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昆明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城市规划2011级1班葛志弘学号2011118523115昆明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摘要:城镇体系结构是一定地区城市经济社会要素的空间(或城镇)的载体,也就是说是区域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也就是说城市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地域上的空间反映。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池盆地北部,是古滇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昆明城濒临浩瀚的滇池,四周青山环抱,形成美丽的山水城市特点,从唐代建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自元代设立行省以来,一直是云南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也是中国“桥头堡”战略的重要城市,同时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城市。近年来,受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空间结构有了很大改变。城市空间布局的结构应充分体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并为其提供支撑。关键词:昆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城镇体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系列规模不懂,职能各异、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从属于广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城镇体系规划是通过合理组织体系呢诶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寻求最优整体效益。昆明位于中国的“南大门”,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云贵地区经济发展快、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昆明现6区、1县级市、4县、3自治县、70条街道。其中市区内的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区的面积为2169.79平方千米,占全市的10.1%,总人口为155.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1.4%。街道办事处和城镇有40个。南部的呈贡新区面积为461平方公里,占全市的1.9%,总人口31.3万,占全市人口的4.3%,街道办事处和城镇有10个。最北部的东川区面积为1858.79平方千米,占全市的8.6%,总人口为2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7%,街道办事处和城镇有8个。西南部的安宁市面积为1313平方千米,占全市6.1%,总人口34.1万,占总人口4.7%街道办事处和城镇有9个。其余晋宁、富民、禄劝等7县面积为16011.6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73.3%,总人口223.54万人,占全市人口65.9%,街道办事处和城镇有44个。目前根据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昆明定位云南第一大城市。本论文将从分析昆明城镇体系发展进程入手,在阐述了昆明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现状的基础上,对此事发展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简要分析。1历史演变近代以来,昆明市的行政区划进行过多次调整,大致经历三个空间发展阶段。(1)组团跳跃发展期(1937年~1978年)1937年~1949年抗战时期,众多的沿海和内地工厂、机关、学校相继内迁,昆明城市人口激增,经济高度增长,城市迅速扩张,成为昆明近代史上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市空间的拓展形成两种趋势:城市内部在“明城”基础上向四周连片扩张,具有明显的向心集中趋势;城市外部的工业布局有意避开中心区,按分工协作关系安排在郊区或周围城镇。这种布局形式既保护了昆明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又在远离城市中心区北、西、西南三个方向上形成独立的工业组团,城市空间表现出组团跳跃式发展的趋势。(2)放射组团式发展期(1978年~1990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昆明城市基本形成了“二环九出口”的环形放射状道路系统,加强了昆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为昆明城市20世纪90年代的迅速扩张奠定了基础。城市内部空间以旧城改造和填空补缺为主,呈现同心圆的扩张趋势;城市近郊八个工业区沿放射路向心拓展,大多数工业区逐步与中心区连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一主八片”放射组团状的星形结构。(3)同心圆圈层拓展期(1990年至今)1990年以后,昆明城市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期,三个国家级开发区、99昆明世博会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促进了中心区空间与规模的跳跃发展,导致单一中心蔓延外溢式扩张,中心区与市郊工业区连片发展,原有的“放射组团”格局被打破,昆明城市形态呈现出“以中心区为核心,东西两翼面状延展,南北沿交通线轴向发展”的蔓延扩张之势。组团之间的空地逐渐填满,城市形态趋向紧密的团块状。昆明城区范围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32km2,发展到目前的250km2,面积扩大了近8倍,单中心圈层拓展的空间形态愈发明显(图1)。2现状及分析2.1昆明城市空间“单中心同心圆”的拓展模式使多种功能混合在一起,随着各功能的强化,不同功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以至城市的复合职能难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与中心区过度密集相伴的是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绿化用地的蚕食及交通负担的加重造成的社会成本增大,长此以往必然降低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例如,昆明市主城区人口相对密集,尤其是一环内,环境恶化,交通压力大,人车矛盾严重;但呈贡新区配套设施完善,但人口稀疏,难以发挥作用。2.2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脱节昆明单中心的城市空间和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发展脱节。城市产业与城镇发展未形成互动态势,郊区工业化、居住化先于城镇化,郊区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效益低、布局分散,城镇化滞后于产业化的发展。如高新开发区工厂、居住区较多,但是布局分散,未形成城镇化。2.3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昆明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和结构性失衡日趋突出,成为制约昆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形条件所限,滇池北岸的发展空间已经所剩无几。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快速扩张与环境压力加大等,已成为昆明要解决的突出矛盾,从大区域范围考虑城市的发展空间显得日趋重要。如今的东川区原来曾经是“东川市”,因为1998年,铜矿耗尽,发展受到限制,国务院批准:撤销地级东川市,设立昆明市东川区。3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模式3.1建立集中工业区与旅游区由于资源匮乏、环境容量有限的原因,虽然昆明近郊工业区是昆明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阵地,但是为使该区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成为增强昆明经济实力的主要基地,区内现工厂应通过行业调整、产品调整和技术改造,逐步转化为以机械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成为滇中产业龙头。昆明境内各县市旅游资源发达,如路南石林、轿子雪山、阿庐古洞等等,应逐步开发旅游区,使其形成旅游集群区,增加其旅游价值。3.2向“轴向带状、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昆明在三个不同时期层面的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综合考虑昆明城市空间演变规律、区域空间发展关系、现状自然条件及城市空间拓展方向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未来昆明城市将形成“轴向带状、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模式。与圈层蔓延相比,轴向发展更适合昆明城市的快速发展,以交通线为导向的跳跃式发展,城市不是连续的蔓延,而是相对独立组团的串珠状成长。这种模式有利于完善基于滇中区域协调发展所必需的职能优化重组,有利于适应“昆—玉—曲”城市带的产业拓展与联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蔓延发展的过高成本,有利于处理好土地、生态资源保护与主城区发展的宏观矛盾问题。如现在已经建设成老城区与呈贡新区两个中心,并且昆明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在向新城区移动。3.3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由于昆明地理位置处于坝子里,交通不便,阻碍了昆明市区与各个县市或其他地区的交流。因此建立完善交通体系有利于经济的交流,旅游资源完全发挥作用。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为了更便于与东南亚诸国的合作与交流,也为了更好的成为连接内地与东南亚的纽带,完善的交通体系是必须的。4总结昆明,作为云南省会,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南地区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亦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东盟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虽然城市发展已经进入综合快速发展时期,但城市化水平认处于初级阶段。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内部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为城市空间的低质量。但是城市空间结构也已经进入了改造阶段,相信总有一天,昆明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能全面的完善,昆明明天会更好。参考文献:《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杨培峰甄峰王兴平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吴志强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镇体系》顾朝林商务印书馆《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周昕《春城昆明历史、现代、未来》刘学《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