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钢琴曲《热情》第一乐章作者:王玉芳摘要:钢琴曲《热情》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曲的巅峰之作。其中第一乐章f小调奏鸣曲充满着斗争激情和强烈的戏剧性,是一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有人称之为钢琴奏鸣曲中的《英雄交响曲》。本文将对此曲的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特点进行浅析。关键词:贝多芬《热情》第一乐章奏鸣曲曲式分析重难点一、贝多芬简介及此曲的创作背景1、贝多芬生平简介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2.16—1827.03.26),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国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和指挥家。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曲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贝多芬也常被人们尊称为“乐圣”。贝多芬很小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8岁时就能在科隆登台演出,11岁就在剧院乐队演出,13岁就成为风琴师,并发表了3首奏鸣曲。18岁任歌剧乐队中提琴手。他一生跟随许多老师学习,其潜能得到极致的发挥。1781年他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另外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这些新老师的努力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后来又在维也纳师从莫扎特和海顿。他的创作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维也纳期间受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创作了许多作品。如1802年创作了芭蕾舞音乐《普罗米修斯的创造》、1804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英雄主题变奏曲》Op.35、《英雄交响曲》、《C大调弥撒曲》等等。其中《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进入个性创作期后的作品,闪烁着贝多芬的意志,有告别海顿、莫扎特曲风之势。自1804年起,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旺盛期,伴随着《第三交响曲》的《华伦斯坦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都是他钢琴奏鸣曲体裁中的名作。《热情奏鸣曲》气势十分磅礴,列宁对之下过一评价:“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更好的东西了,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真是绝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用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去想,人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啊。”贝多芬的听觉后来不断丧失,其钢琴演出也越来越少,于是他情绪低落,财政问题又再浮现,且见婚姻无望,感到孤独。所以1815年-1819年这4年,贝多芬的创作一度陷入谷底,而且在1819年他变成全聋,这无疑完全剥脱了他指挥和演出权。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病逝。2、《热情》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热情》奏鸣曲创作于1804年,为《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的名称是汉堡出版商克郎茨起的,并没有被贝多芬认可,但由于“热情”一词确切地道出了这部作品的本质,而且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相当恰当,所以沿用了下来。《热情》以其生动而深刻的音乐形象,概括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人民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英雄面貌。他深刻、巨大的乐思和雄伟的形式在这一时期突出的表现出来,在贝多芬和其他的同类体裁作品中是非常罕见的。《热情》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成熟时期贝多芬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贝多芬对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有着复杂的体会及不满。十分明显,贝多芬最终还是感觉到了人民的力量和时代的前进步伐,以无比巨大的热情寄希望于新的未来。从作者本人到公论都认为“热情”是登峰造极的钢琴奏鸣曲之一。二、曲式结构分析1、呈示部:第1-65小节。主部主题:第1-16小节。f小调,以属和弦上的半终止结束。是4+4+4+4小节结构。连接部:第17-35小节。副部:第35-51小节,是降A大调,以主和弦结束,构成不对称的倒装终止。第一个结束主题:第51-60小节,这部分构成节拍交错,4/4拍,六连音的律动关系。第二个结束部主题:第61-65小节。采用连接部二的材料,以降A大调主和弦结束构成完满终止。主部主题用三个动机组成。