的不同,如下图所示(贾玉新([1997]2002):75-76):2价值第一位第二位可忽略感恩戴德东方西方和谐东方西方谦逊东方西方命运东方集体取向东方尊老东方权威东方西方效率西方东方个性西方东方守时西方东方侵犯性西方东方争先西方坦率西方东方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Brown和Levinson的正、负面子与汉语的“面子”和“脸”并不对等。虽然正面面子与“面子”和“脸”的部分概念对应,但是汉语中缺少负面面子所包含的个人行动的独立性、自主性,隐私权等含义。第二,中西方对面子即礼貌的评估标准不相同,中国文化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对现有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服从,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中西方对礼貌的评估方式也不同。西方人的面子侧重个人通过努力获得的自由、权势和他人的尊重,而中国文化中个人的行为和成就并不直接反映在面子的高低上,而是通过个人所属群体的评价反映出来(Mao,1994:460)。这种个人成就和面子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中国文化中“面子功夫”和“阿Q精神”存在的必然性。二、汉西礼貌对等翻译礼貌作为人际交际的重要规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礼貌表现形式,中国和西班牙两种文化面子观的差别决定了两种语言在交际过程中不同的礼貌表现形式。在翻译(特别是口头翻译)的过程中,作为交流媒介的译员,对于约定俗成的礼貌表达用语,译员应当排除语言形式的拘束,按照目的语言的表达习惯,选择地道的表达方式,以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和文化冲撞,实现交际目的。当然,语用对等对译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中-西两种语言形式,还要熟悉两种语言所包含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习俗,熟悉语言中包含的礼貌特征。下面我们以汉语中特有的礼貌形式为例浅析汉西翻译中的礼貌对等问题。1.“自卑”的谦虚由于受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是“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而贬低自我形象,隐藏自身长处、成就的谦虚也成为中国人的重要美德之一。汉语中的“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真水无香”、“静水深流”等常用成语都反映了这种“自卑”的中国式谦虚。在中国社会,一方面,个人在努力追求事业、生活上的目标时要遵守集体主义、谦虚原则等社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自动获得“面子”,个人始终是渺小的,而成功与否也要依赖于其他社会成员的判断。与此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强调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尊重,个人尊严至高无上,不得侵犯,这就造成了中西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的礼貌缺失。3汉语中的“自卑”式言语礼貌不胜枚举,常见的如受到表扬时回答“哪里,哪里”,“我还有很多不足”、“我还差的远”;送礼时会说“只是小意思”、“不成敬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时会说“抱歉打扰了”“给您添麻烦了”;请别人吃饭时主人通常会说“只是吃顿便饭”、“没什么好招待的”等等。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将这类语言形式在交际中直接译成外文,会令对方产生困扰,甚至觉得说话者虚伪、不礼貌。基于中西两种文化中都存在言语礼貌形式,而且汉语中表达谦虚的客套话和其他语言用于类似场景的习语一样,语用含义和交际目的远比文字的字面信息重要,我们认为,在翻译中应该采取语用归化的处理方法,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靠近。如西班牙人在受到赞赏时应为了表示对双方正面面子的尊重,应礼貌的接受,回答“Gracias./Muchasgracias.”,“¿Sí?Gracias.”,“¿Sí?Esregalodeunaamiga.”,“¿Verdad?Tambiénmegusta.”;送礼时应说“Toma,estoesparati/usted.”,“Tetraigounregalo.”,“Esperoqueteguste.”,“Sinotegustaelcolor,puedescambiarlo.”;受到别人的帮助应表示感谢:“Te/Leagradezcomucho”;请别人吃饭时用“¡Queproveche!”或“¡Sírvete!”表示邀请。我们认为,用以上西班牙语的惯用语代替让人不知所云的直译“dónde,dónde”,“Todavíatengomuchodefectos.”,“Aúnmefaltamucho.”,“Essólounapequeñacosa.”、“Noexpresamirespetoausted.”,“Perdonelamolestia.”,“Tehemolestado.”,“Essólounacomidanormal.”,“Notengonadaparaservirle.”更能实现交际畅通的目的。当然,在追求语用归化的时候也应当尽量避免翻译超额,即译文超出源文所传达的信息,所以在上述西班牙语礼貌用语中“¿Sí?Gracias.”,“¿Sí?Esregalodeunaamiga.”,“¿Verdad?Tambiénmegusta.”,“Esperoqueteguste.”,“Sinotegustaelcolor,puedescambiarlo.”尽管与源文语用对等,但是一定程度上都违背了翻译“信”的原则,应予以排除。2.贬已以尊人顾曰国提出的中国文化的礼貌原则也将贬己尊人列为第一准则,这是封建礼法制度在语言上的反映,如汉语中很多延续至今的词组:“令尊,令堂,令爱,令郎,贤侄,贵姓,府上,高见;贱内,犬子,小儿,鄙姓,寒舍,拙见”都是说话者在语言上贬低自身价值以抬高对方,即用“令,贤,贵,上,见”等褒义词来指听话者的人或事,用“内,犬,小,鄙,寒,见”等贬义词来指说话者自身的人或事。在汉语外译的过程中,试想如果译员将上述词组原原本本的翻译成西班牙语,就会出现“sunoblepadre,sunietosabio;mihijoperro,micasamiserable”等生硬的译文,听者的反应也可想而知。对此,我们认为可以采取语用省略的方法,在译文中去除“令,贤,贵,上,见;内,犬,小,鄙,寒,见”等词语中包含的中国文化的特殊礼貌含义,简单翻译为“tu/su,mi”,这样既传达了源文的从属含义又达到了交流畅通的目的。当然,如果源文的语用色彩强烈,我们也不妨采用归化处理,向目的语类似的表达形式靠近,如对于提高听话者地位的表达方式我们用“定冠词+名词+重读物主形容词”(el/la+sustantivo+suyo/suya)的结构加强第二人称尊称usted(您)的褒义色彩;而对于贬低说话者自身的表达方式使用“指示形容词+名词+重读物主形容词”(este,a/ese,a/aquel,lla+sustantivo+suyo/suya)的结构或者名词的指小词来突出指示形容词和指小词的贬义色彩。归化处理还见于对中国古代帝王、皇后的自称方式“寡人,哀家”的西译,“寡”、“哀”第字眼中所包含的等级概念和“唯我独尊”都可以用西班牙语的“帝王复数(pluralmayestático)”来重构,即使用历史人称代词nos和相应的动词第一人称复数形式(Miranda,1998:96)。又如,书作者在序言中称自己的观点为“拙见”、他人的则为“高见”,在翻译成西班牙语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此类语境中常用的“misopiniones/observacioneshumildes”和“susopiniones/observacionesvaliosas”,这样不仅实现了翻译中的礼貌对等,而且译文流畅、自然。4另外,按照Brown和Levinson的理论,欧洲语言经常使用间接性的语言以避免交际双方的面子冲撞。同样是表达请求,可以采用以下五种言语行为(BrownyLevinson,[1978]1987:69):西班牙语汉语(1)Dameunvasodeagua.给我一杯水。(2)Unvasodeagua,porfavor.请给我一杯水。(3)¿Podríasdarmeunvasodeagua?能给我一杯水吗?(4)Tengounased...我有点口渴......(5).........以上五种言语行为中,(1)和(2)句最直接,对面子的威胁也最大、最不礼貌,(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