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委书记讲话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仇和在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2011年1月7日)同志们: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是在两个五年规划承前启后、现代新昆明建设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工作,审议《中共昆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研究部署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工作,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全面回顾总结“十一五”,更加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是昆明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百年不遇严重旱灾,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代新昆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与谋划昆明发展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思路,明确了立志争先进位、着力富民强市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实践中,我们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大干2008、拼搏2009、攻坚2010,农业基础更加巩固,工业突破捷报频传,第三产业提速增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80.1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20亿元,年均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8:45.2: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90.7亿元增加到253.8亿元,年均增长2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523.01亿元增加到2160亿元,年均增长30.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15.49亿元增加到1060亿元,年均增长20.6%。二是始终坚持基础先行,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持续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年”活动,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主城支次道路改造“541”工程稳步推进,“四环十七射”骨干路网基本形成。新增城市道路1460.8万平方米、高等级公路230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地铁1、2、3、6号线开工建设,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沪昆及云桂高铁、昆明新机场、中缅油气管道和石油炼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掌鸠河引水工程全面完工,清水海引水工程加快推进。解决107.5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543”倍增计划进展顺利,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达到63%。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加快呈贡新区建设,主城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得到提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四创两争”,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三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充分激发。抓住被列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市”机遇,开展扩权强县、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央企入滇战略,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园区实体化改革成效显著。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运作资本能力显著增强。支持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占比达到44%。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差别化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加大开放力度,对外经贸合作更加紧密,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从2005年的0.8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2亿美元,增长12.2倍;实际引进市外资金从143.4亿元增加到950.32亿元,增长6.63倍;进出口总额从34.49亿美元增加到100亿美元,增长2.9倍。成立泛亚产权交易中心,获准开展区域性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成功举办昆交会、旅交会、滇池泛亚合作等国际性活动,区域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显著提升。四是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生态建设富有成效。滇池治理完成投资161亿元,市域“一湖两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实行“河(段)长”负责制,36条出入滇池河道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实施“四退三还一护”,完成环湖生态建设5.4万亩,环湖截污和环湖交通基础闭合。启动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得到加强。开展城乡园林绿化,主城和呈贡新区新增绿地5033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92%和41.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植树造林1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主城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10.5万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4.9%,实现工业污水全收集处理。狠抓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完成目标任务。建成区空气质量连续5年保持100%优良率。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施科教兴市引领战略,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8.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8%,中等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9.36万人和27.6万人。支持驻昆高校发展,昆明学院建设迈出新步伐,呈贡大学园区入驻师生近8万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医院,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5.4张,每千人拥有医师数达到2.6人。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全国第七届残运会和市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举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全民健身、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老龄工作、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解决36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10元,年均实际增长10.5%和8.5%。六是始终坚持改善民生,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标准持续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4%,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建立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城乡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序开展。建设保障性住房65063套,发放租赁补贴13092户,解决7万多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平安创建成效显著。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市进程不断加快。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日趋完善。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昆明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永久性荣誉。七是始终坚持抓好党建,执政能力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强化理论武装,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和有关规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选人用人公信度明显提高。去年以来,共选拔任用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328人。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面向全国公开选拔3名副县级专业技术领导干部、公开选拔134名干部挂职担任乡镇(街道)党(工)委副职;面向全市公开选拔35名副县级年轻挂职干部;以公推公选等方式选拔了一批优秀乡镇党政正职到市级机关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成效明显。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深化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健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大、政协工作成效显著。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双拥、老干部、国防动员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回顾过去,我们共同经历奋斗的过程、感受创业的艰辛、分享收获的喜悦。成绩来之不易,成果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归功于驻昆中央和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的支持帮助,归功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的广泛参与。在此,我代表中共昆明市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昆明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城市功能布局仍需优化,城镇化水平亟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任务繁重;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努力;社会管理面临新压力,和谐社会建设面临新课题;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还需加强,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妥善加以解决。二、准确把握宏观大势,科学定位“十二五”发展目标当前,世情和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昆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2010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预计“十二五”有望突破8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也是昆明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黄金发展期。在这个阶段,只要把握规律、趋利避害、应对得当,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二是改革创新进入攻坚期。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各种矛盾叠加、多种问题交织、诸多挑战齐至。在这样的形势下,谁能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突破,谁能率先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上取得领先,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三是对外开放进入提速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不可阻挡,国际国内联系更为紧密,扩大开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挑战、携手发展的共同选择。我国加快实施沿边开放、向西向南开放战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桥头堡建设拉开序幕,昆明对外开放的优势和特色更加凸显,在全球范围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条件更加优越。四是文化事业进入繁荣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进入了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趋势更加明显。昆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多元文化交汇融合,完全具备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五是社会建设进入转型期。当前,我国进入了体制转轨、机制转换、社会转型、公民转性的重要时期。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民群众对提高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了新的期盼;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要求;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人民群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扩大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以上判断,“十二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