动机一是由相隔两个八度齐奏(第1-3小节)f小调的分解和弦组成,采用小二度上行模进的结构,以属和弦结束,象征具有战斗意志的自我;动机二是由充实的和声,级进的旋律以及颤音构成,象征惊惶,心惊胆战的自我;动机三出现了八分音符三连音,象征不可改变的命运。主部以属六和弦结束,用裁剪,材料更新方式进行变换,随后又采用和弦下行分解等方法,体现了奏鸣曲的曲式风格。连接部以主和弦开始连续上行,由三个主题进行变换,其目的是为了巩固主调,在第23小节为了开启副部用属和弦延续,调性变换为降A大调。第27-29小节连续用三连音,采用了命运动机,模进方式。接下来副部开始单一形态描述,是4+12的结构,采用和弦分解,与主部形成倒影关系,体现了英雄形象和歌唱性。副部用收拢终止和属功能延续,最后采用开放终止到结束部。结束部用4/4拍的交错拍子和六连音形成律动关系,在51、52小节用重复八度的形式展现其激烈性。从55小节开始用提高八度来体现激情。其结束部可以有两种划分结构。一时侵入终止,二是叠入终止,叠入终止采用连接部二的材料最后形成完满终止。在整个呈示部中其中第16-35小节连续出现三次p与ff的交替,象征着沉思与斗争,表现出一种愤怒、呐喊等反抗力量的和聚。2、展开部:第65-135小节。引入展开部:第65-77小节。中心展开部:第78-122小节。展开连接部:第78-90小节。展开副部主题:109-122小节。再现之前的属准备:第123-135小节。展开部的引入部分,首先采用主部主题的两个动机,继而将动机二在不同的音高上模进加以发展,接着主部材料进一步发展,动机一带着明朗调性在五、六连音的烘托下穿梭在高音区变化发展。展开部中多次转调,从E调到C调再到降A调,构成大三度向下转的结构,体现其色彩性。从降D调到降A调再到降e小调,体现了其功能性。3、再现部:第135-204小节。主部主题:第135-163小节。连接部:第163-174小节。副部主题:第174-190小节。结束部主题再现:第190-204小节。第一个结束主题再现:第190-199小节。第二个结束主题再现:第200-204小节。再现部的主部主题在属持续音的衬托下,矛盾的冲突在延续,增加了激动气氛;连接部用F大调和弦开始,与呈示部的连接部形成对比,色彩明亮起来,更有力量;再现部的连接是在f小调的属和弦上构成的,副部运用F大调,以f小调结束。4、尾声:第204-262小节。尾声一:第204-210小节。尾声二:第211-217小节。尾声三:第218-238小节。尾声四:第239-262小节。尾声的规模比较庞大,首先在低声部截取动机一的材料,再进一步进行模进、变化;尾声二在降D大调上阐述副部主题,继而运用分裂、模进等方法加大音乐的紧张度;尾声三将展开部中属准备的新材料和动机三加以变化发展,琶音式的华彩部的支点从每两小节到每小节两拍再到每小节一拍,尾声四开始突然爆发,伴着p-pp-ppp音量,从高音区往低音区下行,形成慢慢走远的感觉,结束了第一乐章。三、重难点。本曲是很快的快板(Allegroassai),要求人们在弹奏的时候要注意它的速度,要体现出贝多芬在创作时的英雄及热情形象,和斗争精神。因此在节奏和情感上算是重难点的一方面。第二方面就是本曲有长达十五页的篇幅,在弹奏和分析上都存在很多困难,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点,一般可以作为考研究生以上水平的去弹奏。第三就是此曲在调性上变化多端,功能性和色彩性比较强,较难分析。在呈示部的主部材料中要注意曲折的旋律线条和弹性的节奏,刚开始是以pp的力度然后慢慢加重它的激情。在和弦下行分解的时候要清楚干净的弹出它的韵味。在第三小节出现的动机二中出现了颤音,增加了音乐的激情和动荡感,仿佛对光明的渴望,因此要把颤音弹得淋漓尽致。接下来连接部中是以和弦的形式模仿主部材料,和弦要处理的饱满有力,情绪越来越激动。从连接部的第24小节开始低声部开始出现三连音,穿插了“命运”的动机,而且力度是特强后即弱,要注意这里的感情处理。在弹奏的时候要分析此曲的情感和力度,尤其是在每个部分结束的时候它的力度一定要掌握好,达到各种不同终止的效果。比如在第43小节开始,这里分析出来是收拢性终止,然后是三小节的颤音,再接下来就是低声部休止,高声部如流水般清澈的从高处流向低处再慢慢流走,为结束部做好开始强烈的准备。在结束部中要注意4/4的六连音节拍交错及律动关系。丰富多变、对比鲜明的力度处理是贝多芬擅长使用的创作手法之一,它的音乐情感的戏剧性、紧张性就表现在各种丰富的力度对比之中,其最典型的力度手段是突然的力度变化,和一些重音的使用。然而,贝多芬不光用力度不同的记号来表达感情,还采用一些出人意料的手法进行写作,如展开部中第123-135小节中,他利用和弦与节奏因素来保持高潮。在第126-129小节中都是每半拍就有一个强音,即在有连线的地方,第一音是开始重音,而左手结束的音马上在右手上进行反复,所以每半拍就形成了一个重音,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贝多芬认为,演奏他的音乐的人必须准确的执行作者的一切力度记号。总的来说,演奏《热情》奏鸣曲需要充沛的激情、高超的技巧和强大的耐力,因此,最好不要过早弹奏。总结:在这部奏鸣曲中,到处都充满了勇往直前的“超人”力量,被刚强意志所克制的狂暴感情,以及这顽强意志的火一般的热情。人们在评论它时往往冠以“火”字,说它是“火山的爆发”,“火山般的奏鸣曲”,“是在花岗岩的河道里的火焰的巨流”······的,“火”字形象的反应了它的特点,它被罗曼·罗兰誉为“孟布兰峰高耸在阿尔卑斯山上”不是没有道理。这首奏鸣曲蕴含了音乐最本质的美,又充分体现了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钢琴化的特质。该作品严谨庄严的结构与多彩丰实的动机,古典淳朴的旋律与个性多变的和声节奏,创新的力度变化与沸腾的热情斗志,及其恰当的表现了贝多芬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创作思想,也把贝多芬英雄主义的气概推向了顶峰。指导老师:赵彬宏参考文献:[1]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3]罗曼.罗兰,陈实陈原《贝多芬:伟大的创造性年代:从英雄到热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5]斯克列夫科夫.《音乐作品分析》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6]胡赫,孙则民.《贝多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7]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