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昆虫鉴别技术•第一节昆虫的特征•一、昆虫的分类地位:•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二、昆虫的特征(一)昆虫具有节肢动物门的特征•1.体躯分节•2.外骨骼;•3.成对的分节附肢;4.体腔即为血腔5.腹神经索(二)昆虫纲的特征•头、胸和腹三个体段。•头部具有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和2~3个单眼。•胸部具3对足、常具2对翅。•腹部有外生殖器,有时还有1对尾须。(二)昆虫纲的特征•有变态。(三)与节肢动物门相近纲的区别纲名体躯分段复眼单眼触角足翅生活环境代表种昆虫纲头、胸、腹1对0-3个1对3对0-2对陆生或水生蝗虫蛛形纲头胸部、腹部无2-6对无2-4对无陆生蜘蛛甲壳纲头胸部、腹部1对无2对至少5对无水生、陆生虾、蟹唇足纲头部、胴部1对无1对每节1对无陆生蜈蚣重足纲头部、胴部1对无1对每节2对无陆生马陆马陆第二节昆虫的附肢、附器•一、昆虫的头部(二)头部的形式•昆虫有三种形式:•1.下口式如蝗虫、蟋蟀和鳞翅目的幼虫等。•2.前口式如虎甲、步甲、草蛉等。•3.后口式(如蝽蟓、蚜虫、叶蝉等。(三)头部的附器1.触角•构造:触角由三节组成,基部一节称柄节,第二节称梗节,以后许多节内部均无肌肉着生,总称为鞭节昆虫触角类型ABCD昆虫触角类型EFHIJK昆虫触角类型2.眼•种类:•昆虫的眼有复眼和单眼两种。复眼单眼•昆虫的单眼分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3.口器•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由于昆虫的种类、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它们的口器在外形和构造上有各种不同的特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口器类型。咀嚼式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嚼吸式舐吸式蝗虫的咀嚼式口器构造舌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特点•对植物所造成的机械损伤明显。•有的能把植物的叶片咬成缺刻或穿孔,啃食叶肉仅留下叶脉,甚至把叶全部吃光,如金龟子和一些鳞翅目的幼虫。•有的在果实或枝干内部钻蛀隧道,取食危害,如各种果实的食心虫和危害枝干的天牛、吉丁虫等。•有的是潜入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或果树表皮下潜食叶肉或皮层,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状潜叶危害状蛀干危害状食叶危害状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可将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喷撒在植物体上或做成毒饵,使其和食物一起被昆虫食入消化道,即可引起中毒和致病死亡。(2)刺吸式口器(2)刺吸式口器•为害:吸取植物的汁液,造成病理的或生理的伤害,使被害植物呈现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畸形,或因部分组织受唾液的刺激,使细胞增生,形成膨大的虫瘿。多数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还可以传播病害,如蚜虫、叶蝉、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状褪色虫瘿畸形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防治:对剌吸式口器的害虫的防治,只有用内吸剂、触杀剂和熏蒸剂才有防治效果,而胃毒剂防治则无效。(3)虹吸式口器喙下唇须复眼虹吸式口器(4)锉吸式口器二、昆虫的胸部•构造:•前胸、中胸和后胸•前足,中足,后足•前翅和后翅•背板,侧板,腹板。(一)胸部的附肢附器•1、胸足•构造:昆虫足的类型2、昆虫的翅翅的基本构造•前缘,后缘或内缘,外缘。•肩角,顶角,臀角。•臀前区,臀区,轭区,腋区。昆虫翅的类型脉序•昆虫翅的两层薄膜之间还常有纵横行走向的翅脉。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称为脉序或脉相。脉序在不同种类间变化很大,常作为分类的依据。假想脉序•昆虫学家根据对多种昆虫(包括化石昆虫)的比较,以及对翅发生学的研究等,假想出一种原始的脉序,这种脉序虽然不是实际存在的,但它却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现已普遍被昆虫学者所采用。