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析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教训摘要: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农业社会主义革命,使苏联众多的个体农户走上集体经营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道路,对苏联历史和现实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它也有特殊性和局限性: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际是不成熟的;消灭富农的做法弊端过多;它是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过快过急的运动,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关键词:苏联农业集体化教训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是在1927年12月2日——19日召开的联共(布)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决定的,但这并不是后来推行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1930年6月26日——7月13日,召开了联共(布)十六次代表大会,强调以后要在资源原则的基础上,以农业劳动组合为集体农庄的基本形式,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1935年2月17日,通过了新的《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标志着集体农庄制度在苏联的最终确立和完善。经过苏联全国人民的努力,到1937年,苏联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它是苏联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对苏联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许多经验得到后来时间的肯定和推广,然而有些问题还是值得商榷的,相反应该作为历史教训加以总结。具体来说,全盘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不成熟农业集体化是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传统的个体占有生产资料和个体生产劳动向集体占有生产资料和集体生产劳动的一次伟大转变。但是,生产关系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必须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条件。从个体的、简单的小商品经济过渡到公共的大集体经济,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这里的生产力水平既包括小农经济本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包括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这两方面,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人为地过快地实行高度的公有化,与生产力发展状况显然是不相适应的。而当时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就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条件。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前夕,苏联的农村中的合作社网络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以很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可是面对苏联当时所处的环境的险恶和特殊,多数领导人希望集中一切力量,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自己的工业。当时工业企业基本上都属全民所有,而农业则基本上是分散经营的个体小农经济,不便于国家统一集中管理领导。于是,出现了尽快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也变成便于国家统一领导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要2求。以上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具备了集体化条件的。但是,农民经济仍然是分散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艺水平还很低,还是一种半自然性质经济,农业发展速度及其商品率都很低。在这种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不可能很快消除农业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何况,农民的阶级局限性和经济局限性,使得他们对以国有化和集体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从苏联农村的具体情况来看,广大个体农民当时远没有改变农村生产关系和耕作制度的强烈愿望。因为,十月革命以后,农民普遍中农化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也就是说,按经济规律来考虑问题,苏联实现集体化的条件并不完全成熟和具备。盲目地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不仅违背了生产关系变革不能过急和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而且脱离了农民的实际思想觉悟和水平。二、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手段粗糙,形式单一当时的苏联是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小农具有小资产阶级的个性和特点,他们有时会爆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热情和激情,但有时又会很快把这种热情降到零度。全盘集体化运动极其过火行为是在拔高了集体化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反映出来的,其破坏性是很大的。(一)农业集体化采用强制手段,违背自愿原则农业集体化使广大劳苦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生活的道路,是符合全体劳动农民切身利益的。但是,在集体化进程中,绝不可以采取强制或剥夺的办法,只能是坚持自愿原则。恩格斯曾经提出:“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如果他们还不能下决心,那就甚至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考虑这个问题。”因此,试图用某种快速的方法,用行政命令等手段强迫小农改造是完全错误的。而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过程中,这些错误行为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如在建设集体农庄时对中农和贫农采取强制和暴力手段;将劳动组合成员的小牲畜和具有消费性质的奶牛实行公有化;把中央决议规定只对谷物地区实行的集体化速度搬到非谷物地区;排挤中农,用斗争富农的方法反对中农(如没收财产,剥夺选举权),等等。这些错误在一些地区不仅引起了农民反对集体农庄的行动,而且在富农的煽动和影响下,在个别场合发展为反对苏维埃的行动。这不仅阻碍了集体化运动的发展,而且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带来严重的危害。(二)农业集体化形式单一,忽视了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和需求一定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相适应。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地区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等是不一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多层次的,与之相适应,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从向共产主义过渡角度看,社会主义本身也是一种过渡阶段,即成长着的3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因素取代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因素的阶段,因而它不可能是一个纯而又纯的单一因素的社会。在经济上,它要求社会主义成分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却并不排除少量的非社会主义因素。而且,在社会主义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少量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其作用、地位及其性质也与在资本主义社会有重大差异,它们并不能决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可能构成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威胁。因此,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并不是很高且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急于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完全排除了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有益的作用,显然有点操之过急。再从苏联全国形势来看,苏联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农业经济本来就比较落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步骤和形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一刀切。只能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采取有高有低,有快有慢的速度来进行。何况,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很大,需要有比工业生产更大的自主性和机动性,以便能及时因地制宜,合理地组织和安排生产。而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不仅速度快,而且形式过于单一。大力强调发展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并把集体农庄的基本形式确定为劳动组合和农业公社。要求不同地区处于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民一律接受这种形式,并采取许多行政命令手段来推进这一进程,这本身就包含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这既违背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忽视了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和需要的多样性,又阻碍广大劳动群众探索更好的组织形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三、农业全盘集体化中消灭富农的做法弊端过多富农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作用下,又农民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剥削阶级,即农业资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集体化运动,消灭富农一是,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应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一点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如何划分富农,怎样灭富农。然而苏联多年来区分富农阶级的标准是不明确的。富农问题一直是党领导非常重视而且人人谈及的问题,但是联共(布)及苏维埃政府却始终没有拟定出一个区分富农的统一标准。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有的地方甚至以对运动的态度来做标准。扩大化的做法是十分严重的。虽然后来有所纠正,但震动和影响还是很大的。运动中清算富农的方式是过于严厉的,这影响了在集体化期间农业的持续发展。对富农的进攻导致他们的反抗也更加激烈起来,有些地方的富农与宗教实力相结合,阻止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有的富农利用暴动和暗杀来反对集体化运动,不少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被暗杀;大量的破坏则是宰杀耕畜。于是,在全盘集体化地区就出现了清算、每首富农财产,驱逐富农出境的作法。然而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十多年后,消灭富农时采取剥夺所有财产,将人扫地出门的做法并不值得效法。富农一般来说,拥有较多的生产资料,有较多经营现代农业的经验。在当时苏联缺乏现代农业专用人才之际,对富农采取赎买方式,发挥一些人的一技之长还是可取的。总之,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后遗症是严重的,它是造成苏联集体农业长期不景气的重要4原因之一。综上所述,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带给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刻历史启示就是:变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实际生产力水平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在小农占多数的国度里,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要正确把握住小资产阶级的特性;在农业政策上,要已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为前提,审时度势,细心的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农村政策;发展农业生产要因时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各地的特殊性来制定“三农”政策。参考资料:1.张义德主编:苏联现代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3月。2.(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著,石人译,裘克安校:斯大林时代。【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11月。3.宋才发: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历史回溯与评价。【J】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3月。4.王春良:科学地准确地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J】菏泽师专学报,1999年8月。5.汤德森: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道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6.李晔:关于评价苏联农业集体化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2期。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