假想脉序的翅脉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类,它们各有一定的名称和缩写方法。假想脉序翅的连锁器三、昆虫的腹部•(一)构造:•9~11节组成•具有尾须和外生殖器•背板,腹板,侧膜•节与节间有节间膜相连。(二)腹部的附肢•(1)外生殖器。•雌性外生殖器———产卵器,位于腹部第8、9节的腹面,由3对产卵瓣组成,第1对称腹产卵瓣,第2对称内产卵瓣,第3对称背产卵瓣。生殖孔开口于第8、9腹节之间。(1)外生殖器•产卵器有很多变化:•蝗虫的产卵器短小呈瓣状;•蟋蟀的产卵器剑状;•姬蜂的产卵器细长,有的可为体长的数倍;•蜜蜂的产卵器则特化为螫针;•在植物组织内产卵的昆虫,其产卵器往往成锯齿状(如叶蜂和蓟马)或为刀状(如蝉、叶蝉);•有些昆虫如蝶、蛾类、蝇类和甲虫,它们的腹末几节逐渐变细,互相套叠,可以伸缩,形成能够伸缩的伪产卵器。昆虫雌性外生殖器构造1.雌虫产卵器2.雌天牛的伪产卵器大青叶蝉产卵锯状产卵器蛾产卵伪产卵器蜜蜂的产卵器变异螯针雄性外生殖器•称交配器或称交尾器。•主要包括一个阳茎和一对抱握器。•每一种昆虫的雄性外生殖器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分类上常作为最后鉴别种类的重要依据。雄性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1.侧面观2.后面观(2)尾须•为着生于腹部第11节两侧的一对须状物,分节或不分节,长短不一,具有感觉作用。(3)幼虫的腹足蛾与叶蜂的腹足第三节昆虫的各虫态•一、昆虫的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体积增大,同时在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等方面也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的类型:•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主要变态类型A.不完全变态(蝽)B.完全变态(蛾)三、昆虫各虫期的特征•(一)卵•卵期:卵从母体产下到卵孵化所经过的时期。•卵的构造•卵的大小、形状•产卵方式昆虫卵的形状•1.长茄形(飞虱)2.袋形(三点盲蝽)3.半球形(小地老虎)4.长卵形(蝗虫)•5.球形(甘薯天蛾)6.篓形(棉金刚钻)7.椭圆形(蝼蛄)8.椭圆形(大黑鳃•金龟)9.馒头形(棉铃虫)10.长椭圆形(棉蚜)11.长椭圆形(豆芫菁)•12.肾形(棉蓟马)13.有柄形(草蛉)14.被有绒毛的椭圆形•卵块(三化螟)15.桶形(蝽蟓)16.双辫形(豌豆象)日本球坚蚧体内的卵梨小的卵/瓢虫的卵草蛉的卵(二)幼虫期•当胚胎发育完成以后,昆虫的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的现象叫孵化。蝴蝶幼虫孵化过程•昆虫从卵孵化出来后到出现成虫特征(不完全变态类变成成虫,或完全变态类化蛹)之前的整个发育阶段,都可称为幼虫期。•在昆虫的发育史中,幼虫期的明显特点是大量取食和以惊人的速度增大体积。由于幼虫期是大量取食的阶段,所以很多农林害虫的危害期都是幼虫期,因而常常也是防治的重点虫期。1、生长与脱皮虫龄•每脱一次皮,虫体就显著增大,形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两次脱皮之间的时间称为龄。从卵孵化出到第一次脱皮之间的时期为第一龄期,这时的幼虫称为第一龄幼虫(或1龄虫、初孵幼虫);第一次与第二次脱皮之间的时期为第二龄期,这时的幼虫称为第二龄幼虫(或2龄虫),以此类推,最后一龄幼虫又称末龄幼虫或老熟幼虫。•由于头壳在同一龄期中,几乎是不生长的,因此在实践中识别虫龄,根据头壳大小进行识别比较准确。而体长因在同一龄期内生长变化较大,而很难作为依据。•例如,已知大菜粉蝶第1龄幼虫头宽是0.4mm,最后两龄头宽是1.8mm和3.0mm,从最后两龄头宽比1.8﹕3.0=0.6可以推知:第5龄头宽:3.0mm;第4龄头宽:3.0×0.6=1.8(mm);第3龄头宽:1.8×0.6=1.08(mm),实测为1.1mm;第2龄头宽:1.08×0.6=0.65(mm),实测为0.72mm;第1龄头宽:0.65×0.6=0.39(mm),实测为0.4mm。并由此推知大菜粉蝶幼虫共有5龄。2、幼虫的类型•1、无足型•2、多足型•3、寡足型•4、原足型(三)蛹期•幼虫老熟后,停止取食,寻找适当场所,缩短身体,变得不活动,乃进入前蛹期(预蛹期)。•前蛹脱皮后变成蛹,这一过程称为化蛹。•从化蛹到变成成虫所经过的时期,称蛹期。蝴蝶幼虫化蛹蛹的类型蛾的被蛹斑潜蝇的成虫和围蛹蜂的离(裸)蛹(四)成虫期•全变态类蛹或不完全变态类若虫最后一次脱皮后,变成成虫的过程叫羽化。•大多数昆虫的成虫,羽化后须继续取食一个时期方能进行生殖,一般雌性比雄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性成熟,这种对性腺发育不可缺少的成虫期的营养称为补充营养。蜻蜓的羽化过程蝴蝶的羽化过程独角仙的羽化过程三、昆虫的世代与年生活史•昆虫由卵到成虫开始产生后代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年生活史是指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即由当年越冬虫期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成虫发生期和产卵期长的种类,前后世代间界有明显的重叠现象,世代的划分就变得很难,称为世代重叠。•世代的划分从卵开始。•昆虫的生活史除文字进行叙述外,也可以用图表来表示。生活史的图表表示月份世代12-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第三代(越冬世代)(-)((-)(-)--卵--幼虫蛹++成虫+++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越冬世代)---(-)(-)(-)(-)第四节昆虫主要目、科的识别•一、昆虫纲的分类系统•昆虫纲的分目是根据翅的有无及类型、变态的类型、口器的构造、触角的形状、跗节节数等进行的,但具体目的数目及其分类系统,各分类学家的意见并不一致。•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目有直翅目、等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九个目。昆虫纲分目•昆虫纲分为34目•一.无翅亚纲Apterygota•(一)增节变态类Anametabola•1.原尾目Protura•(二)表变态类Epimetabola•2.弹尾目Collembola•3.双尾目Diplura•4.缨尾目Thysanura二.有翅亚纲Pterygota•(三)原变态类ptometabola•5.蜉蝣目Ephemerida(四)不全变态类Hemimetabola6.蜻蜓目Odonata7.蜚蠊目Blattaria8.螳螂目Mantodea9.等翅目Isoptera10.缺翅目Zoraptera11.叠翅目Plecoptera12.竹节虫目Phasmida13.蛩蠊目Grylloblattodea(四)不全变态类Hemimetabola14.直翅目Orthoptera15.纺足目Embioptera16.重舌目diploglossata17.革翅目Dermaptera18.同翅目Homoptera19.半翅目Hemiptera20.啮虫目Psocoptera21.食毛目Mallophaga22.虱目Anoptera23.缨翅目Thysanoptera(五)全变态类Holometabola24.鞘翅目Coleoptera25.捻翅目Strepsiptera26.广翅目Megaloptera27.脉翅目Neuroptera28.蛇蛉目Raphidioptera29.长翅目Mecoptera30.毛翅目Trichoptera31.鳞翅目Lepidoptera32.双翅目Diptera33.蚤目Siphonaptera34.膜翅目Hymenoptera园林昆虫常见目比较口器类型翅的类型变态类型代表种直翅目咀嚼式前翅复翅、后翅膜翅不全变态蝗虫、蟋蟀等翅目咀嚼式前后翅均为膜翅,且形状、大小相等不全变态白蚁半翅目刺吸式前翅半鞘翅,后翅膜翅不全变态蝽同翅目刺吸式前翅质地均一,后翅膜质不全变态蝉、蚜虫、介壳虫缨翅目锉吸式前后翅均为缨翅全变态蓟马脉翅目咀嚼式前后翅均为膜翅全变态草蛉鳞翅目幼虫咀嚼式、成虫虹吸式前后翅均为鳞翅全变态蛾、蝶鞘翅目咀嚼式前翅鞘翅,后翅膜翅全变态金龟子、瓢虫膜翅目咀嚼式前后翅均为膜翅全变态蜂、蚁双翅目咀嚼式、刺吸式只有一对前翅,膜质全变态蚊、蝇、虻双项式1、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2口器非咀嚼式、嚼吸式----------------------------52、前后翅质地相同均为膜质---------------------------3前翅皮革质或角质,后翅膜质----------------------43、前后翅形状、大小、脉纹均很相似,有翅鳞,无连锁器-等翅目前翅大,后翅小,以翅钩连锁------------------------膜翅目4、前翅为皮革质,后翅膜质,前足开掘足或后足跳跃足---直翅目前翅角质,后翅膜质---------------------------------鞘翅目5、口器为剌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